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纽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卢卡奇认为,物化现象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通过总体性辩证法才能消除。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探析,从而发掘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格奥尔格.卢卡奇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历史和阶级意识》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新的理解,建立了物化理论、历史辩证法和意识革命理论,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辟者,卢卡奇的哲学理论和批判理论对于推进改革和完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法复制的功能。尤其是物化理论的提出,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讨论卢卡奇物化理论形成的背景、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基本内涵、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差异、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当代启示四个方面,试图分析当代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问题以及如何应对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全胜 《黑河学刊》2011,(7):32-33,69
马克思异化思想是在扬弃了前人的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异化和劳动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的理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的卢卡奇根据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试图恢复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卢卡奇的物化也就等同于马克思的异化,但卢卡奇的物化与马克思的异化在概念、根源、扬弃途径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就是对马克思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微进化"。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为了返回到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建立了庞大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理论体系,主张存在问题与生活、实践同在,提出了"回到存在去"的口号,这对我们今天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我国一致推崇和学习的思想学说,它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评判,并为人类指明未来发展的道路.其中,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是重要的分支,它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性.其相似之处就在于两者都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现象,不同之处在于异化或物化理论上的概念、根源、扬弃途径等方面.本文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物化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同与差异.  相似文献   

7.
异化思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重要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创立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物化理论是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都从批判现象入手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且这一批判都与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现象联系在一起,因此说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但是在概念理解、产生根源、理论起点、消灭途径等方面又存在着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8.
虽然各派学者针对马克思主义正统性的争论经久不息,然而卢卡奇却拨开层层迷雾,指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应致力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在其《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系统地阐述了其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内涵体系:整体与部分、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针对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提出“正统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方法,即总体的辩证法。总体性的辩证法是具体的、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他的这一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的意义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当然也有缺陷。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中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的思潮一轮接着一轮,而以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肯定辩证法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中核心地位的理论尤为突出。尤其以卢卡奇为首率先奠定了传统西马重视辩证法的基调,进而引发阿多诺、萨特等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再阐释。但是无论哪种辩证法路径都暴露出一定问题,对此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重建的基本出发点,必须立足于此才能既不远离马克思本人的理论精神,又能结合时代特色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拜物教的批判源流中,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研究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分析拜物教批判面向现实的这一路径。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嬗变中,卢卡奇借助韦伯合理化理论开辟了面向现实的意识形态批判视域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具理性批判、拉康式的精神分析学批判、数字化时代的拜物教批判等,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逐渐偏离政治经济学分析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批判加以各种抽象的哲学形式分析。了解马克思拜物教理论为21世纪演进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研究视野和更新的问题视域。  相似文献   

12.
雷蒙德·威廉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范式和问题域,继承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们批判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和庸俗唯物主义的这一"未竞的事业",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方法论,在历史和逻辑的视阈下考察并批判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建构了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范式,从"大众文化"、"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革命"三个方面赋予了历史唯物主义新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现代哲学史上均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二者尽管在异化的概念、产生根源和扬弃途径上存在着差异,但二人的理论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分析他们所处时代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4.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区别就在于,它把研究的重心越来越转向了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发生文化哲学的转向,这种文化哲学的转向和20世纪哲学的其他转向是否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其文化根源是什么?弄清楚上述问题,无论是对于我们深刻领会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还是对于我们领会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特质,意义都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一书,以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为背景,在基本理论定位和本质精神上把西方马克思主义解读为一种深刻的文化批判理论.客观地评价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展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风格,突出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宝贵的学术价值,可称为当今哲学界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赵娜 《黑河学刊》2009,(6):43-4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其理论旨在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环境退化和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探讨解决危机的途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生存发展困境的哲学反思,它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著名的批判学者,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基础,以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蓝本,秉承海德格尔的人本主义,并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汲取营养,关注人的存在和人的命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8.
管婧 《魅力中国》2014,(26):227-227
一、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一)“物化”概念产生的具体背景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虽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但是也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卢卡奇先于马克思提出了他关于“物化”现象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理论,他认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具有的“拜物教”(商品结构中物的关系掩盖了人的关系,或者说是使得人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物的关系)的本质导致了物化现象的产生,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则使得物化现象不断加剧。对于商品结构,卢卡奇指出“它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灵魂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以其严格的、仿佛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掩盖着它的基本本质,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痕迹。  相似文献   

19.
张萍 《黑河学刊》2014,(4):16-17,30
马克思政治哲学兴起于当代政治哲学复兴中,马克思政治哲学通过对西方现代性危机进行批判和拯救,颠覆了西方"传统观念政治",同时它也是现代性危机的"政治经济学解",开辟了一条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外在超越现代性"道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因其蕴含着独特且无可取代的深远意义,被当代称为"第一哲学"。  相似文献   

20.
物化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有力武器,在马克思和卢卡奇的思想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和卢卡奇对物化的解读,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比较马克思和卢卡奇对物化的不同解读,对于把握其不同的逻辑脉络,进而探索出扬弃物化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当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