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发展银行自1996年底成立至今,先后经历了全方位支农、专司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和再次扩大业务范围,开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中长期贷款业务三个发展阶段.对农业发展银行张掖市分行政策性和商业性业务发展情况的专题调查表明,农业发展银行单一管理粮棉油收购贷款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粮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支持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为一"翼",以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为另一"翼",宽领域、多方位、深介入的"一体两翼"式业务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发行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和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为农业发展银行加快有效发展,改善经营管理,扩大信贷支农范围提供了政策依据、客户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尤其是银监会批准农发行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范围由原来的粮棉油扩大到农、林、牧、副、渔业整个领域及农业科技贷款,这对农发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加大信贷支持“三农”力度,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强化政策性金融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一是要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应合理调整职能,扩大业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调整贷款对象.把贷款对象由原来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逐步扩大到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以及改制后落实原有债务、具备贷款条件、继续从事粮食经营的非国有企业:适当延伸对粮油产业链条的信贷支持,支持具有收购资格的粮棉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购销企业与加工企业开展联合经营;  相似文献   

4.
《新疆金融》2007,(B11):129-134
自2004年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以来,农发行业务范围逐步拓宽。继开办粮油加工企业、粮棉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之后,2006年7月27日,银监会批准农发行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扩大到农、林、牧、副、渔整个农业领域,并同意农发行开办农业科技贷款,这是自1998年业务划转后农发行业务范围的一次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发行总行商业性贷款业务范围的放宽,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也逐步从粮食龙头企业拓展到林业龙头企业、粮油合同收购贷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领域,为充分了解本地区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开展、风险等情况,笔者以牡丹江市农业发展银行为例,对开展商业性贷款业务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自2004年5月20日中国银监会批准农业发展银行开办以粮棉油为主要原料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贷款等新业务以来,农业发展银行支农职能明显增强,业务范围也迅速扩大;同时,伴随基层农发行新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现。文章对农发行基层行在开展新业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基层行业务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好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农业发展银行应重新定位,下设营业网点,从组织机构上贴近农村,延伸服务对象,扩大业务范围,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  相似文献   

8.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一家国有政策性银行,以贯彻党和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服务于农业和农何经济作为立行宗旨。农业发展银行有不同于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一些特点:一是严格界定的业务范围,这些业务范围充分体现了政府扶持、保护的产业和区域政策,体现了政府不同时期农业政策的需要。二是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可对农业实施持续稳定投入。农业发展银行不与商业性银行竞争存款,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资本金、中央银行再贷款、开户企事业单位存款、发行金融债券和境外筹款等。三是执行较优惠的贷款利率和较长的丹友性贷款期限…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底农业发展银行获准扩大业务范围以来,农业发展银行海南省分行业务拓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发展的潜力、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等方面,对如何做好贷款客户营销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一)强化政策性金融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一是要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应合理调整职能,扩大业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调整贷款对象,把贷款对象由原来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逐步扩大到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以及改制后落实原有债务、具备贷款条件、继续从事粮食经营的非国有企业;适当延伸对粮油产业链条的信贷支持,支持具有收购资格的粮棉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购销企业与加工企业开展联合经营;要利用机构网点和业务的优势,增强支农功能,增加对"三农"的贷款.  相似文献   

11.
林兴 《海南金融》2005,(12):43-45
随着商业性业务范围的扩大,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防范商业性贷款风险成为新问题。本文介绍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的种类及其面临的风险类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商业性贷款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马永平 《现代金融》2006,(12):16-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中央“一号文件”在谈到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时指出,要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为此,笔者对如何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在建设新农村的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经银监会批准,农发行开办了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业务。两年多来,农发行宁夏分行通过信贷有效投入,扶持了一批辐射作用大、加工转化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具有明显地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企业(项目)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2006年7月27日,银监会又批准我行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范围由原来的粮棉油扩大到农、林、牧、副、渔业整个农业领域,并同意我行开办农业科技贷款。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银监会批准农发行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范围和开办农业科技贷款业务,这是继2004年农发行开办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后又一次重大业务拓展。在新业务开展中,农发行按照审慎积极、有效发展、严格管理、控制风险的原则办理业务,不仅贷款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经营效益得到明显提高,而且,还有效地支持了粮棉收购,保护了农民利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发展银行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开办商业性贷款业务后,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规范管理、风险防范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农业发展银行推进战略转型,陆续收缩商业性贷款,对实体经济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对农业发展银行孝感市分行和相关企业的调查,分析了全面收缩商业性贷款对各类涉贷企业的不同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记者:感谢郑晖行长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作为一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被赋予了特殊的金融职能。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贷款力度"。在支持农业科技方面,农业发展银行将进行怎样的部署?郑晖: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里,农业发展银行创新运营模式、集中信贷规模,  相似文献   

17.
杨杰 《济南金融》2006,(4):28-30
<正>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担负着支持和保护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光荣使命,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责无旁贷,必须按照中央1号文件关于“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的要求,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完善功能,强化措施,为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经营农业政策贷款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其业务范围、业务规模、经营机制、经营管理等方面仍与我国农业发展不相适应,需要作出科学的调整.新形势下拓展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须从七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多家金融机构参与、经营、承办、投资农业政策性贷款的格局;二是建立完善以防范风险和提高使用效益为核心的可供选择的多种类贷款方式;三是选好对象,突出重点,扩张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及范围;四是结合实际,适应需求,制定优惠的贷款利率和期限政策;五是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筹融资运行机制;六是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进退出机制;七是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法律条令.  相似文献   

19.
农发行开展农业科技贷款业务的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8月,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复同意农业发展银行开办农业科技贷款业务。经过几年的实践,农发行农业科技贷款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步发展。实践证明,开展农业科技贷款业务是支持“三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金融与科技的有机结合.对推进农产品技术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业发展银行自2004年12月开办商业性贷款业务以来,业务范围和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为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在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防范风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