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新时期发展困境的基础上,阐释了儒学理论的实效性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启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表述需要生活化;培育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者和践行者;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民间人文传统的交融.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作为传统文化义理核心的儒学在现代社会陷入自身文化带断裂和共时态文化生态紊乱的文化现代性危机。儒学必须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才能继续担负传承民族文化血脉的重任。面对现实和未来,儒学应当从现代化建设的宏观视野中开拓外部生存空间,从理念到理论乃至实践优化内部整体逻辑结构,主动自觉地服务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目标,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中国思维和中国话语,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我转化和自我进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了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入手,科学分析其内涵,最后对其当代启示作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连年快速增长,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采取果断措施,加速我国从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  相似文献   

5.
基于历史上对儒家文化的两种对立的认识,分析儒家思想中的部分合理成分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相通之处,从而可以说明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可以互通有无。儒学中的合理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传统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地位日渐式微,且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其虽饱涵文化价值却活力不佳。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以创新传统儒学为例,分析并了解利用马克主义创新理论进行文化创新的目的、基础、动力,明确了创新手段和创新对象,提出将儒学创新成果进行本土化实践的实践方法和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对于我们当前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最为直接的理论概括,其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表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为其实现中国化提供重要资政,鲜活的民族语言风格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实事求是更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学风.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才使得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实现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决定的.本文从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上入手,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和思想道德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的关系等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渊源,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丰富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独特的方式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生态批判,并勾勒出生态社会主义的美好设想.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文化和科技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根源及解决途径的探索必然会为我国生态问题的解决带来一些启示,因此将其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生态问题结合,能够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肖贵清 《乡镇经济》2010,1(1):24-2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相互区别,又具有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这一过程的逻辑结果,二者相互依存、双向互动,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结合,又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儒家文化以"价值观"为主体和核心,强调"利"服从"义"之价值原则,追求"内圣外王"之理想人格。《讲话》通常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思想范本,而这种"中国化"实质就是"儒学化"。而在中国传统文艺道统分崩离析的语境里,《讲话》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意识形态纲领,根本上说就是中国新文艺道统建构的一次伟大尝试。而《纪要》作为激进道德主义文艺话语的范本,则标志着这一道统建构由于"陷入"了道德乌托邦与革命乌托邦所营构的话语漩涡中而出现了脱轨与反转。因此,回顾和反思《讲话》《纪要》,就是从根本上重建和延续"马克思主义儒学化"文艺思想这一道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结合”的国际背景分析,认为“第一次结合”是在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为时代主题,共产国际和十月革命道路给中国革命的实践带来了双重影响的条件下展开的;“第二次结合”则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向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的转变中,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影响与国际形势变化的积极回应.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必须科学把握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结合”的国际条件分析得出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主义因素,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允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情况下有限制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论述过的理论问题。本文在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设想和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17.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既决定了中国文化的走向又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关于两者的结合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的精神财富,理所当然应受世界各国人民接受,中国的一些仁人志士,一直在寻求强国富民的路子,从新民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其形成的著名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只有在总体和全面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脉络,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在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情况下得到全面、协调、健康和稳定的发展.才能使中国人民在精神层面上能达到应有的自觉。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语境下,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传入之日和其在中国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与儒学的关系或者说与儒学的融通问题成为无法回避的重大议题。儒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教化思想和价值理念至今依旧熠熠生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借鉴资源。而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和指导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面对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通问题,思考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另一方面能够以科学的态度辩证地对待儒学,丰富教育资源。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这一问题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并彰显中国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付霞 《发展》2011,(6):82-8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发展道路.从总体上看,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历史传统与时代特色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发展道路的统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