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声音     
《金融博览》2020,(8):11-11
“目前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中方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挥全球金融安全网的中心作用,促进国际协调应对疫情冲击,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3月27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召开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视频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讨论各国对新冠疫情的政策应对以及IMF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议题时,做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2.
王静 《新金融》2023,(7):60-65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创新改变了供应链企业及其生态系统的商业模式,其本质是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强基赋能。本文以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创新为研究视角,梳理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创新“数实联动+二维驱动”发展模式,并深入分析实践案例,围绕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能力建设、机制建设两个方面,具体提出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建设路径。本研究有助于推动实现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及其国际影响力,持续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4.
新冠疫情暴发引发全球供应链断裂的巨大风险。本文以新冠疫情对上市公司供应商和客户所处疫情风险为切入点,分别从供应链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供应链稳定性三个维度考察新冠疫情导致供应链断裂带来的资本市场冲击。研究发现:(1)新冠疫情对供应链核心企业总体上造成显著负面市场影响;(2)从上市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所在地区暴露于疫情的程度来看,供应商和客户所在地区的风险暴露程度越高,核心企业有更为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3)从供应链稳定性看,客户稳定性更高的公司受疫情负面冲击更大,但当客户疫情暴露程度越高时,则能缓解核心企业风险。进一步分析表明,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因客户疫情风险引发的市场负面影响更小;当上下游供应链处在疫情风险较高的地区时,核心企业会调整商业信用配置,从而缓解供应链上下游的疫情压力。本文丰富了宏观经济事件与微观企业行为的互动研究。  相似文献   

5.
权威声音     
《中国金融》2021,(3):3-3
国家主席习近平2021年1月25日在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时表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既要4巴握当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支持,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阴影,更要放眼未来,下决心推动世界经济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使世界经济走上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徐奇渊 《金融论坛》2021,26(8):3-7,38
本文分析全球产业链重塑,将中美冲突作为一条主线,疫情冲击、数字化、绿色化作为三条辅线,得出以下结论:(1)数字时代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冲突具有特殊复杂性.(2)全球产业链重塑将呈多元化、数字化、绿色化.(3)中国产业链的全球影响力和脆弱性并存.(4)美国应对产业链悖论的策略值得重视.(5)中美共同提高关税排除率具有一定可...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受新冠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受到了一定制约,很多中小微企业出现了资金链紧张、库存增加、账期延长等问题,供应链金融是当前形势下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探析供应链金融的当前形势、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与极端气候事件都存在严重的负外部性,二者的内在一致性提高了人们对气候相关风险的重视程度。疫情蔓延对气候相关风险的影响以中长期为主、短期为辅。短期内,在减排降污的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可能迫使环保部门放松执法力度,削弱金融机构应对气候相关风险的意愿与能力。中长期,低碳转型路径不确定性增大,转型风险升高,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次生冲击。另外,疫情下的经济刺激政策可能会制约中央银行应对气候相关风险的能力。未来各国应在经济复苏计划中加入对气候因素的考量;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应重视对“气候+疫情”双重风险的前瞻性应对,防止金融动荡;合理把握疫情应对政策的退出时机、路径与节奏;夯实绿色标准制定、环境信息披露、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等基础性工作,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以政策性金融支持稳外贸稳住外贸基本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多国暴发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持续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进出口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调节作用,不断加大资金供给和政策保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完善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宏观审慎政策不仅要在风险积累时坚定稳妥收紧,而且要在风险显性化时及时有效放松,已有研究多聚焦前者,针对后者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后者对于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同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宏观审慎政策宽松的内涵、作用机理和制约因素,梳理了新冠疫情前及疫情期间宏观审慎政策宽松的国际实践,并基于66国数据采用计量模型科学评估了政策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宽松的有益经验,分析了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可通过稳定信贷市场、保障金融运行、引导正向预期、产生外部性等传导渠道实现政策目标,但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总体看,疫情期间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宽松显著缓解了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压力和金融压力,其中,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的宽松效果相对突出;有效积累缓冲、保障缓冲释放、把握好政策尺度是提高宏观审慎政策宽松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探索开展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实践,但还存在政策潜力有待释放、政策工具箱仍需丰富完善、政策视野需要向非银金融部门延伸、政策应对非传统风险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我国...  相似文献   

12.
13.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我国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风险挑战的准备.这个准备就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4.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不可避免地正在并将较长一段时间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较大冲击,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一系列问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要争取宝贵的窗口期,全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产业链安全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探索供应链金融生态如何赋能产业链韧性以应对复杂形势,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国内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供应链金融生态影响产业链韧性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1)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共生水平对产业链韧性具有正效应;(2)供应链金融生态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但分维度效果存在区域差异,具体表现为对东中部创新能力作用更明显,对西部产业多样化提升更显著;(3)进一步空间效应分解发现,供应链金融生态中信息流系统的溢出效应更强,物流与外部环境系统的直接效应更明显,资金流系统则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为推动产业链向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应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增强韧性,关注供应链金融生态的均衡与共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家》2020,(4):12-12
2020年4月15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金融委各成员及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认真研判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活力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这次也一样!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无数英雄冲锋在抗疫一线:有守护生命的医务人员;有昼夜不停打造生命之舱的建设者;有维护社会稳定、为居家隔离者提供服务的社区工作者,也有以金融之力护航这座城市的银行人。  相似文献   

18.
从长周期视角看,数字经济正在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根本变革,也正在重构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在重构经济金融发展的底层逻辑。新经济需要新思维。金融业应主动作为,助力巩固和提升我国数字经济的全球领先地位,本文就此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疫情控制的差距,以及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差异,2020年新兴市场货币走势反弹后出现分化。展望2021年,宽松的美元环境依然在总体上利好新兴经济体,新兴市场货币总体上可能前高后低,具有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要地位的东亚地区货币会表现最好,而在疫情之前就已面临巨大债务压力的拉美地区可能再次面临压力。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稳就业;要求加快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有效补短板惠民生。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必须把稳就业放在首位。一要根据疫情持续向好态势,在保持必要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取消妨碍复工复产的不合理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