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发展阶段,金融工作应担负起新的职责使命,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商业银行零售金融应通过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赋能,全力提升普惠金融、消费金融、财富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荣蓉  白琳 《中国外汇》2020,(8):49-51
要鼓励传统银行在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更好地创新发展、更好地协同监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以构建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传统银行与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碰撞出了“开放银行”的火花,银行则借此不断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银行如何通过科技赋能、构建开放生态来应对新一波的冲击和挑战,我国如何进一步探索未来开放银行的发展路径,成为当下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强调,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守为民初心、切实履行服务实体经济使命,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共同富裕贡献金融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锚定新的赛道,以数字化转型带动业务模式、服务流程的变革,运用“金融科技+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主动布局场景金融,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精准性。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金融承担着深化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以下简称“苏州工行”)锚定新的赛道,以数字化转型带动业务模式、服务流程的变革,运用“金融科技+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主动布局场景金融,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精准性。  相似文献   

5.
戴艳艳 《金融博览》2021,(23):50-5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机构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但是,我国不同类型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起步和进度不平衡,地方银行总体上仍处于信息化阶段或信息化向数字化迈进的初级阶段,亟须明晰战略,克服困难,奋起直追.  相似文献   

6.
<正>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在深入推动“数字工行(D-ICBC)”集团数字化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以下简称“辽宁工行”)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金融科技为驱动引擎,以创新机制为内生动力,结合本地东北振兴和沈阳国家级中心城市建设的有利形势,积极践行“科技驱动、价值创造”的工作理念,大力开展区域特色创新和客户营销支持,力求更好地服务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自身资源禀赋,辽宁工行锚定“以客户为中心,提升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7.
<正>数字经济建设已经成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发展将深刻改变金融行业竞争格局,中小银行必须牢牢把握数字经济的机遇,顺势而为,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建设已经成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初,人民银行及银保监会先后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与《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指导和推动金融行业全面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发展将深刻改变金融行业竞争格局,中小银行必须牢牢把握数字经济的机遇,顺势而为,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然而,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8.
郝毅  白洁 《中国金融》2022,(S1):94-9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政策部署加速推进。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加快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2021年初,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如何夯实数字化能力,让数字化成为裂变式增长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我国数字化战略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统筹下以及《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的指引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迎来了战略机遇期,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在商业银行数字化浪潮下,零售金融无疑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过去是“突破口”,现在是“主战场”。可以说,数字化这一全新变量的深度融入为零售金融发展增加了新动能,按下了加速键,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党的二十大对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商银行党委高度重视,要求全行持续、深入推进“数字工行”建设。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积极响应号召,于2022年全面开启了数字化转型,力求通过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高效率、提升体验,构建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工商银行将启动信息化银行建设,努力实现从银行信息化向信息化银行的转变。为此,工商银行科技工作将继续紧密围绕全行经营转型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各项科技工作,更好地为工商银行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刘隽 《银行家》2022,(5):112-113
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颁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同时还明确提出要“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可见,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从行业微观层面上升到宏观战略层面,从被动转型阶段演化到主动求变阶段。  相似文献   

13.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金融机构纷纷开启数字化“答卷”,重塑金融业生态和竞争格局。2021年,中国银行紧跟时代步伐,深度融入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推进集团全面数字化转型,科学制定了“数字中银+”金融科技规划并全面推进实施,在金融科技治理、企业级架构建设、数字金融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2年,中国银行将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紧密围绕既定部署,培育新动能,以重点突破带动数字化转型整体提升,为集团业务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成为深化变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规划提出,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在制度创新激励与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如何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竞争新优势、治理新模式、发展新范式,是金融机构的必答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伴随数字化转型不断重塑金融服务模式,新时期金融安保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尤其对于银行机构来说,其安保工作往往还具有安全性要求高、设备分布广泛、环境复杂、事故影响恶劣等诸多特点。数字时代,采用“科技强安”方式推动金融安防数字化转型,既是金融机构应对安保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安保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十四五”规划提出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给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产业变革的主旋律,金融机构纷纷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加速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为金融创新发展构筑了广阔舞台。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助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银行业纷纷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加快推动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向智能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数字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金融科技运用不断深化,数字银行、手机银行广泛普及,包括数字资产、数字货币、线上交易在内的数字金融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是科技发展、时代进步和适应市场环境的必然要求。研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最新实践,剖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针对性建议,对于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改革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提升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是商业银行下一阶段转型发展的重点.对公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深水区,也是商业银行巩固和提升对公业务优势、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石光乾 《金融与经济》2023,(9):17-25+37
随着ICO、大数据征信、量子计算、数字货币等新兴金融场景广泛应用,其所蕴含的技术应用风险加速助推金融监管数智化转型。然而,当前金融数字化转型面临着如何突破数字金融瓶颈、如何匹配技术金融场景应用、如何实现向数据决策型监管转变、如何应对“三流”集中演变风险等诸多新难题和新挑战。为防控新技术应用、新业务模式、新产品服务衍生的数字金融业态供给风险,应考察数字金融的发展和监管现状,明晰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在机理,革新“数智化”监管理念和范式,并结合业务转型的本质和具体要求,系统构建前瞻性、专业性和穿透性的数智化监管规则及其治理体系,以提升金融数字化监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和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