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行 《企业文化》2007,(6):12-13
2007年3月,“2006CCTV中国年度雇主评选”经过近半年的严格评选,包括海信、摩托罗拉、招商银行和中海油在内的10家国内外企业最终入围,捧得象征最佳雇主形象的小金人。海信成为当晚唯一入选的家电企业。  相似文献   

2.
刘戈 《中外管理》2009,(8):115-117
“最佳雇主”概念从专业评选到成为中国企业普遍接受和追求的企业公众形象标签,央视“最佳雇主评选”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2009,(16):28-30
2009年7月31日,由中华英才网主办、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协办的"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论坛暨颁奖典礼"在京举办,会上正式发布了"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2006,(11):59-59
广东省将重点锁定“待就业毕业生群体”,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并加强对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和培训。  相似文献   

5.
安然 《中国新时代》2007,(11):78-79
通俗的说,企业的员工满意度如同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基业常青"的公司明白,只有满意的员工,才会有满意的客户,才会有公司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进入2006年以来,我们不断看到“就业形势及其严峻”、“大学生预期薪酬降至1000”等相关新闻见诸报端。中科院专家此前表示,2006年中国就业压力达到峰值,据人事部《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15,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长,愈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和413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2006比较之2005年又增加了22%。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开始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难问题,这既有社会需求与供给在总量上的失衡,也有结构性的矛盾;既有社会经济发展运行等客观成因,也有大学教育体制、专业设置以及大学生自身择业思想观念等方面缘由。社会原因导致最难就业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与社会就业岗位总量失衡就业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其中需求与供给总量的失衡是首要的突出问题。我国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即供大于求。首先,现今中国人口仍处于增长阶段,新成长劳动力仍逐年递  相似文献   

8.
《东方企业家》2003,(6):35-36
调研工作从200Q年9月开始,10月到12月之间进行数据搜集工作.2003年1月由翰威特分析师进行数据分析.评委会于2月进行评审.3月进行其他相关分析.4月公布调研结果.共有亚洲0个国家和地区的205家企业参加了本次调研,获得了84183名员工的意见.代表这305家企业总共50多万名员工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由国内最大、最具权威性的专业人才招聘网站之一的中华英才网(www.ChinaHR.com)于2002年发起,是目前国内针对大学生就业群体,规模空前、极具影响力的雇主品牌调查,今年已经是第七届.  相似文献   

10.
透视大学生“回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中国就业》2006,(5):30-30
近年来,在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同时奔波于各类招聘会,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时,部分本、专科应届毕业生则选择了上技校“回炉”,接受职业技能的二次培训。时至今日,“刚出象牙塔又进技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已由个案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就业”群体。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形势复杂的问题,详细阐述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从学生本身的情况出发,总结出目前大学生自身所面临的四点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形势复杂的问题,详细阐述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从学生本身的情况出发,总结出目前大学生自身所面临的四点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最佳雇主"的各类评选活动在业界倍受关注,其热度节节攀升.雇主品牌排行,是权威发布,是媒体炒作,还是商业运作?作为经营者,是热心追捧,是作壁上观,还是嗤之以鼻?参评企业在追求什么?获奖企业又真正获得了什么?面对雇主品牌评选热,理性的HR经理人应如何冷静分析和看待?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变革,"蚁族"问题日益凸显,"蚁族"群体已成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三大弱势群体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其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扎实开展就业指导、完善就业平台和就业政策等措施,以此来更好地解决"蚁族"群体这一社会问题,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黎增  徐州 《中国就业》2007,(6):24-26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规模迅速扩大。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280万,2005年340万,2006年410万,2007年预计494万,如此爆炸式的增长与就业岗位的增长极不对称.势必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然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有大量的岗位空存。高校毕业生无法担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16.
周玲 《社会科学动态》2010,(12):253-255
以大学生为主的“新失业群体”正日益构成中国未来失业人口的主体部分,劳动力市场上的“新失业群体”就业问题正逐步成为主要矛盾。分析新失业群体的现状、特点,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和主要矛盾,为“新失业”群体对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浪潮中,同时对应届毕业大学生的需求量也是非常之大。但由于高等学校不断扩招造成了企业与大学生的能力、信息、实用能力不对称,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论证了信息不对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促进信息不对称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义珍 《中国就业》2012,(11):18-19
据今年年初统计,2012年河北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达33.6万人,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40万,而就业岗位的增加对于如此巨大的毕业生数量却是杯水车薪。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继农民工、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之后的第四大就业困难群体。  相似文献   

20.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迄今已有5年。5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自主创业状况怎样呢?根据麦可思对2008届至2012届连续5届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调查数据,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增长下图是2008届至2012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从中可见,总体趋势上,这5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在持续增长,全国的总体比例从2008届的1.0%上升至2012届的2.0%,其中,本科院校从2008届的0.8%上升至2012届的1.2%,高职高专院校从2008届的1.4%上升至2012届的2.9%。数据说明,除了在金融危机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