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三十年来,经济学界与“双百”方针一起经历了坎坷、曲折的道路。“双百”方针提出不久就夭折,许多学术观点被当作右派言论来批判。“文革”十年,更把“双百”方针作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来批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使“双百”方针获得了新生。尤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百家争鸣,冲破了许多禁区,破除了许多传统观念。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吸取了经济学界的一些意见。可以说,“双百”方针正处于三十年来最好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正> 我想讲两点。一点是关于“双百”方针的一般性议论,一点是专门讲讲经济研究和“双百”方针的关系。关于“双百”方针,今天我想着重讲的是今后我们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把这个方针坚定地、长期地贯彻下去,不能再象三十年前那样热闹了没有多久就名存实亡。今天把这个方针坚持下去的客观条件是有的。这就是与三十年前相比,现在我们国家已经牢固地把工作重点转到了建设上面。要建设,就要求科学思想向前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不搞“双百”方针而去搞“左”的那一套,老百姓、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实在厌恶透了,不会再接  相似文献   

3.
<正> 经济学界开展“双百”方针讨论,我认为很有必要。因为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是不可能没有不同意见的,经济学界对问题进行讨论、争论是必然的。“双百”方针是党的长期方针。当然,“反右”时期、十年“文革”混乱期间,“四大”一来,大家无法说话。三中全会以后已经改变,有条件恢复“双百”方针。社会科学院的同志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知识水平发表自己的意见。意见不可能一致。一个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可能没有这样那样的片面性,百家争鸣使大家有条件克服片面性。只有克服认识的片面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在克服错误中顺利前进。  相似文献   

4.
<正> 我认为贯彻执行党的“双百”方针的最主要一点,就是在学术界、理论界要认真提倡创新精神,要鼓励学者们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恢复了“双百”方针,已经在各方面出版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成绩是很显著的。但各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同志至今还未能从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个人迷信”思想中解放出来。例如,谈经济史,就不敢让人谈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认为谈了就是“异端”。这是违背党的“双百”方针的。近年来,我由于健康的关系,已经不能动手写长篇大论,但我还能口述,所  相似文献   

5.
<正> 今天我们纪念“双百”方针提出三十周年,是要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为“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这里,仅就端正学风和改进学术管理谈几点个人的看法。首先,要为学术讨论创造一种平等争鸣的气氛或环境。在学术讨论中,应该不分学术地  相似文献   

6.
<正> 孙冶方同志是一位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的坚定维护者。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双百”方针,我认为,无论是理论战线的领导者还是普通的理论工作者都应当学习孙冶方同志的精神。孙冶方同志作为学术研究机关的领导者,十分重视贯彻执行党的“双百”方针,他深知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真理的过程,而探索真理的道路总是不平坦的,因此,他总是勉励大家进行大胆的探索,同时又在他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为他所领导的理论工作者创造良好的  相似文献   

7.
全国生态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委员会主办、福建农林大学承办的“全国生态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2002年7月28~30日在福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代表向大会递交了30余篇论文。本次会议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社科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精神,按照“双百”方针,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的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5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座谈会,纪念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三十周年。首都经济学界以及理论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的五十多位同志应邀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董辅礽主持。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认真回顾和总结了三十年来经济理论研究领域贯彻“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并对经济理论工作中如何落实党关于“鼓励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大胆探索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决策提出了建议。下面发表的是座谈会发言摘要(按发言顺序)。  相似文献   

9.
<正> “双百”方针宣布已三十周年,这一段的历史必须认真总结。为什么明明是一个国家的科学、文艺、思想发达的必由之路,全国知识分子衷心拥护的方针,却在宣布之后不到半年,就遭到摧残打击,那些相信党、敢于直言的知识分子,反而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阶级敌人”,打入“人间地狱”?这与后来的所谓“文化大革命”不能不认为都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痛心之事。  相似文献   

10.
<正> 我想着重讲讲“双百”方针和科学群众团体问题,因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1.科学群众团体的重要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能没有科学群众团体。第一,它是党和国家联系科学工作者的纽带。科学家的情绪、要求和建议,可以通过科学群众团体向上反映,党和国家的要  相似文献   

11.
杨帆 《经济论坛》1998,(2):8-10
1998:中国经济十大热点问题杨帆主持人的话: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将会遇到种种困难、风险和大量新矛盾、新问题,需要我们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有利于”原则和“双百”方针,大胆实践,大胆探索,不断思考,总结提高。经...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和国家计委产业政策研究室联合发起召开的“工业调整与发展问题讨论会暨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第六届年会”,于1990年11月1日至5日在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137人参加了会议。这次理论讨论会,是在我国经过近两年的治理整顿之后,理论界对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深化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召开的。在会议期间,与会同志本着“双百”方针,畅所欲言,大胆探  相似文献   

13.
<正> “双百”方针早在1956年就宣布执行了,不过真正贯彻这个方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后的事。但是,干扰这个方针贯彻的噪声仍然不少,以言获罪的事例仍时有所闻,心存余悸,自设禁区的,也不乏其人。究其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1.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凝固的、封闭的体系。凡是本本上没有说过的都不能说,否则就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财经》2006,(11):F0002-F0002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原名《中国物资》)创刊于1987年2月,是由北京物资学院主办的财经类理论刊物,现为中国市场学会会刊。其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提倡学术争鸣,鼓励理论创新,加强流通经济理论研究,突出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 座谈“双百”方针,感慨颇多。今后主要是落实和贯彻的问题。这里我只谈三点想法。 1.对于学术上不同观点、不同见解,应当看成是一种好现象、正常现象。要求“舆论一律”,要求每句话、每件事、每个问题都同中央保持一致,而不是看在改革和实现“四化”这些根本问题上同中央一致,事实上是取消百家争鸣。过去一些同志把自己不赞成的观点、意见看得过于严重了,听不得不同观点、见解,似乎一出现不同观点、不同意见,就要亡党亡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刊《广东社会科学》今年八月创刊。《广东社会科学》的创办是为了促进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开创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新局面。刊物的编辑方针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双百”方针;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广东社会科学》发表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研究综述、学术动态和书评等多种形式的文章,力求观  相似文献   

17.
本刊发表的文章,有60%以上在全国诸多报刊上有反映,受到经济学界的注目,实业界人士也欢迎本刊发表的有实践意义的文章,从中吸取经验;同时他们也从本刊理论文章中得到启迪。本刊的宗旨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贯彻“双百”方针,力戒门户之见,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就百家争鸣问题谈几点意见。 1.学术自由要以政治民主为保障。百家争鸣是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不得以任何借口来阻挠、压制、打击对科学的研究和探讨。问题的实质是学术自由要以政治民主为保障。没有真正的民主就没有言论、出版的自由,也就不可能有学术上的自由探讨。“双百”方针提出三十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学如何挑战诺贝尔经济学奖?作者认为:(1)要真正贯彻“双百”方针,划清学术与政策之间的界限,遵循学术研究规范;(2)经济学研究方法上必须由定性的规范分析研究转向定量的实证分析研究(3)大与发达国家经济学界尤其是诺贝尔奖得奖率较高大学经济学系、所的交流;(4)从中国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尽快在经济学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 从历史上看,百家争鸣这个口号是短命的。1956年提出来,不到一年时间,实际上就停止执行了,被否定掉了。为什么不到一年就废弃不用,这一历史过程有许多教训值得吸取,值得好好总结,这对今天如何看待“双百”方针有好处。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宣布进入社会主义。当时认为,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了,今后主要的问题是抓生产,抓经济建设。这种对形势的正确估计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阶级斗争基本结束”的看法很快就被否定了。转而认为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