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政策背景,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根据新疆林业经济统计数据,就林业科技进步、林业资本投入、林业劳动力投入、新增造林面积以及作为虚拟变量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要素,对新疆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做出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科技进步、林业资本投入、林业劳动力投入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推进作用,作为虚拟变量的制度因素集体林权改革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新疆林业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林业资本的大力投入,因此新疆林业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必须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林权证的发放,不仅要继续加大劳动力投入和科技投入的力度,而且要促进林业劳动力投入和科技进步的结合;同时还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新疆林业技术人才的引进。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应用系统,目前已成功地应用到一百多个领域。在林业工程中运用GIS技术作为信息平台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山西省研发《林业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并用于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中,给林改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  相似文献   

3.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应用系统,目前已成功地应用到一百多个领域。在林业工程中运用GIS技术作为信息平台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山西省研发《林业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并用于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中,给林改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  相似文献   

4.
从林改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论证出发,在两次实地问卷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指出林改中存在农民受益度度相对较低、林权纠纷和采伐限额等公平问题;效率方面的研究发现林改后总体林业经营意愿、林业经营效率得到提高,但林户规模不同,效率提高程度有所不同。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结合福建省建瓯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开展情况,就如何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以下思路。  相似文献   

6.
7.
广东集体林权改革的制度设计与政策适应性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林业"三定"时期"均山"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的基础上,从林改制度设计与政策适应性调整的角度,对广东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与高度概括,充分肯定了广东对集体山林实行"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具体做法,指出了林改制度设计的路径选择,分析了广东集体林"合作共有"的产权模式,并针对提高林改工作的绩效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果动态监测项目8年动态数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云南省农户林业收入水平和结构,以及农户的各项收入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收入水平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态势,林业收入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户的各项林业收入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基于结论为云南省新一轮集体林业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概述江西省吉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山区农民增收初显成效的基础上,对促进山区农民可持续增收的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促进山区农民增收提出了建立激励农民积极经营的激励机制;加快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完善公益林管理机制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权抵押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集体林权的物权属性,指出中国林权抵押存在林权登记制度不完善、林权抵押成本高昂、林权抵押权实现困难等制度障碍,并提出应从完善林权登记制度、培育林权中介市场、建立林权交易体系和林业保险体制方面完善中国林权抵押制度。  相似文献   

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实地调研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从稳定性、交易权、抵押权三个方面分析了产权完整程度对林业生产投入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林权改革的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权制度改革提高了农户对林地产权稳定的预期,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可持续的方式经营林地。现阶段,认为有林地抵押权农户的生产行为并未显著异于其他农户。然而,赋予农户林地抵押权则会促使他们增加在林地上的投入。通过分析表明,林权制度改革在促进林业生产力解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只有与各项配套改革同时全面开展,及时为农户加快林业生产和经营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科技服务、信息咨询、法律保障、产品流通和投融资等社会化服务,才能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和改革成果的巩固,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2.
运用随机分析方法测算了伊春林管局16个森工企业从2005年到2007年的技术效率值,结果表明:在林改之前的2005年,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值低于非试点森工企业,2006年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之后,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在2007年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值已超过非试点森工企业。采用DID模型对影响森工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对森工企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的结论是:仅就企业效率而言,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之后,家庭式的分户经营为主的林业经营形式更加稳固,而曾为集体林区林业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乡村林场则陷入内外部经营不善的困境,更面临着林农收回林地资源而倒闭的问题,进一步剖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改革乡村林场经营体制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机制创新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面临的主要矛盾:《森林防火条例》与新形势依法治火机制的矛盾、森林防火资金投入机制与村民经济条件差的矛盾、基础设施建设与资金有限的矛盾、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与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提出了林改后森林防火机制创新的重点,即火灾管理理念创新和林火预防技术创新,建议开辟防火隔离带或种植生物防火林带、推广光控电子祭祀灯、推行森林火灾保险、签订各种森林防火责任状来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参与式方法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应用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集体林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关键性的产权系统。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开展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希望通过改革能促进林业的发展。林权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明晰产权,进一步把森林管理的权力下放并改善权属的安全性。作为林业管理和改革的主体与核心,林农的参与十分重要。从参与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在集体林权改制中应用参与式方法的可能性、应用的领域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建议在改革全过程中必须确保有实际意义的真正参与。  相似文献   

16.
选取泰尔指数作为衡量指标对我国31个省区2013—2018年期间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就产业结构优化对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优化对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此提出了提高林业产业技术投入、强化林业产业间衔接与加强林业产业合理化监测和引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选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相关系数四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发展协调性较差。林业第一产业与其就业协调度的相关性弱,表明第一产业发展中缺乏足够的动力,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未解决的现象;林业第二产业中岗位与人才不匹配,技术人才缺乏,吸纳就业能力有待增强;林业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较多且其产值增长迅速,吸纳劳动力潜力巨大。基于此,提出三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场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场基本状况,分析了制约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场林权制度改革的因素,在对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地方国有林场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提出了林权制度改革的方案,该方案从总体思路和具体做法两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神树经营林场林权制度改革的调研,从承包模式、经营模式、管护模式和政府角色转换四个方面,总结了神树经营林场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指出了神树经营林场林权制度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下建议:实施政府主导的林下经济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模式;多渠道解决林改户资金压力大和融资难问题;加大信息化建设步伐,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分权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农户生计等方面,中国集体林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启动了多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本文采用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的观念改变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采取功能、权力、自适应学习和同构等形式,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复演化博弈,中央政府为多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介入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呈现的间歇性均衡和多重均衡是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持续演化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