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采抄一体化模式的建立,让电网企业更多的营销基层员工了解并熟悉了现货日清业务,提升了电网企业营销一线人员市场化业务操作能力,有力支撑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山东省省内电力市场已进入现货长周期运行模式,“现货”模式下的电价形成机制对电费抄核、结算、回收等传统业务均造成巨大影响,市县公司原有的营销岗位结构、人员服务技能水平、支撑系统智能化水平和电费回收模式均无法满足电力市场常态化运行需求。本文以国网菏泽电力公司为例(简称菏泽公司),  相似文献   

2.
海安县供电公司以“流程再造”完善营销信息系统,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兼顾规范管理和营销信息准确性的思路现有电力营销信息系统(MIS)有待完善为进一步规范电力营销管理,江苏省电力公司2002年改革了原有的供电业扩流程,重新设计了34种业务流程图,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全省统一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国外电力公司为了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将客户关系理论应用在电力营销和需求侧管理的具体作法。针对我国供电企业营销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供电企业在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时一定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改造业务流程,实施和完善客户经理制,建立客户价值和营销效果评价体系,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适应江苏电力推行国际比较的战略思路,苏州供电公司在获得首批国家电力公司国际一流供电企业命名以后,围绕全面提升创建水平,实现“三年三大步”的奋斗目标,聘请美国名的埃森哲公司开展了流程优化咨询工作,经过与国际最佳实践的对标诊断,根据公司自身的市场定位,参考国际电力行业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提出了业务架构和业务流程改进的98个工作项目,  相似文献   

5.
政企分开,引入竞争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对用电营销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依靠传统的管理思维开展营销工作,已不合时宜。“同网同价”政策的实施,对各级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形势,邯郸供电公司积极探索、转变观念,按照“生产稳定,营销搞活”的指导思想,加快营销体制改革,以电力客户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不断完善,供电企业不断转变观念,改善企业的服务方式和方法,积极探索新的电力营销模式,以适应市场化的需求。近年来,国网吉林白山供电公司在营销管理工作中,以深入开展同业对标为抓手,找差距、挖潜力、促提升。坚持“定岗定标”“同绩同效”“一标一策”的原则,将同业对标各项指标落实到人,实现管控能力的有效释放。同业对标找差距2012年,白山供电公司在同业对标中排名全省C段。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管控没能与日常营销服务工作有机结合。为全面提升营销服务工作,白山供电公司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供电企业的市场化步伐将会加快,每个供电企业都面临如何树立形象、开拓市场、创造效益的新课题,因此,制定适应市场的营销管理策略也就显得十分重要.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核心业务,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县级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供电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正从传统的供电管理逐步过渡到电力营销服务。一些供电企业已经意识到:知识(而不是资本或技术)是他们惟一的可持续优势、消费者是他们的主要资产、渠道关系是他们的市场适应能力的源头,企业必然要向知识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的方向转变。实施电力客户知识管理,优化电力客户服务,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的重要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电力市场和用电客户日趋成熟的今天,供电企业业务范畴已不仅是电力供应,同时更应做好电力销售服务。为此,供电企业必须加强和重视电力营销的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关于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思想定位(一)当前电力营销必须采取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把电力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二)电力营销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营销学从国外引进到中国迄今不过30年,在世界营销史上虽属短暂,但这30年已经走过了世界营销百年的风雨历程,为世界营销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间经历了引进启蒙、广泛传播、应用深化三个主要阶段,并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创新拓展过程。中国营销已经迎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将从世界的“生产车间”走向“研发车间”以至“营销车间”,中国营销学者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后WTO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方式发生着改变,通过并购进行的直接投资活动日益频繁。运用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透析了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模式转变的原因。外资并购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应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增强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逐步推进电力主辅分离的改革是"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实施改革后,电力多经企业面临新的战略环境。电力多经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分析其战略发展条件,应建立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树立积极开拓的市场观念、培育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电力多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协同发展和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等。  相似文献   

14.
戴彦 《电力技术经济》2010,22(10):46-48,5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和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县级供电企业的运营面临各种法律风险。分析了县级供电企业法律风险存在的领域,提出了供电企业进行法律风险防范的对策,对保证县级供电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网企业自“十一五”以来不断加大电力建设力度,积极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在特高压、智能电网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从理论体系化、服务民生、品牌化与系列化、工程形象化、舆论引导、合作共赢等角度借鉴其他中央企业的经验做法,并结合我国电网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电网企业提升创新形象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电网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形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企业市场营销业务闭环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天然气行业经济发展形势,结合国内天然气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国内天然气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现状,提出天然气企业市场营销业务闭环管理的思考,为丰富天然气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思路和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电信行业的重组,具备全业务运营基础条件的新电信、新移动及新联通应时而生。面对相互间极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营销渠道作为市场开拓的动力核心开始成为运营商争先整合规划的焦点。基于此,文章对中国电信的营销环境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电信要适应全业务运营需要发展营销渠道,包括实体渠道、直销渠道、社会渠道及电子渠道;提出了中国电信在全业务运营下营销渠道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总体定位以及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营销渠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奇光 《电力技术经济》2010,22(10):37-40,45
能源审计是国家建立节能优先长效机制的具体举措,研究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的技术和方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火力发电厂生产和经营的物理过程、财务过程和管理过程3个维度切入,探讨了开展火电厂能源审计的主要程序及其“三图三表一报告”技术分析体系的能源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Relationship building is about ‘mutuality’ and how an organizational cultural value system enhances the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relationships that influence the marketing strategy process. This paper explains how senior managers embrace the concept of mutuality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partnership arran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a vertical marketing system. From the literature, four propositions relating to customer service policy,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relationship marketing and comparative national culture were developed and placed in the context of a Japanese and a South Korean electronics company based in the UK. The propositions were validated using in-depth, personal interviews with a limited number of senior managers in the two global companie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managers in Japanese companies formulate industry and country specific customer service policies, dictate R&D programmes, and spend a long time getting to know an individual in a potential partner organization(s) before they engage in any form of business integration. Whereas managers in South Korean companies are keen to communicate extensively and seek to acquire additional skills and knowledge so that they can innovate and implement cost effective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