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凤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0):124-127
文章简要地探讨了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利用乔纳森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之间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其中房地产业和科学技术综合服务业对广东省GDP增长的贡献最大。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文章最后提出了提高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描述了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仅在部分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中有相对优势,而山东省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还不高,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度高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最后提出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但在我国,一方面是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对生产性服务业“拉力”不足;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小而分散”,对装备制造业“推力”不够.存在着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层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全国最具代表性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东北这四大板块,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内涵和分类,并以此对新疆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状况进行概述和分析,然后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为评价对象,首先界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给出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提取了生产性服务业现有规模水平、城市化水平、地区的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等因子。通过模型分析得到结论:大部分省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相一致,同时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并且影响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具体因子差异比较大。  相似文献   

6.
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增长最快的部门。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不但改变了以往服务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带动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而且时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文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对GDP的影响,发现江苏生产性服务业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其对GDP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有很大助推作用。因此,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虚拟经营对混合型运行功能的企业分工与组合,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中分离并形成,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出现互动与互融的趋势.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经过3个阶段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强化企业虚拟经营能够加速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在企业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运用虚拟经营以期加快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策略,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市场逐步好转、内需市场持续兴旺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纺织行业生产、投资、出口等主要指标继续平稳回升。但是事实上,行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包括人民币升值预期、原料价格上涨、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同业竞争等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行业生产性服务业业是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003~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运用空间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各地区应注重加强与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应该提高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尤其是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多个产业间的共同集聚,充分发挥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浙江省1992年、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分析,并得出一系列相应结论: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受制造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要大于其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制造业的服务化水平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1.
新型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分工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构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文章认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是产出变量,决定于作为投入变量的制度、基础设施和教育.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当前正在进行转型升级这一现状,分析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文章提出了为支撑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宁波该如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关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日益增加.基于社会分工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知识经济理论以及产业集群、企业战略管理等视角,依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动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生产服务业布局、生产服务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生产服务业外包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是融合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沈阳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产业关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要走产业集群式的发展道路来加强两业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具有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征与动因,因此近年来全球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据此,我国面临着加快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紧迫任务。基于此,文章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源起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和重点模式,旨在为我国加快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明确推动力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机电工业》2014,(9):14-14
8月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指导意见》提出了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发展导向,明确了政府创造良好环境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从产业互动的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从交易成本、专业化分工以及产业价值链3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浙江宁波为例,结合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的发展现状,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宁波市制造业升级的互动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分工条件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并互相促进。本文使用经济分析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以国际经验的归纳和比较为基础,全面解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最后,从消除进入壁垒、强化分工优势、促进产业关联、推动服务业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和加强区域协调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途径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是连接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主体,是科技与文化协同促进经济发展的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本身就是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在自身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对其他产业形成优化、促进升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进一步加深,中国经济也面临着本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及时改善产业比重,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是促使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应对当前危机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浙江省的经济状况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