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价值需求逐渐分化,价值取向日益增多,这使得一些人对基本的价值判断产生了困惑和迷茫,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基本的荣辱感.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荣辱观的优秀成分,也吸取借鉴了国外伦理的精华,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在此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将重新定义新的道德评价标准和尺度,唤醒个体的道德良知和凝聚道德力量,促进道德人格的完满,从而实现其道德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人们受西方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价值取向逐渐偏离正确轨道,这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高校德育陷入困境。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无疑架起了传统文化与现时代的桥梁,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以及有力保障.在当代大学生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存在着是非、善恶边界模糊等问题的大背景下,要解决大学生荣辱观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帮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应对价值虚无主义侵袭,建构确定性的道德谱系的诉求。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循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规律关系以及道德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具有科学内涵,其深刻回答了中国社会成员应当坚持的基本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荣辱观,集中体现在对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思想的倡导和发展上.在全国人民宣传贯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探讨邓小平的荣辱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和道德共识。树立和践行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中国人民的先进分子,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不仅应当具备一般人所应有的荣辱观,更要具有高于常人的荣辱观.文章对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构建大学生荣辱观提出了几点建议,同时更为新时期培养和构建大学生正确荣辱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树立这一荣辱观和价值取向,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对全体公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新时代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追根溯源与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有着许多一致的地方,可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新时代下对传统思想的又一次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文章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底蕴与理论基础,提出了弘扬和创新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健康成长提出了明确要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通过"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为新时期公务员的角色定位提供了指导思想.依据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要求,广大公务员应是人民忠诚的服务者、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依法行政的践行者、公平公正的执法者.  相似文献   

15.
职业中专学生正处在转型社会的转型期,传统观缺失,必须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而依据多元化智能理论建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兴趣及信心,调动职专生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宋春洪 《中国集体经济》2007,39(26):196-197
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内容之一,后者为前者指明方向,二者统一于和谐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经济环境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其次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借鉴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德育的成功理念和做法,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荣辱观教育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娟文 《理论观察》2013,(1):131-132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当代大学生明是非、辨真伪、知荣明耻,提供明确的价值标尺和精神导引。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的分析,努力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路径,进而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要求内化为新时期大学生的自觉言行。  相似文献   

19.
申祥瑞 《魅力中国》2010,(33):126-127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问题,对于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谭世杰  马中杰 《发展》2006,(8):31-3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教育,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人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新时期国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政治纲领.基层央行作为身兼执行货币政策、金融服务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员工荣辱观念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是"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对此,笔者认为,应以"三到位、三结合"方式开展基层央行的"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