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阶段性成果。WTO将促使各国政府放宽经济的管制,同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而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与劳动力这两个生产要素的供给增长,于是各国政府为了发展本国经济,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国际上流动的资本和劳动力。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运用税收政策,从而形成了各国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我国加入WTO后势必受到国际税收竞争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地原则的影响下,增值税税收过程中,消费低可能会向征收地转移。本文主要研究了财政压力、税收转移与增值税分成,在现有征收模式下,我国增值税税收财政压力大的地区不断向压力小的地区转移,形成马太效应。社会性支出存在负向强化问题,财政自给率存在正向强化问题,以人口为分成基数,可以符合流转税的性质和要求,才可以有效分担地区间财政压力,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4.
李建军  吴懿 《财贸经济》2021,42(9):5-19
作为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维度,税收分成是观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视角.本文基于2016年的增值税分成改革,构造了强度DID模型,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增值税分成改革产生的财政激励对制造业企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使地方政府发展制造业的财政收益提高,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活力;增值税分成产生的财政激励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激发了企业活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增值税分成改革对企业活力的促进作用,对创新驱动型企业、位于财政自给率更高地区的企业效应更大.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税收分成激励理论方面的文献,同时对于优化政府促进企业发展的方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政策价值.  相似文献   

5.
1994-2011年间,因应中央对省级政府的分税制改革及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各省省以下财政体制也进行了丰富的调整,其重点之一即是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分成安排.增值税与营业税明显差别的税收分成安排及与相应产业的对应关系,会对地方政府产生不同的财政激励效应,进而影响不同产业规模及结构的变化.本文在财政激励方法指导下,研究了增值税和营业税分成激励的产业效应,并利用1994-2011年间全国地市级政府的税收分成数据对其对应产业的规模及结构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相比增值税,营业税的高分成激励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抑制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两税的分成差别显著影响了两个产业的结构变化.进一步,地方政府重点选择土地财政行业来实现营业税的高分成利益.  相似文献   

6.
税收优惠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协调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由此产生的“税收洼地”也为企业通过异地投资进行避税提供了条件。本文利用手工整理的2008—2016年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数据,研究发现:(1)适用低税率的异地子公司会提高母公司避税程度,且这一效应主要是由享受区域性税收优惠的低税率子公司所驱动的;(2)低税率异地子公司的利润水平明显偏高,母子公司适用税率差越大,子公司利润越高于本地其他企业,母公司关联销售是实现利润转移的重要机制;(3)异地投资的避税效应受子公司特征影响,高单位资产利润率和服务业子公司更容易帮助母公司避税。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当前的税收优惠和纳税申报制度下,区域性税收优惠会异化为企业异地投资避税的工具,这为理解集团企业跨地区投资的避税动机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避税行为和转变区域政策实施思路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各种经济成份在政策上应一视同仁,消除对不同所有制经济成份的差别待遇和对非公有经济在法律地位、社会身份、价格、税收、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差异.个体、私营经济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个体、私营经济需要大力发展,应当积极抓好个体、私营经济的税收征管工作.大量实践表明:税收管理工作能否得到加强,无疑会对个体、私  相似文献   

8.
“税收与保税区发展”研讨会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波 《沿海经贸》2000,(9):10-11,14
  相似文献   

9.
基于税收公平原则探讨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洪 《现代商业》2008,(14):144-145
近年面对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中国现状,如何通过改革个人所得税促进社会公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阐述了现代税收公平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制度公平、税率设计、费用扣除标准、税基、征管效率方面的扭曲,并针对上述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观念的更新,税收筹划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一些人把偷逃税、避税等行为等同于税务筹划,针对目前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方面的具体情况,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必要建立起与新的税收征管体制相匹配的税收筹划管理体系,因此,提出了税收征管筹划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过程中所呈现的完全信息特征,构建了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多阶段激励机制模型。通过最优化一阶条件分别求解员工风险中性与风险规避时的最优激励机制,并分析最优激励机制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过程中企业设计强制合同,帕累托最优合同可以实现,当员工为风险中性时,员工承担全部风险;当员工为风险规避时,员工不承担风险。  相似文献   

12.
论企业税收筹划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务筹划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和会计的管理水平。税务筹划的基本特征具有合法性、事先性、时效性。在现有税制框架内,纳税筹划有再造流程思路、缔结契约思路和合理转化思路三种模式。税收筹划工作主要有选择低税负方案;滞延纳税时间两种途径。通过纳税筹划,可以令企业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减轻纳税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增加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区域财政收入分配不合理会造成财政失衡,缩小财力差距有助于建立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现代央地财政关系.本文利用2016年增值税分享改革研究了税收分享对财政失衡的影响,并提出了重构增值税分享比例的新方案.研究发现:增值税分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营改增”造成的纵向财政失衡,但加剧了横向财政失衡,拉大了区域财力差距;横向财政失衡加深是由于增值税分享改革后区域财政能力分化程度扩大导致的;调整增值税征收原则和分享方式,有助于降低区域间财政失衡程度.本文的研究对于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厘清现代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内涵,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企业纳税筹划的研究,对提高企业依法纳税意识,净化税收法制环境,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以及实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纳税筹划的方法主要有税率式纳税筹划、税额式纳税筹划、税基式纳税筹划等方式。企业在实际制定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时,应将重点放在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和降低税率方面,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三种筹划方式综合起来运用,从而努力做到依法纳税与合理避税的协调统一,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省级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出口退税分担机制改革和财政分权对出口贸易总规模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年出口退税分担机制改革降低了地方政府发展出口贸易的积极性,而财政分权具有弱化这一负面影响的作用;由于出口退税机制设计中存在地方政府间税收输出问题,沿海省份财政分权对出口退税分担机制改革负面影响的弱化作用要比内陆省份小;出口退税政策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2015年要在外需疲软的情况下将出口退税由中央地方分担重新调整为"中央全部承担、地方定额上解"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自2010年中国出现共享经济模式到如今,其产业规模和从业企业已从原先的不过千万元和20余家企业成长为直接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与其相关的市场规模已接近2万亿元,企业数量也呈井喷趋势。在多个行业内,共享经济的发展使参与各方都获得了收益,但也对传统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传统经济的交易额减少意味着税源也会相应减少。尽管共享经济的壮大会创造新的税源,但是,现行税法的相对滞后却造成征管困难。因此,确定征税边界、厘清纳税主体以及加强监管是目前共享经济涉税问题的核心任务,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定适宜的税种和税率,是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税务保障。  相似文献   

17.
《财贸研究》2020,(6):68-84
以国发[2019]21号文件提出的"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总体规划为基准方案,通过数值模拟来评估消费税下划地方改革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2/3省份消费税可担当地方主体税种或重要税种,能较大程度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具有充当地方税的可行性;消费地征税原则下人均地方消费税分享区域均衡大大提升,但有可能引发新的区域不均衡;生产地优势省份改革受损,消费地优势省份两极分化。因此,仅以消费指数为分享规则的国发[2019]21号基准方案存在较大缺陷,亟须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享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分享的核心是知识的分享与交换。然而,知识分享推动了知识创新,最终将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研究发现,知识分享是知识管理的最大障碍,自愿与他人分享知识也并不符合人性。因此,有必要对知识分享进行系统地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其规避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于外部风险而言,主要是政策风险,属于不可触碰的一种风险,也就是说,企业必须诚信纳税;对于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执法偏差风险及征纳双方在认定差异上的风险,企业应寻找更专业的代理人员,尽量维护自身权益,而且可以与税务代理之间分摊风险,相应的转移一部分风险;对于企业活动变化的风险,企业应该施行责任制,加强沟通和信息的收集,从而降低此类风险发生的可能。企业应在整体环境中对税务筹划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范风险,最终达到纳税筹划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