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信贷管理 推行担保抵押制度覃荫明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业务是存贷款,而加强贷款管理又是信用社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信贷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经营效益的提高。为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各地信用社按规范化要求,对大额贷款推行担保、抵押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风险,确保...  相似文献   

2.
担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的重要形式,但如果把关不严,将为信用社的健康发展造成诸多隐患。当前个别信用社在担保贷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保证人作担保时,对保证人的主体资格审查不严,担保流于形式。农村信用社往往只对借款人自身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和偿还能力进行审查,忽视了对保证人主体资格的审查,个别信用社的担保贷款中,出现乡政府、事业单位、未经授权的企业分支机构充当贷款保证人的现象,因保证人主体资格不合法,形成无效担保。二是以抵押物作担保时,对其法定要求不严,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债权难以实现。如在抵押贷款发放中,对不动产抵押只就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单一设定抵押,造成借款人以同一不动产进行重复抵押。三是以存单等质押物担保时,由于贷款“三查”制度不落实和管理的松懈,造成信用社贷款被诈骗,形成资金损失。四是对抵押物评估不规范。当前农村的评估市场尚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使抵押物的实际价值不足,造成信用社的债权难以追偿。  相似文献   

3.
王建国 《金融纵横》2001,(10):12-13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为体现信用社贷款的政策性、效益性、安全性和自主性,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优惠、灵活的政策。即农村信用社可根据实际情况,贷款利率在法定利率基础可实行上下浮动。目前利率政策规定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为50%,  相似文献   

4.
信用社风险贷款的成因探究黄荫诺一、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表现逾期贷款多,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桂平市农村信用社为例,截至1994年底,贷款余额45625万元,其中逾期贷款占36.81%,比1993年增加7.6个百分点,高出全区信用社逾期贷款平均...  相似文献   

5.
实行“农民议贷”制度就是将央行监管、行业管理与外部农民直接监督有机结合起来。选举农民代表成立议贷组织,对信用社贷款行为进行公开监督,并将信用社贷款的有关规定,办理贷款的程序,贷款办理的结果,贷款经营的有关情况,以一定的形式向广大社员公开,以求对贷款工作进行有效监控,促进信贷资金良性循环,把农村信用社办成政府与农民都满意的合作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6.
人民银行直接领导和管理信用社以来,利用其中央银行的独特地位,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力度大大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整体状况开始有所变化。第一,进一步明确了信贷服务方向,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第二,大大强化了内部财务管理,全面控制了固定资产和营业费用的增长;第三,信贷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加强了农民和农业的贷款投放。但是,由人民银行直接领导和管理农村信用社,使人行在履行监管职能的同时,又充当行业管  相似文献   

7.
1998年以来,农民贷款难问题曾备受关注,但随着农村信用社存款的持续增长,山区“农民贷款难”问题开始逐步向信用社“贷款发放难”转变,加剧了农村信用社的亏损和风险,成为困扰农村信用社的一大难题。山区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为何贷不出去?笔者近期对郧县农村信用社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8.
吕云苍 《黑龙江金融》2006,(5):27-27,29
随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资金规模的迅速扩张,农村信用社为了加大贷款营销力度,出台了《农村信用社营销贷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职工营销贷款对满足社会融资需求,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管控、防控风险措施建设的滞后,也给信用社带来了极大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9.
农民、信用社双收益。效果初显。恢复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誉。支农再贷款的发放,使大多数农民贷款的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信用社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在社会上重新树立起服务“三农”的良好形象,解除了农户对农村信用社不信任的心理,重新恢复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誉,纷纷将钱存人信用社。  相似文献   

10.
刘德 《甘肃金融》2012,(9):67-67
(一)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一是农村信用社面对服务“三农”与商业化改革的双重压力和多头、重复管理,导致法人治理不完善,信用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目标要求与能力受到局限。二是由于小微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特别是新生的部分小微企业产权残缺,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经营粗放,资产负债率高,产业结构不合理,成长能力不强,风险系数大。三是农村信用社内部改革还不到位,市场化程度有限,业务产品单一,利率定价机制和营销激励机制不活,使其可选择的贷款空间不大。  相似文献   

11.
张录民  向琳 《金融会计》2005,(12):48-51
自2003年8月起,人民银行在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时,允许试点地区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这一措施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人民币贷款利率市场化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为准确掌握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情况,我们对庆城县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社抵押贷款风险防范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琰 《时代金融》2012,(18):147-148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经济的主力军,是支持三农的金融纽带。抵押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贷款发放的主要方式之一,已逐渐被人们熟知,然而随着信用社抵押贷款的成熟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抵押贷款也逐渐显示出了一些风险性问题,对信用社贷款的实施造成了障碍,甚至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农村信用社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据对沐阳县农村信用社调查,近年来,随着信用社改制进程的加快。农村信用社每年都核销了大量的不良贷款。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和追偿力度,此类贷款处置率很低,客观上形成了资产的大量流失。核销贷款管理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田琰 《云南金融》2012,(6X):147-148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经济的主力军,是支持三农的金融纽带。抵押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贷款发放的主要方式之一,已逐渐被人们熟知,然而随着信用社抵押贷款的成熟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抵押贷款也逐渐显示出了一些风险性问题,对信用社贷款的实施造成了障碍,甚至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农村信用社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正值农村信用社收贷的旺季,然而贷款换据现象在基层信用社却相当普遍,问题十分突出。通过贷款换据或展期,一些具有潜在风险的贷款变成“正常”,更有一些贷款经过多次换据或展期形成“双呆”。加强信用社贷款换据管理已成为摆在各级信用合作管理部门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总行和区分行为了加强信用社的贷款管理,制订了一系列贷款管理的实施办法,使信用社贷款管理制度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但就当前情况看,信用社贷款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具体表现:(1)发放大额贷款无申请书、无调查报告、不建立经济档案。据查某社去年6—12月份发放贷款110笔,无借款申请书的一笔,无调查报告的34笔,审批手续不全的4笔。(2)贷款凭证无借款单位和个人印章。据去年第四季度会审发现两个基层信用社无借款单位和个人盖章就发放贷款的5笔。其中最大一笔10000元。(3)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有的甚至没有自有资金,对新上马的贷款项目贷前不作可行性研究和评估。(4)不坚持贷款审批制度,大部分社对超过自己审批权限的较大额贷款,不呈报县联社审批,个别社还存在一人长期审批大额贷款。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用社风险贷款增加的原因与对策谭荣桂近年来,平南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贷款逐年增多,非正常贷款占用率比重大。不但影响了信贷资金的周转,削弱了支农资金力量,而且制约了信用社的经营和发展。一、造成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的成因(一)债务人法制观念淡薄,不守信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多年未定,一些信用社偏离了合作制原则,商业化经营特征明显,资金“农转非”问题日渐突出。表现在信用社的资金除基本保证农业生产贷款和解决主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所需资金外,直接用于农民身上的贷款不多,支农界面窄小,支农层次不深,支农服务工作不扎实,大量的信用社资金通过其他渠道和方式用在工商企业或其他非农方面,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体制名义上是农村信用社为一级法人机构,合作制规范工作又没有到位,事实上县联社对基层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与国有商业银行上级行管理分支机构并无实质性的差异,而人民银行的监管或上级联社及省信用协会对基层信用社的管理有时又要按法人机构来对待,加上经营管理水平欠高等原因,使信用社经营中存在问题较多.主要有:资本充足率偏低、资金运用不充分、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单户贷款比例很难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贷款定价是金融机构对贷款合同价格的设定.其核心是贷款利率的决定。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定价,普遍具有简单、粗放的特点,已经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苛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和长远发展。本文在分析经典定价模型和信用社目前利率现状的基础上,尝试建立“Shibor(或国家基准)+保本利差+保利利差+期限利差+信用利差一综舍调整利差”的贷款定价模型并以兴胜信用社为倒模拟定价,同时结合实际提出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的建议,以期对推动农村信用社合理的利率机制的形成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