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出于粮食安全考虑的粮食储备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市场化改革日趋深入的前提下,我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而这种变化将对我国粮食市场的稳定和粮食安全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将主要通过构建农户粮食储备行为模型,探讨农户储备行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利于国家采取宏观政策调控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变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我国22个省43个县59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的粮食储备行为和农户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户都有储粮行为,储粮数量与粮食产量高度相关,大部分农户粮食消费可以自给,在过去3年的粮食储备数量基本不变,并表示在未来不会减少粮食储存。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农户粮食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研究粮食储备方面的文献相当多,但基本上都是从宏观层面上着眼,注重分析国家粮食储备情况,对农户存粮的意义及影响研究较少,以及政策层面的措施鲜有关注。特别是近2年来,国家对粮食生产环节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直接给予种粮农户现金补贴,增加收入以提高粮农种粮积极性,但农户粮食储备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在此,笔者分析了国内外民间粮食储备的现状,提出了财政补贴农户储备的设想,以此作为粮食直补政策的补充。1对粮食储备问题的争议目前理论界对粮食储备问题的国家主导地位没有太多的争议,但对分级管理存在较大的分歧。一种…  相似文献   

4.
目前,采用传统的方式增加粮食产量已越来越困难。如何保持和提升农村储藏粮食的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源头上确保农民食粮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国家对粮食生产环节采取了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但农户粮食储备环节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而农户储粮都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储存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0%-70%以上,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户粮食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对我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动机、影响因素及作用作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对2002年“粮改”以来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变化及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得到的结论是“粮改”后,农户粮食储备水平的下降进一步增加了粮食总供给的压力和风险、增加区域粮食安全的风险、增加国家粮食安全的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决定因素:价格很重要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实证分析中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决定因素。针对不同的粮食储备动机,本文提出三个假设(价格投机、消费安全和交易成本最小化),每一个假设对应于一种储备动机。为了检验这些假设,本文将适应性预期(adaptive-expectation)模型和偏调整(partial-adjustment)模型结合起来,并用收集到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尽管投机活动存在,但价格并不是中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唯一的决定因素;粮食市场越发达的地区,投机活动越多,因而价格对农户粮食储备的边际影响越小;在中国农村,农户倾向于根据偏调整模型而不是适应性预期模型来决定粮食储备水平;影响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原因是基于消费安全的考虑而不是交易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7.
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分析 1.1农户粮食储备的基本动机 一般认为。农户储备粮食的基本动机是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在中国传统的小农体制下,广大农民的生产和消费具有不可分性.农民一直沿袭通过自己储备粮食来保证粮食,安全的传统。即使20世纪80年代粮食交易的市场机制开始发育后.由于市场价格也频繁出现剧烈波动,与此相伴的在粮食发生短缺和价格上涨时,  相似文献   

8.
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主销区的农户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农户粮食储备正在发生变化1.粮食储备增长趋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2年末农户存粮人均528公斤,比2001年末增加16公斤。但实行“粮改”的地区农户存粮水平低,数量普遍减少。在实行“粮改”的8个省、市中,存粮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仅有江苏省,人均566公斤,其余省、市农户存粮水平普遍较低,在人均160公斤~360公斤之间;5个省市农户存粮减少,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和福建。西部开发地区农户存粮低于平均水平。2002年实施西部开发的12个省、区、市农户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江浙地区为例,对农户家庭的粮作经营行为及粮食储备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本区农户在粮作经营上呈现一种萎缩趋势,即营粮农户的比例不断下降,粮作种植份额也呈下降趋势。农户的这一选择完全符合农户经济理性准则,同时也是政策引导的一种必然结果。在这一背景下,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水平出现明显下降,粮食的民间储备已降到警戒线以下,农村的粮食安全保障只能依靠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来解决。但作为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后盾,本区的粮食单产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正是基于粮食生产的这一特征,国家做出了粮作生产完全放开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随着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数量及其周转库存粮食的急剧减少,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1990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以中央储备为核心,以地方储备为支柱,以农户和企业储备为基础的多层次、全方位粮食储备体系.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针对以储备原粮为主的储备制度在应对大范围突发自然灾害面前保障供给效率低下的问题,各级政府逐步建立了多品种小包装储备粮食,极大地提高了粮食应急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农户家庭粮食经营行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全国固定跟踪观察农户的粮作经营行为分析发现,发生在2 0 0 3年夏秋之际的粮价上涨风波是一种正常价格反映,对于缓解当时农户粮作经营中要素利用效率的持续恶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从农户的粮食生产与储备看,生产水平保持了原有态势,生产总量变化稳定,粮食储备也十分充足,这为政府实施分区粮食政策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农民响应政府号召调整种植结构增强了信心。从某种角度看,目前实施的粮食分区政策与农村实际吻合,价格的短期变化是一种正常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占世界上绝大比例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中国极为重视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储备,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与物力,对拥有较高储备比重的农户存粮却关注甚少。本文根据农村固定观察点及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的数据,假定农户为风险规避者,对农户存粮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影响进行分析,说明财政补贴农户储备有利于农户获取种植粮食的收益、分享粮价上涨的好处;有利于保护种粮农户的积极性,保障中国未来粮食生产能力。财政补贴农户储备也是中国当前寄希望于通过直接补贴增加农户收益政策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农户存粮在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长期占比约为50%。然而,笔者在豫鲁皖粤等地调研时发现,随着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广大农村“藏粮于民”的格局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所谓"四方合作"是指政府、农发行、储备企业和农户的合作.就是政府为了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以粮食储备的方式,政府向企业下达储备粮计划,企业向农发行贷款,解决龙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粮食储备包括中央、地方和农村储备。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意义上讲,农村粮食储备的作用则显得更加突出,因为有半数以上的粮食仍储存在农户手中,农户储粮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由于农户储粮条件差、保粮手段落后,特别是农户存粮批量少、品种多,增加了储粮管理上的难度,因而损失相当严重,主要有虫害损失、霉变损失、鼠雀危害。据报道,由于农村储存条件差、储粮技术落后等原因,受虫蚀、霉变、鼠害等造成的损失率在8%~12%,有些地区高达30%。但有关中国农户储粮损失率的报道数据差别很大,主要原因是损失调查统计的方法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索和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一、粮食储备的认识误区(一)可以避开市场经济搞粮食储备由于粮食储备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加之在我国粮食储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计划经济占有明显的主导地位,所以很容易产生这种认识。它把粮食储备等同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分割开来,认为搞国家粮食储备可以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强调粮食的特殊性,否定粮食基本的商品属性,背离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粮食储备管理。(二)粮食储备越多越好这…  相似文献   

17.
安全储粮技术应用受较落后的农村生产力、知识结构等限制,存在着一定的拓展难度。当前,农户储粮技术还较为传统,造成我国粮食的大量浪费,影响我国粮食储备的安全性。对安全储粮技术应用市场的分析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户粮食储备中的问题,增加农户收入,提高我国粮食储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对江西省农户的调查,对当前国家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下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农户粮食生产收入预期是决定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的中介变量;政府实行的粮食直接补贴、最低收购价政策,调节了以粮食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的粮食种植决策行为,提高了其粮食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负向地调节了农户的粮食种植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我市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来,全市各级粮食部门围绕确保粮食安全,积极探索加强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初步建立起以地方储备中心粮库为支撑,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为抓手,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市县两级粮食储备体系,为强化粮食宏观调控、推动储备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全市建成中央储备直属库3座,地方粮食储备库5座。  相似文献   

20.
“藏粮于民”别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储粮,在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确保粮食安全的稳定器。但近年来农户存粮趋于下降值得关注,如果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将不利于粮食安全,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为什么农民不再热衷储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