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可持续性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现状分析 ,认为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仍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矿产资源消耗严重 ,生产技术水平不高 ,管理工作跟不上。文章认为青海矿产资源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提高技术科技含量 ,加大执法力度 ,管理制度创新 ,加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矿业在青海省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矿产资源和矿山企业产能闲置;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较高的资源耗费支撑着较低的经济增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下等存在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作者围绕着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青海省矿产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青海是一个资源型省份,矿业在青海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柴达木盆地的盐类矿产和几个著名的大型矿床(田),具有其明显的资源优势。青海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开发矿产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矿产品深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是资源大省,要加快青海省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资源优势。而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离不开一支素质精良、规模适度、知识技能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文章结合对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领会,介绍了青海省有色地勘局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并提出了今后加强人才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突出,绿色矿业发展势在必行。基于对青海省绿色矿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青海省绿色矿业发展的问题有:早期环境破坏严重,生态脆弱难以恢复;矿产循环与综合利用水平低,支撑政策不完善;资本投入不足,高水平人才缺乏;矿企成本高、利润低,绿色转型意愿不强。政策建议:(1)健全绿色矿业法律体系,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管;(2)引入第三方评定,建立综合利用数据库;(3)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破循环经济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盐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盐湖矿产资源的概况、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在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如综合利用程度低、技术不成熟、环境污染、管理混乱等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六项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青海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的资源型矿业省份,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在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进一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战略研究对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青海省能源资源、重要金属矿产资源、盐湖资源、地下水资源等方面的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物质流视角看,出口工业制成品相当于"出口"矿产资源。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2017年净出口3万亿元的涉矿工业制成品。大量矿产资源通过这些产品流向国外。这导致了我国较高的矿产资源消耗量、较高的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以及较高的矿产资源供应风险。以铜铝两种矿产资源为例,我国有一半以上的铜和五分之一以上的铝通过国际贸易间接转移到其他国家,出口转移份额大,但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保障矿产资源安全是确保我国产业体系平稳运转的关键,需从全产业链构建矿产资源安全体系,加强国内矿产资源的有效供应。  相似文献   

9.
青海南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南部地区是青海省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滞后的地区,矿产脊源开发是促进该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该区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的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巨大,但目前勘查程度和开发利用程度均较低,近期应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支持,加强矿产资源前期勘查和基础设施建设,尽快编制青南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在资源开发中应以附加值高的矿种为主,坚持规模开发和集约利用,适当延长矿产品加工产业链,并做好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矿产资源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前,基本上靠获取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来维持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进入工业社会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