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从金融中介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和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间有强正相关性,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意义上的原因;经济货币化程度和金融中介的发展扩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也拉大了城镇最高收入阶层和最低收入阶层的差距,金融中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与此同时,不同阶层的收入水平差距逐步增大,各阶层收入增长苦乐不均,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已成为一条"鸿沟"。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测算来呈现甘肃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整体状况,以期引起人们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税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个人所得税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个人所得税收入的贡献。研究表明: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及人口的增长是个人所得税收入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与不同个人所得税收入来源对个人所得税收入贡献存在差异。文章从多个角度解释了该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收入流动是研究收入不平等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笔者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对长期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分析发现:(1)在考虑到收入流动的情况下,城镇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并没有各个单独年份的收入不平等那么严重;(2)收入流动对长期收入不平等的缓解程度取决于收入流动的自身变动情况,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在2000年后呈现整体下降态势,其对我国城镇居民长期收入不平等的缓解程度也出现下降。(3)导致阶层固化的收入流动不利于缓解长期收入不平等,这也解释了进入2000年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对长期收入不平等缓解程度呈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淮北市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在经济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里有很长时间在安徽省名列前茅,城镇居民消费对淮北市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用也十分明显。但是近年来淮北市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明显降低,城镇居民总消费在个别年份呈现负增长,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6.
改革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阶段,中国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城镇居民、地区之间、不同行业和城乡居民之间。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涵盖了全社会所有成员,存在好间最长;行业阃的收入差距又集中在城市不同行业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并到城镇居民收入之中;中国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农村人口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城区差距实际上也就主要表现为城乡收入差。因此,研究中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最主要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据最近的调查显示,当前城镇居民收入增加,预期收入看好,储蓄存款稳步增长,投资与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个人所得税、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动态计量方法对个人所得税和城镇居民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长期来看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但由于平滑消费倾向、收支预期的不确定性,在短期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较小;在现阶段,由于个税相对规模、征收范围、征收率、纳税方式的制约,个人所得税并未真正成为制约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在长期城镇居民消费表现出棘轮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借鉴国际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居民参与股市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测算,并实证检验了其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股市参与广度和深度对财产性收入提高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城镇居民股市参与广度的影响总体服从倒U型特征。同时,房产价格和收入分配差距也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历年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趋势、结构及空间地域分布.研究表明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而财产性收入又与金融发展状况高度正相关,所以金融市场的完善与深化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前提.另外,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不平等.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国民收入水平会促进财产性收入增长,通货膨胀阻碍财产性收入增长,金融发展水平对财产性收入的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近20年非平衡数据,运用群组协整检验的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个人所得税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从长期来看个人所得税并没有体现出与城镇居民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呈现出不显著且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是当前中国广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收入差距与收入来源、政府调节手段都密切相关。社会保障收入既是城镇居民收入的来源之一,又是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调节手段。鉴于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社会保障对收入差距的实际调节效果、人均社会保障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以及社会保障收入在各收入户间的增速变化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社会保障反而扩大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此,文章进行简要的原因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1.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分属于两个档次。几年来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形成两个档次,是我国社会经济前进道路上绕不开的一道大坎儿。如2003年全国农民纯收人为2622元(按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每户3.8人计算),家庭年收人为9963元,  相似文献   

14.
运用Eviews 6.0软件,对河南省2000~2011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元线性回归关系,即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1990-2009年长三角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和消费支出的面板数据,分两个时间段1990-2001年间和2002-2009年间计算分析了各收入对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贡献.结果表明:大长三角城镇居民自发性消费水平存在差异,上海市最高,江苏省最低.工资性收入对消费支出水平的贡献最大但呈下降趋势,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对提高大长三角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贡献显著提高且潜力很大.最后给出了提高大长三角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2005~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区)城镇居民的收入和个税数据,重点研究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我们发现:个税能够缩小省际收入差距,但调节作用有限;个税会小幅降低工资性收入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同时使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贡献率略微增加;个税没有提高各省之间的收入流动性;个税使城镇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了,收入差距缩小带来的福利增加并不能补偿收入水平下降导致的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1990-2013年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现金消费支出统计数据,依据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解释.同时,通过建立城镇居民消费收入模型,得出了影响城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是持久性收入,暂时性收入是次要影响因素,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在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其收入差距也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文章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异扩大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调节对策。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城镇居民间在收入层面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收入差距始终存在,且有着逐渐拉大的趋势,为了逐步实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将从收入结构的视角切入,针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产生原因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数字     
《大众理财顾问》2014,(2):13-13
正29547元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公布,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954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较2012年名义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较2012年名义增长9.2%,经营净收入增长9.8%,财产性收入增长14.6%,转移性收入增长10.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2万元,较2012年名义增长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