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私有财产权是宪法重要的价值基础之一,确立时私有财产的宪法保护是各国普遍的做法.从比较法的角度,对中俄私有财产保护的状况进行比较,对于我国私有财产的保护及相关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12月22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其中,除了建议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外,中共中央还建议进一步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在宪法中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中共中央建议,以上条款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私有财产的保护经历了从非制度化到制度化、从非平等保护到平等保护、从宪法理念到制度架构的历史变迁。私有财产入宪使公民的财产权利由一般的民事权利上升到宪法权利,标志着中国私产的公法保护体系有了良好的开端。本文通过分析《物权法》的实施对私有财产法律保护制度的影响,揭示宪法走向具体法治是私产保护得以落实的路径。物权法也需要在现实中不断完善,为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创设良好的实施空间。  相似文献   

4.
新近公开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对保障公民私有财产作了明确规定,将宪法有关“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相似文献   

5.
这次修改后的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些规定中有以下几点应予明确:一是不受侵犯的私有财产必须是合法的,非法所得的私有财产不受法律保护;二是国家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是全面的,即所有公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财产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和处分权都受到保护;三是把公共利益的需要和私有财产的保护统一起来,即在“需要”、“依法”和“补偿”的条件下可以征收或征用私…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4,(6):14-14
这次修宪建议中有关“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两项规定,打破了过去多年来我国实际存在的两个“禁区”——“私有财产”问题和“人权”问题对人们的思想束缚。修宪建议明确提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和力度都明显加大:一是用了“私有财产”的概念。过去宪法仅规定“国家保护公  相似文献   

7.
这次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前,在4月27、28日两天,分别接受了欧洲四家主要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意大利的《晚邮报》副社长维科提的问题是:目前欧洲民众对中国修宪将保护人权和私有财产写入宪法非常感兴趣,您是否给我们作一些介绍?温家宝很认真地讲了大背景后,说:“这次修宪,我们还把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我们这里说的私有财  相似文献   

8.
民不富,国不强。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正式写入了宪法修正案。10月22日,297条物权法草案再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物权法草案有望提请明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私有财产保护从宪法原则迈向制度构建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曾经讳言财富,导致长期贫穷落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积累的财富日益丰厚,无疑在保护私有财产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完善保护私人财  相似文献   

9.
《浙江工商》2002,(3):5-5
在3月3日召开的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全国工商联向大会提交的“关于健全财产法律制度,加强私有财产保护的建议案”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修改《宪法》并明确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今年的一号文件是中国的第12个一号文件,文件中也对中国的农村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但是我却发现关于农民拥有私有财产的内容没有出现在文件中。如果农民拥有私有财产的话,可以对它进行租赁或者是抵押,也可以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或者用这样的资产进行投资。但是,这一重要的内容并没有出现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陈锡文:这个问题理解得有点片面,因为公、私财产都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中国宪法规定的。我国宪法里既有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一颇具理论创新魄力的新提法,表明决策层对民间日趋高涨的要求立法保障私有财产的呼声有了积极且明确的回应,预示着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正在成为官方认可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也为今后通过修宪和立法保护私有财产权作了政治意识形态上的铺垫。 我谨以学者的名义呼吁:全社会尤其是立法决策阶层要尽快摒弃对私有财产的种种“傲慢与偏见”,通过修宪和立法赋予私有财产以合法的身份和平等的地位,还私有财产以应有的尊严,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私有财产权的保  相似文献   

12.
见到王晶时.这位闽籍全国人大代表还在为提交的两份议案字斟句酌。王晶的率真个性是出了名的去年,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身为民营企业家的她大声疾呼“宪法应加强私有财产保护”,一石起波澜,应者云集。日前,在五洲大酒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王晶充满信心地表示.“今年两会,保护私有财产等内容有望写入宪法。”  相似文献   

13.
王锴 《特区经济》2009,(7):227-229
我国宪法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出于规定经济制度的需要。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公民私有财产权进行制度保障的需要。制度保障是一种比权利保障更深层次的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宪法上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我们需要对马克思主义中有关私有财产的论断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曹鉴钦 《上海经济》2004,(2):M001-M001
又一期<上海经济>与你见面了,国企改革、三农问题仍然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题目。 不久前,全国人大修订了宪法。私有财产,私有制,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再次受到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这是对二十多年经济改革进程的肯定,也是对社会经济现实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全国工商联等再提修宪 2002年3月,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保护“私有财产权”再次成为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继1998年的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四年后,全国工商联再次向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提交了提案,要求修改《宪法》,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入《宪法》。此次提交的提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即是:“关于健全财产法律制度,加强私有财产保护的建议案”。  相似文献   

16.
宪法乃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总给人以安全感。“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和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作为历史见证于宪法,从此,中国民营经济获得了平等国民待遇,有了法律保障,并因此而获得了长久的动力。对于宪法保护私有财产的问题,民营企业家们是要求最早、呼声最大的一个阶层,而且他们也是对私产入宪表现得最高兴的一个群体。过去由于法制的不健全和体制的落后,同时也由于观念的束缚和政策的摇摆,许多先…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部分国家宪法都将私有财产权保护条款规定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我国宪法却将之规定在总纲部分。本文围绕这一入宪模式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其原因以及在现今面临的挑战,进而得出应将以基本权利模式的构建来保护私有财产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宪法修正案一直吸引着大家的眼球,而对于保护合法私有财产入宪的审议更是引来众人的欢呼……  相似文献   

19.
十届全世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宪法修正案一直吸引着大家的眼球,而对于保护合法私有财产入宪的审议更是引来了众人的欢呼。。。。  相似文献   

20.
2004年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次修正案获高票通过,在此次修正案中,“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被明确写入了宪法。当时有专家认为,较为普遍的强行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非法征占耕地等违法行为,将随着此次宪法修改而在国家根本大法的层面上遭到禁止。然而,两年过去,我们没有看到在相关方面的明显改观。今天,回过头看中国私有财产的保护历程,我认为有三个“拐点”值得关注:第一个拐点是对有形财产的保护阶段。征地、拆迁都属于这个范畴。这是最原始的财产保护阶段。然而,这个阶段的任务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