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对2015~2017年沪深交易所发出的年报问询函进行解析,发现证券交易所对年报的问询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财务报告数据真实性、行业和企业战略、公司治理、重大事项和潜在风险以及关联交易公允性方面.建议上市公司重视信息披露质量,加强财务相关员工培训,加深员工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了解和认识,关注投资者对于信息披露的需求,并且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和处罚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丹 《财会通讯》2021,(8):95-99
文章以2014—2016年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问询函监管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问询函监管显著增加了分析师盈余预测跟随,降低了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及分歧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当问询函监管强度越大、问询函内容涉及前瞻性问题时,问询函监管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资本市场投资者及社会公众十分关注证交所对企业发出问询函及企业回函过程,这进一步增强了年报问询函的监管作用。企业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调整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促成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盈余管理常成为问询函关注的重点内容。文章通过列举贝因美公司近几年被问询前后的盈余管理行为变化,分析证交所问询函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监督情况及效果,发现问询函监管能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抑制不合理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利于进一步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建议,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年报问询函制度是我国证监机构推进监管公开、强化事后监管、助力监管转型所做的制度性创新.在这种监管压力下,企业是否会调整税务筹划战略?文章以沪深交易所披露的发函日期为准,选取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OLS模型实证检验收到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公司税务筹划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被问询公司相比,收到年报问询函后企业税务筹划行为显著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以并购重组类问询函为代表的非年报问询函对企业税务筹划具有抑制效应;当区分企业产权性质时,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非处罚性监管的经济后果理论成果,扩展了企业税务筹划影响因素相关文献,并对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管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为研究对象,以2015—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后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且问询函的严重程度越高,即问询函包含的问题数量越多、公司被问询次数越多、越延期回函,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进一步基于企业异质性研究发现,收到年报问询函的小规模、非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更为严重。文章丰富了关于交易所问询函经济后果的研究,为证券交易所切实履行一线监管职责,维持良好资本市场秩序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7.
资产剥离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价值采取的紧缩性战略。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剥离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并摆脱退市危机的案例屡见不鲜,而合理进行资产剥离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以上交所对W公司的三次问询函为起点,结合公司股票简称从"披星戴帽"到"摘星"的变动,进而分析W公司出售资产事件的相关问题,从而得出公司进行资产剥离的相关启示,以此帮助财务困境公司维持健康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2015—2018年深交所发放年报问询函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年报问询函这一非处罚性监管方式对被问询企业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应。研究表明,年报问询函制度对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具有正面促进作用,收到年报问询函后,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年报问询函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的上市公司,以及国有上市公司,对于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以及非国有上市公司,该效应并不显著。本研究为年报问询函制度的有效性提供了实际证据,其政策启示在于,应继续实施并强化年报问询函监管制度,对于被问询后仍存在重大纰漏或失范的上市公司,应加大对企业及其高管的信息曝光和惩戒力度,从而增强年报问询函制度对两职合一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及其高管的震慑力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沪深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重要政策,以201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年报问询函数据为样本,考察问询函监管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式问询函监管有效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进一步将问询函区分为包含“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和未包含“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发现问询函监管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包含“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上。从大股东实施“掏空”行为动机看,“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内部控制治理水平较差的公司中更强。从大股东“掏空”行为实现的客观条件来看,“掏空”关键事项问询函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应在法治水平较低地区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发审全程各个节点公开的问询、回复以及不同版本的招股说明书,研究注册制下问询方式的审核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多轮次、涉及面广的问询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招股说明书篇幅,促进了对信息披露内容的补充和改进,提升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与证监会的各项处罚性监管措施不同,交易所发出的问询函属于非处罚性监管,以问询的性质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其信息披露.本文以2014—2017年5年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实证检验了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缩小样本,以收到问询函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当年收到问询函的数量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收到的问询函越多,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  相似文献   

12.
股权代持在我国资本市场广泛存在且成因各异、解除方式不尽相同,但相关税收政策缺乏,各地税务局处理口径差异较大。本文对股权代持存续、解除环节涉及的股息红利分配、股权转让行为税务处理进行了分析,股权代持存续期间名义股东收到股息红利应缴纳所得税,实际出资人收到转付的股息红利时如果双方不存在税负差,可不再对实际出资人征税;解除代持可通过直接还原给实际出资人和转让给第三方两种方式,涉及增值税、所得税、印花税处理。  相似文献   

13.
问询函是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的重要手段.问询函除能起到直接监管作用外,能否激发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从而产生间接治理作用?本文尝试从控股股东掏空视角对该问题进行解答.研究发现,问询函能激发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从而抑制控股股东掏空,但没有发现其激发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监督的证据.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两权分离度较大和公司信息...  相似文献   

14.
15.
张栋  张玉阳 《会计之友》2021,(12):65-72
文章基于2015-201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年报问询函数据,检验了"深港通"交易机制对企业年报问询函接收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深港通"能显著降低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被交易所问询的概率和次数,并且能有效改善企业披露的年报中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显著加强"深港通"对上市公司年报问询函接收情况的负向影响作用.在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分板块的研究中发现,"深港通"机制对中小板企业和创业板企业的影响作用更显著.研究表明,"深港通"机制在发现和防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后续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提供了理论证据.  相似文献   

16.
审核问询机制是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的关键,深入剖析审核问询对企业信息披露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可为优化审核问询机制提供决策参考。基于信息质量视角,运用Python软件爬取科创板上市公司多轮审核问询回复函的文本信息和招股说明书的申报稿、注册稿,构建审核问询质量和信息披露质量,并以此为基础考察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相关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验证审核问询机制在IPO发行中的重要性,是对审核问询相关文献的重要补充。研究结果表明:审核问询质量与信息披露质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律所声誉、企业违规程度等不同外部治理情境下,审核问询质量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总结审核问询经验、优化审核问询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监管问询是证券监管的一种补充手段,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背景下,它有助于改善证券市场中的信息质量和含量,在提高证券市场运作效率、维护证券市场公平方面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监管问询的作用机理和效果进行了探索,这些成果对于未来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文献计量的角度,按照“动因—问询—后果”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监管问询机制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以期对有意研究该领域的学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的研发信息披露一直是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年报问询监管作为信息披露监管的重要手段能否改善研发信息披露质量从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是检验该监管制度经济后果的重要维度。整体而言,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年报问询函监管会对公司的创新投入产生负向影响,细分年报问询函问题是否与“研发”相关后,发现涉及“研发”问题的年报问询函会对公司的创新投入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由于问询监管会对公司的代理问题、融资约束产生不同影响,涉及“研发”问题的年报问询函能发挥外部治理作用及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进而促进相关企业的创新投入。鉴于研究证据和高质量发展对研发创新的倚重,年报问询监管可以对企业的研发信息披露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更多的市场投资者获取更有价值的研发信息。  相似文献   

19.
何如桢 《财会月刊》2022,(19):84-89
治理理念下的柔性监管是一种与命令控制色彩浓厚的传统监管相对应的新型监管,体现了治理理念中的权力中心多元、重协调与互动、重过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以2015~2018年A股主板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上市公司短期业绩角度探究了交易所问询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交易所问询后企业短期业绩显著下降;年报问询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和高管变更对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交易所问询对盈余质量更差、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以及管理层能力较弱的企业财务业绩负面影响更大。研究丰富了监管问询经济后果相关文献,对监管机构创新监管方式、缓解监管问询的处罚效应以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也具有增量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胡慧娟 《财会月刊》2022,(S1):13-17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本市场是筹集并分配资源的基本手段,为了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公,需要对信息披露进行监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信息披露质量控制的最重要一道关卡。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有助于提高信息透明度、审计工作质量和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为投资者带来更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在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聚焦于创业板注册制实施首年IPO企业关键审计事项及其相关信息披的露情况,归纳其现阶段所呈现的特征和问题。为进一步证实注册制下IPO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质量,本文还将其与证券交易所非行政处罚性监管中的审核问询问题进行比对,以深入分析注册制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存在的问题,从报表使用者、被审计单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三个角度提出规范协调三者关系、提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质量和价值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