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处于千年之交的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知识社会的崛起正剧烈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世界的面貌,世界经济新一轮的争夺战正在拉开序幕。本文试图从8个指标(专利、创新投入、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技术密集型工业的生产和就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就业、企业的研究与开发。固定资产投入和企业创建)来看德国技术经济的现状和实力。在德国,新的知识能高效地转化为受专利保护的发明,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结合就业者和人口数量来看,德国拥有“三方专利”的数量居世界前列。要衡量一个国家发明创造的实力…  相似文献   

2.
创新在使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也使得国家的竞争实力切实得以提高。从世界知名企业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创新始终是推动这些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所以中国企业要迅速发展就必须尽快破除束缚自身发展的各种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不断地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1.提高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研究表明,中外企业在市场竞争力上的差距,根本上是由公司治理水平的差异所造成的。米尔斯坦因和马克埃沃耶对154家美国大型公司进行了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拥有健康、独立并有效行使董事会职权的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一流企业是强国重器,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在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中,一批大型企业在其国家的支持和企业努力奋斗下,成长为各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不仅成就了企业百年长青的基业,而且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为国家拓展了发展空间。中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必须通过培育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用世界一流企业的技术、理念和核心竞争力作支撑,为世界提供更优质的中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依靠劳动力等要素参与国际分工,而不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以充分融入全球化。这种独特的全球化模式,尽管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但也造成“引进来”与“走出去”失衡、国际收支“双顺差”等问题,中国在短期内还难以成为大量输出资本的国家。为了回归均衡,中国的开放型经济应逐步摆脱对FDI的过度依赖,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相似文献   

5.
认识“国家创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从重商主义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时,政治经济中心从“贸易”转向“生产”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演变时,政治经济中心正从“生产”转向“发现、发明和创新”。在工商管理中,创新被认为是企业产生新的或改进的产品门民务)和生产工艺的过程。随着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迅速增长,参与知识生产、传播的机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创新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对创新活动及过程的认识正在深入。‘烟家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就是来自于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分析的系统(整体论)方法和思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被唯一接受的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在总结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美国的管理学者纷纷远渡重洋探讨和研究日本企业为什么能有这样高的生产力和竞争力。通过对日本企业发展的研究,发现日本企业的很多技术装备都是从美国引进的,也没有什么诀窍。最终美国学者发现日本企业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不仅高度重视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的”经营资源以及战略、结构、制度等“硬性”管理,而且更为重视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7.
《江南论坛》2005,(4):1-1
创新,一个重大而现实的命题。一部人类文明史,即为一部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火的发现、文字的创造、蒸汽机的发明、计算机的诞生,无一不是创新的成果。创新兴业,没有一个成功的人士不是仗恃创新之勇走向人生的辉煌点;创新兴企,没有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是凭借创新之威在市场上叱咤风云;创新兴邦,没有一个成功的国家不是依靠创新之力屹立于世界。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创新更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开创“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建设新局面成败与否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根据世界联合组织科技政策委员会于1996年发表的题为《风险投资与创新》的研究报告,风险投资的定义为:“风险投资是一种向极具潜力的新建企业或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源于二战后的美国并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美国高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美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了高科技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进而带动了整个经济的繁荣。目前,美国有600多家专业风险投资公司,管理着超过50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是当今世界风险投资最为发达的国家,在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政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领域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结构性变革,被称之为“金融创新”。这股创新浪潮起源于美国,并随即蔓延到其他西方国家,在其影响下,我国随着经济金融深化性改革,也进行了程度不同的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0.
管理是20世纪崛起的文明成果,企业管理是20世纪的发明。今天,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新世纪轨道,管理已迅速成为世界性的文明。“世界各地都在研究管理、运用管理,除非不要经济发展,不要社会现代化,没有一个国家能超脱于这股管理的浪潮。”正如被誉为“管理学之父”的杜拉克(F·Drucker)所说:管理发展关系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前途走向。管理是最实际的艺术,他不仅需要系统的理论探讨,更需要能够直接显效于管理实践的科学方法。为了促进有中国特色管理学的研究,为了提升中国经济管理水平,以推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请您拨冗赐稿,献出您在管理上的绝招来。  相似文献   

11.
外国企业在美国投资融资的方法和途径孟长康(南京大学法学院)外国企业在美投资的利弊美国是全世界投资利润率相当高的国家,被有关国际权威研究机构排在1995年世界最具竞争力国家的首位。德国一家化工公司美国子公司总裁对于该公司到美国建厂列举过三大原因;其一,...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在经历了二战失败之后迅速崛起,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国。日本经济崛起的秘诀何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管理不但注重“硬”的方面,而且更注重“软”的方面。他们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企业全体职工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和忠诚度,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历史背景下,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创新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创新的机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互联网可以通过成本和人力资本的中介促进制造企业创新,即互联网能通过加速人力资本积累,降低交易成本和代理、治理成本,成为制造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拓展性分析中,制造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传统公司治理方式显著负向调节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从降低成本和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两个方面,解释互联网如何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为解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创新机制的“黑箱”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衡水市工业企业何以形成气候李金涛刘培斗衡水市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一景“八五”期间,衡水市工业企业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代管、兼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革逐步深化,成效显著;一批利税大户迅速崛起,构筑了新的工业框架;企业的整体规模日益扩大,经...  相似文献   

15.
战后戴明在日本倡导质量让日本工业迅速崛起,后美国设立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弘扬组织及企业的卓著业绩,让美国重塑霸主地位。现在质量的有了自己的标准,成为了企业共同的目标,也形成了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现代商战, 群雄竞逐, 纵横捭阖。1995年12月;在世界航运市场竞争高度白热化,各大航运公司纷纷开展货源争夺战的关键时期,承担为中远集团主力船队提供货源保证的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应运而生。短短四年多的时间。中通货运作为一家货代行业的“后来者”,依托COSCO的整体优势;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行动在白热化的中国货运市场上迅速叫响了“COSFRE”的企业品牌,奏响了一曲“后来居上”的昂扬乐章。 创新战略:天地无限宽 企业发展战略是关系到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否根据市场的竞争形势和走向制定并…  相似文献   

17.
以推出男子壮阳药“伟哥”享誉世界的美国辉瑞制药公司是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全球最大500家公司中崛起速度最快的企业之一,也是产品系列最为丰富的企业之一,蒸蒸日上的辉瑞公司甚至有可能超过大名鼎鼎的默克公司,成为制药业的第一巨头。你也许很想知道:究竟是...  相似文献   

18.
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是中国在科技体制创新方面的重要探索。根据中国“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实施过程中的现行做法和现存问题,总结了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在推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创新方面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并据此提出了资金支持科技专员与企业合作项目、设立科技专员集聚平台和服务载体、优化服务营造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良好氛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论坛》2005,(19):F0002
公司始建于1970年,是以化肥生产为主的国家中一型化工企业.河北省重点化肥生产企业。公司占地30万平方米,现有员1740人,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80余名.1992年以来,企业在市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技进步求发展,管理创新求效益”的发展战略,推动了企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树成  李实 《江南论坛》2000,(10):29-30
就美国已经发生的情况看,“新经济”的“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技术层面和微观层面来考察,新经济“新”在它是一个创新的“蜂聚”时期,一大批新兴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应运而生,迅速崛起。当前正在推动经济发展与增长的信息技术革命,主要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为主线(下一阶段的新技术革命可能是生物技术革命)。这一信息技术革命,首先经历了一个技术发展的长过程。在从二战结束时起,经过50年代、60年代,直到70年代的三十多年里,技术本身的发展尚未达到创新“蜂聚”的程度。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个人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