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违规的背后     
从某种意义上讲,商业银行是经营信誉的企业,一旦失去信誉,商业银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尤其是在一个讲究诚信和法治的社会。然而,事实上,很多银行都在做着一些损害自己信誉的事情,其中不乏一些大名鼎鼎。  相似文献   

2.
李志勇 《理财》2001,(8):43-43
近年来,商业银行违规经营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违规放贷,获取非法收入或造成损失。主要是通过高息放贷,银行按法定利率明收,而将高出法定利率的利息放在下属企业进行收取。这样的贷款,很难保证贷款质量,并且,吸收存款的银行必须无条件支付利息,极易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也为腐败分子侵吞国家资产创造了可乘之机。形成违规放贷的原因,一是银行受高息的诱惑,铤而走险进行违规经营,企业为了获取资金也愿意支付高息;二是一部分银行的负责人受利益驱使,瞒着组织擅自进行违规经营。   2.违规贴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风险防范成为中国银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确保依法舍规稳健经营是各商业银行的共识。近几年中国的各商业银行也逐渐加大了会计内部控常l的建设力度和对在职员工的金融法制法规宣传教育,但是目前在部分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实务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违规现象。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设置风险防线,完善内控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确保依法合规稳健经营是各商业银行的共识,近几年中国的各商业银行也逐渐加大了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设力度和对在职员工的金融法制法规宣传教育,但是目前在部分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实务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违规现象,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地设置风险防线,完善内控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因被欺骗而陷入法律诉讼泥淖的案件不断.2006年1月10日,深圳发展银行发布公告,公开了其与北大青鸟系之间的法律诉讼,引出一系列法律尴尬.虽然任何金融活动都可能引起相应风险,其后果是无法被绝对控制和避免的,但是,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应该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6.
2001年7月,央行在对沈阳四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检查中,发现这些单位竟擅自放宽条件,对一些企业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23.77亿元汇票给予承兑与贴现,致使5.1亿元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对此,央行给予了严厉的查处,并表明了央行坚持加大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的查处力度.  相似文献   

7.
当商业银行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信息披露数量小于政府按照市场效率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信息披露数量时,商业银行就产生了违规披露信息的动机,违规披露信息数量是两者的差额,是其违规披露信息的可能最大数量。但政府不会容许其存在,会通过提高执法严厉程度减少它,减少的最优数量决定于强制商业银行减少违规披露信息导致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这表明,剩余的违规信息披露数量是政府所容许的,是商业银行的最优违规信息披露数量。  相似文献   

8.
路广  邹燕 《现代金融》2006,(9):13-14
由于我国金融业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上市公司之间违规担保等严重问题的广泛存在,导致商业银行担保贷款存在着巨大风险,从前几年的德隆系事件、ST银广厦事件、新疆啤酒花事件等一系列上市公司违规担保事件的东窗事发,我们不难看出,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给信贷资金带来了极大威胁,如何防范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秦辉 《西南金融》2012,(3):74-75
近年来,我国基层保险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情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违规风险,有的还十分严重,对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本文对基层保险公司的违规风险进行剖析,提出了防范对策,即着重强调通过建立健全违规风险管理制度、完善违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违规风险管理责任、构建违规风险管理体系等有效识别和化解违规风险,并力求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6-2013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部分可观测Bivariate Probit模型来考察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违规(含违规倾向和违规稽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违规行为具有"诱发"效果,即公司所处行业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则公司的违规倾向越高,其违规行为被稽查的可能性却越低;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违规的"诱发"效果在经营违规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市场监管环境的改进对上述的"诱发"效果存在着一定的积极调节作用,但是整体上还有较大改进空间。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有效治理公司违规行为具有一定的政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方晔婷 《福建金融》2022,(11):69-74
文章以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前后的演变为基础,以违规关联交易常见监管处罚案由为分析出发点,归纳关联交易违规类型及问题表现,并结合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情况,探究违规关联交易的成因,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因被欺骗而陷入法律诉讼泥淖的案件不断。2006年1月10日,深圳发展银行发布公告,公开了其与北大青鸟系之间的法律诉讼,引出一系列法律尴尬。虽然任何金融活动都可能引起相应风险,其后果是无法被绝对控制和避免的,但是,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应该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3.
杨景芳  李通理 《山西金融》2003,(12):96-96,98
当前,一些基层金融机构受提高经营业绩、完成考核指标诸因素驱使,采取新的违规手段经营,不仅冲击了良好的金融秩序,而且埋下了经营风险隐患,亟待采取措施予以监管和治理。  相似文献   

14.
1.违规越权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按照现行授信业务转授权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下级分支行各类新增贷款业务若超授权须经上级行尽职调查并由风险评审委员会评审,由于银行承兑汇票已纳入统一授信管理,因此超权限的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需报上级行审批。实际执行中,为扩大经营,许多商业银行在资金敞口部分已超授权的情况下不报上级行审批,直接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增加银行承兑风险。  相似文献   

15.
贷款用途违规问题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相当突出,近三年有关商业银行贷款用途违规的行政处罚案在贷前调查、贷款发放和贷后管理环节都有所体现.金融监管部门之所以对贷款用途进行严格监管主要是因为贷款用途违规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它严重误导了国家宏观政策的贯彻执行,又是高利贷、洗钱、欺诈、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滋生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贷款违规问题背后有着复杂的宏观与微观方面的原因,需要从借款人、商业银行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等三方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据此,要切实防范贷款违规的金融风险、从源头遏制金融违法犯罪,应真正追究借款人有关贷款用途的违约责任,商业银行要重整对借款人贷款用途的实质性调查、审核和管理流程,金融监管部门应及时更新有关贷款用途监管的理念、制度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一)《商业银行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商业银行有本办法第七十三条至七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应当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两条规定有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提出,保护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然而,随着征信知识的普及,个人信用报告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经济"身份证",金融机构违规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事件时常发生,个人信用信息外泄的案件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案例剖析,全面分析商业银行违规查询个人信用信息的主要原因,并借鉴国外相关监管经验,然后从基层央行监管视角下提出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保护个人信用信息。  相似文献   

18.
村夫 《中国保险》2003,(12):16-18
80年代恢复国内保险以来,保险业的发展很快,全国保费年均增长30.8%,2002年达到44.7%.在保险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保险市场的违规违纪行为还普遍存在,违规的手法也在不断"更新",这不仅制约了保险业的稳步发展,而且严重损害了保险业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9.
徐翔 《时代金融》2013,(29):165-166
各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存贷比考核,银行员工为了应对绩效考核以及监管力度的不够,导致出现了严重破坏金融秩序的违规吸储现象。对此,各银行应合理分配任务,改变考核方式,以优质服务吸引存款,监管当局也应进行宣传教育并加大处罚力度,彻底封查违规吸储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违规成本与违规收益金融监管低效原因分析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徐诺金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基本目标的经济利益主体,其行为决策准则就是在成本最小化约束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由于金融企业和其他工商企业一样,也是通过向社会提供金融商品获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