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国内掀起了外资企业并购国内企业的高潮。外资并购是个锐利的双刃剑,该并购行为在我国从无到有,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新兴国家,中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快速增长经济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加之出台的一些列开放法规政策,均对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和我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但是,与外资企业并购发展相比较,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此方面严重缺失。缺乏协调性,内容上存在重复性,欠缺严格的审批制度等等诸多问题。本文分析我国现行的外资并购法律体制的不足基础之上,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希望尽快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运作体制,以推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正常、健康发展,提出个人建议与想法。  相似文献   

2.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已成为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外资并购能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成熟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外资并购对我国发展民族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带来负面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外资并购发展的成因和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完善外资并购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最近外商在华并购战略性意图明显,从以前的增加产能、提供新产品的取向转变为更多的着眼于国内企业的分销网络、品牌影响力和当地客户资源.本文依据外资控制我国三大产业的现状,研究外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入世后过渡期的结束,在一些产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企业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并购浪潮.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已开始从其积极影响转向消极影响.在对我国外资并购的现状和反垄断中几个关键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外资恶意并购我国行业领航企业形成的经济型垄断,提出了"国家、产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治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丹  李翔 《中国外资》2011,(6):21+23-21,23
最近外商在华并购战略性意图明显,从以前的增加产能、提供新产品的取向转变为更多的着眼于国内企业的分销网络、品牌影响力和当地客户资源。本文依据外资控制我国三大产业的现状,研究外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有关统计资料揭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技术的进步,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FDI)主要形式。我国政府对并购的认识加深,特别是加入WTO后,与并购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快出台,以及考虑到我国的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和规模巨大的市场逐步形成,外资为了分享我国的经济成果和整合全球资源,外资并购浪潮必将在我国掀起一次浪潮。外资在华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而言,是极其复杂的,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外资在华并购的积极影响表现在:1.外商企业通过并购我国企业盘活了原有不良资产存量,并通过新增投资和管理、技术的引入,对我国经济产生资本形成、技术外溢、贸易创造、就业、创新等一系列效应,这些效应的结果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为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引进外资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增强我国经济安全防御能力。外商企业在我国纵横捭阖地整合产业过程中,必然会给现有市场带来更大的的竞争压力,国内企业家会面对压力,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战略、业务、价值链、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重新构造,加快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3.外资并购推动了国内的经济和政治等全方...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境内民营企业利用了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西萨摩亚等三处自由岛宽松的经济环境和我国在外资并购管理方面形成的监管缺位,将资产权益转移到自由岛以后,通过控制在自由岛设立的壳公司控制境内企业,形成了外资企业的一种特别类型——由境内居民完全控股的外商投资企业。这种通过借壳变脸形成的境内民营企业外资化倾向,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和国家税源的流失,而且对我国外资并购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性并购浪潮的席卷,在外资企业并购的巨大压力下,加快国内企业并购重组的步伐,壮大国内企业实力,是目前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并购过程中对于双方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更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吴月刚 《新金融》2006,(8):60-6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并购活动风起云涌,随着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活动呈现日益活跃态势.通过对外资并购投资方式、地域现状发展趋势预测的分析,通盘权衡外资并购引资方式的利弊,趋利避害,构建规范和引导外资并购活动健康发展的的软环境,推动招商引资活动的开展并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外资并购潮的经济学成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利用外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之时,敏感的人们会发现,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日益成为外商直接投资国内市场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少外资巨头已经开始从分散、随机性并购国内企业转向有目的的重点并购国有大中型企业或整体并购同一行业的骨干企业。  相似文献   

11.
近两三年来,并购重组一直是贯穿百货业的热点之一,金融危机使国内零售业进入优胜劣汰时代,一些优质企业加快并购重组步伐,应对外资零售企业的市场冲击.本文拟对我国百货业开展并购行为,从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和企业自身的主观追求两大方面进行本质分析,结合本人的工作体会,提出企业开展并购所要关注的四大效应,共同谋求我国百货业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马瑞欣 《中国外资》2012,(22):226-227
外资公司在中国的并购行为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反映出了外资公司的战略以及它们在中国所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其中,中国市场、资源的重要性是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直接原因;在现有风险条件下,并购是外资在中国更好的投资选择。同时,外资企业并购中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具有双重性,我们必须加以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13.
曲秀轶 《金卡工程》2009,13(6):245-245
尽管我国的外资并购法律法规已经初步确立,但各规定散见于许多法律法规中,而且从这些法律法规的形式上看,大多是行政法规,立法层次不高,法律效力低;从内容上看,立法缺乏统一性和科学性,各种法律渊源并存,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完备性,甚至相互冲突,可操作性差,不利于规范我国外资并购行为,在此种情况下,如何解决外资并购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外资并购与传统的新建合资企业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快速、便捷。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并购的需求日趋强烈。为规范管理,从2003年底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外商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权威部门官称.一系列法规的出台.使得外商并购国内企业在法律上已没有什么太大障碍,只要不是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禁止的行业,外资都可以并购:政策的优惠使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日见升温,各种相关研讨会、论坛也如火如荼.“迎接外资并购热潮”等声音也时有耳闻,但是这红红火火的场面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心和担忧.  相似文献   

15.
莫雨明 《中国外资》2002,(12):88-89
<正>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论证外资并购国企的利弊及进行可行性研究,普遍忽略了外资并购内资企业的组织形式问题。在法律上,我国现有三部外商投资法律主要是规范外商在国内新设企业,对外资并购这种直接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6.
韩大明 《中国外资》2010,(20):143-144
随着全球性并购浪潮的席卷,在外资企业并购的巨大压力下,加快国内企业并购重组的步伐,壮大国内企业实力,是目前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并购过程中时于双方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更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跨境并购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2006年以来,外资在中国的并购活动(指境外企业并购我国企业)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外资对国内企业并购力度逐渐加大,国内重点行业及其龙头企业、民营企业中的新兴产业龙头成为并购重点,由过去单纯通过参股获得收益转向追求产业整合、资源控制、垄断地位、消灭潜在竞争对手,内资背景的境外企业参与的外资并购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8.
史笑晓 《浙江金融》2005,(8):38-38,44
在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席卷全球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也形成了一股外资并购热.外资并购在推动国内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制度创新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存在挤占国内市场,极力走向垄断的趋势,其负面效应不可低估.目前跨国收购的对象,已经从一般性企业转向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从零散选择转向行业进攻.  相似文献   

19.
刘泉红 《中国金融》2006,(24):42-44
随着国内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外资并购将成为我国利用外资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诚然,外资并购可以加快我副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有利于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但外资的主观目的并不是帮助我国国有企业脱困和转制,而是为了占有市场份额、营销渠道或与其关联配套企业开展合作。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行业垄断,  相似文献   

20.
结合近些年的实践来看,跨国企业以并购定价为主体的并购方式赢得了较多的发展先机.其中,收益法的普及与应用为外资并购企业估值环节带来了更多的效益,具有较大的应用意义.基于此,文章主要结合收益法的相关概念展开分析,具体对其在外资并购企业估值环节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