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彩》2014,(5):8-9
"国家办教育既浪费资源又低效。"--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敏洪4月21日,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敏洪在桌活动上表示,1949年以后的中国教育由国家“一统天下”,导致中国的教育质量一直很难提升。民办教育一直“被歧视”,致使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两条腿走路”的健康机制始终无法建立。“国家办教育不是好方法,既浪费资源又低效,应该认真思考让民间办教育。”俞敏洪说。  相似文献   

2.
谭强 《商界》2005,(1):20-23
“箍桶匠”俞敏洪殚精竭虑,依然没能箍住新东方精英高层这只“木桶”。新东方高层流失的基因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常常会问,创业家的成功法则是什么?我告诉大家一个成功法则:能够找到一个俞敏洪这样的人为你打工,找到俞敏洪这样的人做你的合伙人。我是1996年回到新东方的,王强也回来了,三驾马车各有分工,各有专长,最后就做成了现在的新东方。我想分享一个重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份以来,《中国合伙人》热映,大家对故事原型俞敏洪和新东方的关注达到一个高点。剧中新梦想上市解决了合伙人间的冲突,实际中,上市后的新东方又是什么样的呢?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先生,为大家剖析上市后的新东方在品牌、管理方面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5.
“我们生命的起点由不得你选择出生在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如果你生在贫困家庭,你不能说老爸给我收回去,我不想在这里待着。但是我们生命的终点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  相似文献   

6.
《创业家》2011,(8):60-60
很多人常常会问,创业家的成功法则是什么?我告诉大家一个成功法则:能够找到一个俞敏洪这样的人为你打工,找到俞敏洪这样的人做你的合伙人。我是1996年回到新东方的,王强也回来了,三驾马车各有分工,各有专长,最后就做成了现在的新东方。我想分享一个重要的东西给大家: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大家可以说是团队精神,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团队精神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没有较量、没有冲突,团队精神恰恰在于经过激烈的、有规范的、有程序的过程,企业一步一步往前走。  相似文献   

7.
是出国潮带动了英语热.是英语考级成就了新东方,是俞敏洪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中国培训产业平地一声雷.因为业绩突出成功海外上市.因为上市成功不仅使俞敏洪成为中国“教师首富”.而且使新东方似乎从此天下太平.再无纷扰了。  相似文献   

8.
俞敏虹 《商界名家》2006,(12):99-99
2006年9月7日,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机构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民办教育机构,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其历史悠久和监管严格著称,中国民营企业由于公司治理不完善很难在纽交所上市。北京的一所普通培训学校是如何在纽交所上市的?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说:“新东方能走到今天实际上它的结构一直在变,结构不变的话是不能适应发展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光彩》2017,(3)
企业的发展要平衡好三大块儿——权力、利益和人情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是新东方创办者俞敏洪写给年轻人的八堂创业课.他希望通过分享自己不同阶段的创业心态,让年轻的创业者明白,只有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才可能获得成功. 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人 俞敏洪认为,要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用不同的人.比如,新东方创立伊始,俞敏洪并没有请王强、徐小平回国帮他.那时,俞敏洪还无法领导他们,也付不起让他们满意的薪水.  相似文献   

10.
俞敏洪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每年培训学生15万人,堪称中国民办教育史上的奇观。他身边聚集着一批从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他们给中国的外语教育带来了一场“学习的革命”,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百万家产。“新东方”的双赢奇迹给民办学校的教育产业化带来了诸多希望。  相似文献   

11.
2004,中国十大缩水品牌之——新东方抽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号称中国“教育神话”的新东方集团从2001年起就频出事端,到2004,年集团总裁、副董事长、北京新东方学校第二任校长、人称“中国雅思第一人”的胡敏出走,另立山头,新东方高层已经四分五裂,第一老板俞敏洪几成孤家寡人。有人喻言:新东方犹如一个患抽筋症的病者,每抽一次就要抖落一身肉,其“新东方”品牌也就在这抖落中严重缩水。  相似文献   

12.
王强 《创业家》2014,(11):112-114
2014年10月23日下午,黑马导师王强在黑马成长营十期开营模块中,就新东方如何从14平方米的违章建筑起步,渐趋成长为在纽交所上市的第14家中国企业的故事,为众多创业“黑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干货分享。以下为王强的演讲:从新东方上市到2011年,我一共投了六个项目,现在没有一个死掉,这是我的幸运。今天我跟大家分享做企业那点事儿,要先从新东方说起。未来新东方会不会失败,  相似文献   

13.
观点     
《光彩》2014,(5)
正"国家办教育既浪费资源又低效。"——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敏洪4月21日,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敏洪在某活动上表示,1949年以后的中国教育由国家"一统天下",导致中国的教育质量一直很难提升。民办教育一直"被歧视",致使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两条腿走路"的健康机制始终无法建立。"国家办教育不是好方法,既浪费资源又低效,应该认真思考让民间办教育。"俞敏洪说。【背景分析】2008年2月,教育部出台《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俗称"26号令"),为独立学院规范发展制定了路线图:5年过渡期内必须资产过户,引入民间资本,通过自身努力来面对市场竞争。但由于"26号令"设置了过多准入门槛与法律责任,目前全国315所独立学院中只有23所申请转设为独立民办本科高校,另有8所独立学院进入转设考察、公示期。为此,教育部又把独立学院规范验收的最后期限延迟到2016年。  相似文献   

14.
叶静 《创业家》2010,(9):76-77
像一面镜子,做教育的总会来新东方来照一照。新东方上市前1个月,万学教育成立;新东方上市后1个月,万学教育拿到了天使投资。新东方初期是俞敏洪和他的北大班底,万学教育是张锐和他的人大班底;新东方成立12年,营收达  相似文献   

15.
白勇 《商界》2008,(1):14-20
许多人见到他,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位瘦弱高桃,面容憔悴,长着一双浮肿眼睛的男人,就是制造了“新东方神话”的俞敏洪?他就是那个入选《亚洲周刊》“21世纪影响中国社会的10位人物”、《中国青年》“21世纪影响中国社会的100位人物”,中国千百万青年人心目中的“平民英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俞敏洪 《浙商》2010,(7):I0026-I0029
“新东方的口号已经变成了‘拿美国人的钱,办中国人的教育,同时削弱美国人的经济实力’。喊出这一张扬口号的俞敏洪,以温情的方式向员工说出了职场最重要的五句话。”  相似文献   

17.
《商》2012,(11):10-10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说,他的人生分四阶段:农村生活18年,北大生活11年,下海做培训和新东方21年,新东方还要继续做下去。同时他要筹划人生的  相似文献   

18.
微博     
《光彩》2011,(7):1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参加JPMorgan年会和几个华尔街大基金经理谈中国互联网公司IPO现象。他们最大的担心是财务造假——这使他们很困惑。我说绝大部分公司还是好公司,讲诚信、有很好前景的,造假的公司是少数。不过我们的互联网IPO不仅有估值泡沫担心,更可怕的是信任危机。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有人问我面对公司复杂的人际关系怎么  相似文献   

19.
倪轶容 《浙商》2009,(21):40-42
他有着传奇般的创业经历。他创办了中国最著名的民间教育机构,并将其送到纽约证券交易昕上了市;他频繁地登上各种杂志的封面,其商业上的成功让他被一些媒体称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商业领袖之一;他和他的伙伴都是些魅力十足的家伙,每年春天,他们都会像一支摇滚乐队那样,出没在中国内地的各个高校巡回演讲。他就是新东方的“精神领袖”、“留学教父”俞敏洪。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教育界,俞敏洪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高考数次落榜,他不气馁,复读时他还要开拖拉机、干农活,终于在第三次高考时一举考取北大西文系;毕业后,同学们纷纷出国,他却失败了几次;他沉寂了7年,在北大教书,也思考了7年。1991年,他勇敢地抛弃了铁饭碗,1993年,他拎着糨糊桶在海淀的大街小巷到处张贴他的托福培训广告,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几年后,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目前,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近20万人次,70%的中国留学生是从新东方走出去的。俞敏洪笑着对记者说,他经常到北美的一些大学考察访问,每次当他到附近的中餐馆就餐时,刚一落座,就会有几十个人站起来,同时称呼他"俞校长"。这让他有一份发自内心的自豪。作为中国教育产业化的一面旗帜,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新东方品牌的构建更多地得益于俞敏洪事必躬亲和个性的展现。但俞敏洪亦坦言,在新时期,新东方品牌的发展需要更多理性的智力支持。让我们一起走近俞敏洪,解读新东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