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权导刊》2006,(10):F0002-F0002,1
珠海市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于1997年,负责珠海市行政区域企业产权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工作。2002年珠海市产权交易中心被广东省政府确认为广东三个区域产权交易机构之一,负责促进粤西区域六地市的产权交易工作。  相似文献   

2.
《产权导刊》2008,(7):F0004-F0004
珠海市产权交易中心是1997年经珠海市场政府批准成立,具有事业法人资格,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产权交易专业服务机构,是融企业产权交易和公共资源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投融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3.
珠海市产权交易中心作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平台的服务功能和辐射效应,在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阳光下交易、市场化发展",以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为切入口,逐步推动珠海各类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工作,使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运作模式日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珠海市在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特别是在国有产权交易业务多样化方面,形成一些成效显著、易于复制、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1 公共资源国有产权交易体制机制改革 1.1 厘清交易边界 创新分工模式 2013年4月,珠海市进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将原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土地房产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的公益性服务职能和人员整合,组建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 "中心").中心具有公益性服务职能,负责特种行业经营权、出租车经营权、城市占道经营权、路桥和街道冠名权、大型户外广告经营权出让或转让、司法或行政机关罚没拍卖、政府特许经营、保障性住房及商铺、机关事业单位房屋租赁或资产处置.  相似文献   

5.
杜卓 《产权导刊》2002,(10):20-21
珠海市产权交易市场运作四年来,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结合珠海的实际,在规范运作、公开竞价、社会公共资源市场配置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鲁阳 《产权导刊》2010,(4):23-25
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各地做法不同。看过《产权导刊》1月号林燕新先生《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实践与探索》的文章,觉得珠海产权交易中心的做法很有开创性。受该文启发,写就此文,对产权市场配置公共资源的模式做一讨论。  相似文献   

7.
《产权导刊》2010,(2):F0003-F0003
铁岭市产权交易中心是经铁岭市人民政府批;隹于2005年3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负责铁岭市行政区域内产权交易的专业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主要职能是:促进资本流通,为各类产权(资产)交易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为企业改制改造、兼并收购、盘活资产、政府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提供全过程规范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产权交易的珠海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平 《产权导刊》2005,(6):30-34
一、城市公共资源配置,一个政府转型的崭新话题 在我国改革前沿的广东省,有三家省级产权交易机构:广州产权交易所、深圳产权交易中心、珠海市产权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9.
珠海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竞价”的产权交易方式。是参照招投标和拍卖方法,以最优价为优先指标。从多个符合条件的受让方中选择最后受让方的竞价交易方式。截止至2005年,珠海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竞价”转让国有资产238项,增值2.4亿元,平均增值约31.2%,最高增值达5.2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已展开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有益探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政府采购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产权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不断增加,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中出现一些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因此,有效整合现有的各类交易市场来创建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探讨能为公共资源交易提供规范的市场化服务路径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业界动态     
《产权导刊》2012,(10):74-75
正公共资源交易进场加速产权市场面临挑战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数量已经达到988个,半年内增加了258个,增长率为35.3%。13个省(区)建立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地市级建立的有198个,县级建立的有777个。由于许多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业务都涉及产权交易业务,产权交易尤其是  相似文献   

12.
林燕新 《产权导刊》2012,(11):52-55
本文就加快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机制改革,从战略研究的角度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市场化路径与对策,首先对公共资源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其次对珠海市公共资源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经验总结,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公共资源市场发展路径与对策及今后公共资源市场建设的三个过程,对我国公共资源市场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开封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河南省有关文件精神,将开封市产权交易市场并入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经过一年多的交易开展情况可以看出,地市级产权交易机构并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地市级产权交易机构的业务拓展和生存提供了空间。1开封产权交易市场沿革开封市产权交易市场是1991年经开封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隶属于开封市体改委自收自支的科级事业单位。因当时国家产权交易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产权交易市场没有经费、办公场所,缺少办公设施和专业人员,工作未能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4.
"管办分离"的市场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且可以有效防止腐败行为的产生。而产权交易机构的制度设计、市场化运作、电子化交易等决定了其完全具备作为公共资源交易受托人和实施主体的条件与基础,能够承担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构建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5.
曾可 《产权导刊》2024,(1):50-54
<正>加快推进西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建设,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公共资源及全要素产权交易市场,促进西藏区域一体化市场高质量健康发展,西藏产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藏产权交易中心”)在整合融入西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筹)并承担西藏自治区全区国有资产交易职能的基础上,已初步搭建了功能丰富、产品齐全的西藏产权交易市场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正在进一步探索搭建全要素多资源的西藏区域一体化市场,丰富西藏产权交易市场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6.
事件     
《浙江经济》2009,(24):6-6
浙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揭牌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泽民,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为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揭牌。近年来,浙江省全面推进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开展重点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以来,20年累计完成中标总价2590.23亿元,节约投资率15.6%。  相似文献   

17.
吴汉顶 《产权导刊》2014,(12):38-39
正1向市场要业务是基于市场的经营理念向政府要业务,还是向市场要业务,这关系到是不是用市场的观念看待产权市场,从而用怎样的方式发展产权市场。向政府要业务说明业务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市场由政府主导。被认为产权交易机构是受政府指派(委托)组织实施产权交易,即使是市场化操作,也是按照政府制度安排下的市场化运作,向政府负责。如此,产权交易就与公共资源交易无异,业务只能来源于政府,只能局限于国有产权的范畴。那么产权市场就是个不完整的市场,而且是资源十分有限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李锋 《产权导刊》2023,(6):60-62
<正>2023年2月6日至3月21日,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省交易平台”)受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委托,成功组织了神木市木独石犁南—牛定壕区块煤炭勘探探矿权等七宗矿业权挂牌出让活动,实现了62.0564亿元的矿业权卖出了396.5164亿元的好结果,服务增值达334.46亿元,受到了全国煤炭企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产权交易市场等主体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业界动态     
《产权导刊》2016,(6):76-77
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成立
  5月23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成立。这是重庆市改革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的体制机制,实现公共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具体举措。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出席揭牌活动并讲话。据了解,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依托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通过剥离市土地和矿业交易中心、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交易中心的交易服务职能,并与市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心、市政府采购交易中心、市机电设备招投标交易中心的业务整合而成。预计交易中心建成后每年交易规模将接近5000亿元。黄奇帆市长表示,重庆市制定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改革整体方案,按照“管办分离、依法监督”要求,实现监管体制、交易规则、信息发布、收费标准和资金结算“五个统一”,有力促进了“管办”彻底分离,较好控制了行政成本,将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交易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苏彦 《广西经济》2014,(4):44-45
正通过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提高配置公共资源的水平和效率,是十八大对公共资源交易的改革导向。安徽省利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契机,通过改革创新,提高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市场化程度,引领了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的改革潮流。2014年1月,安徽省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全国2000多家申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试点单位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获批2013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试点单位,这是招投标领域全国第一家服务业标准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