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经济》2007,(5):1-1
最近,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专题部署了一小时经济圈发展战略。重庆建设一小时经济圈,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通过打造城市群、构筑经济高地、大幅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项目动态     
《中国招标》2008,(14):5-7
重庆:拟投资7312亿建设"一小时经济圈"重庆市府常务会议3月20日审议通过《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规划指出,"一小时经济圈"将建设411个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7312亿元。专家称",这标志着重庆大都市建设开始提速。"  相似文献   

3.
苏伟 《今日重庆》2007,(3):34-37
重庆计划用15年时间打造“1小时经济圈”。“1小时经济圈”是指以重庆主城为核心,在交通1小时可通达的范围内,打造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规模经济和具备竞争优势的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按照初步构想,“1小时经济圈”主要包括主城九区,以及潼南、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双桥、璧山、江津、綦江、万盛、南川、涪陵、长寿等共23个区县。  相似文献   

4.
6月1日,由中国中冶所属中冶建工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的重庆南川区商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会议展览中心、成人教育培训中心、传媒中心和市民广场工程正式开工。重庆南川区位于重庆直辖市南部,距离重庆主城区约60公里,在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南川区“五中心一广场”工程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79.8亩,总建设规模29.37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谷继建 《特区经济》2007,226(11):211-213
根据恩格斯著名的"历史合力论"思想,结合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和实施,同时借鉴东西方早期高熵经济发展策略带来的社会问题,以戈特曼的"大都市连绵带"为理论起点,探索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和城乡统筹发展必然走低熵经济战略路线,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足以使中国重现"中华帝国"风采。  相似文献   

6.
直辖10周年之际,为实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发展战略,重庆市政府作出了通过打造城市群,构筑经济高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决策——建设重庆"1小时经济圈"。这一决策,为地处重庆西端的潼南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经济发展历史机遇。潼南县以特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乘势而为,抢占先机,快速赶上"1小时经济圈"发展"快车"。  相似文献   

7.
杨晓云 《今日重庆》2010,(12):124-125
2010年,重庆旅游是可喜可贺的一年,1-9月首次实现旅游人数破亿大关,创旅游收入676亿元,重庆旅游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市旅游局围绕一圈两翼战略部署提出“一心两带”发展目标,打造以“一小时经济圈”为西部旅游集散中心,把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分别打造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民俗生态旅游带”。  相似文献   

8.
正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既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机遇,更是各显神通的发展舞台。地处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联接点的垫江如何发力?答案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棋局中,找准新坐标、探索新路径、对接新资源,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转换成融入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9.
新闻摘要     
《今日重庆》2007,(1):6-7
全球最大商业地产公司入渝;广电集团投资25亿大足石刻建拍戏基地;汪洋:用15年打造重庆1小时经济圈;王鸿举在重庆创意产业基地调研;汪洋在武隆县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10.
打造"一小时经济圈",促进城多一体共同发展,加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力度,确保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使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为一体的重庆成为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相似文献   

11.
去年底,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广深段暨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岑溪至茂名铁路开工,意味着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到2020年,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九个城市可在一小时内互相通达。而在此之前,经过两年的努力,广东高州市基本建成了一条全长230公里,形成了一个“内环绕高城,外辐射边远农村”的“230经济圈”,为其与大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接轨,做好了准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2009年7月9日下午,重庆金源大饭店,主题为“激发民间活力,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2009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气氛热烈,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知名民营企业家齐聚重庆,为“西三角”经济圈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3.
<正>3月22日至24日,驻渝蓉总领事馆及经贸促进机构走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站)活动在渝成功举办。由重庆市商务委、四川省商务厅共同主办,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四川省商务发展事务中心承办,以“走进重庆渝来愈好”为主题,邀请驻渝蓉总领事馆、经贸促进机构实地考察重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情况和成就,举办两地机构交流座谈会,探寻新时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4.
《重庆经济》2007,(8):F0003-F0003
7月2日□ 市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送审稿)》。 7月5日□ 重庆化医控股集团与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技术株式会社合资年产85万吨甲醇项目获国家核准。  相似文献   

15.
2013年9月,随着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科学划分五大功能区域,铜梁作为重从“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区域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承接点,被确立为城市发展新区。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面对新的功能划分与发展环境,铜梁紧扣打造重庆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极、文化旅游城市、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渝西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不能回避并且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渝北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打造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强势增长极,率先在重庆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互动共荣、南北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的迫切需要。统筹渝北城乡发展,既是战略性任务,更是当务之重、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今日重庆》2012,(Z1):116-117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重庆市人大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作出了撤销万盛区、綦江县,设立綦江区的重大决策。新綦江,新使命。在重庆的经济版图上,綦江区位于"—小时经济圈"内,处于主城二环、三环之间,是重庆向大西南特别是黔北地区集聚辐射的重  相似文献   

18.
《西部论丛》2008,(9):4-4
江津市是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六个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之一,同时也是重庆规划建设的“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区。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更为江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在这块充满竞争与激情的土地上,中国建设银行重庆江津支行秉承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服务社会大众的神圣使命,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大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力度,改进服务手段、改善服务设施、发扬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实现建行与广大客户和地方经济建设共同发展的目标。截至2008年5月31日,支行一般性存款16.6亿元,实现利润1164万元。  相似文献   

19.
近日,市委、市政府在永川召开建设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专题会议,对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314”总体部署,着眼构建全市“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启动和加快推进一小时经济圈建设,努力开创全市建设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直辖10周年之际,为实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发展战略,重庆市政府作出了通过打造城市群,构筑经济高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决策--建设重庆"1小时经济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