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当其冲"这个成语,是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遭遇灾难、损害.在分析这个成语之前,暂且先看下面两个用对的句子:……  相似文献   

2.
"笔杆子",通常是指一个部门或单位中主要把关、承担公文写作的同志.一般而言,对"笔杆子"领导是比较厚爱的,同事也是比较佩服的.能够成为一名"笔杆子",也是不少在机关工作的同志心中暗暗努力的目标.然而,现实生活中,也有少数同志自觉不自觉地喜欢戴着"有色眼镜",以求全责备的标准评价、看待"笔杆子".归结起来,大致有三条,一曰"呆"、二曰"愣"、三曰"憨".……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熟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很多人以为这句成语只不过是一句防微杜渐的警世箴言而已,殊不知"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陈樟文 《秘书》2013,(2):38-39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成语中的字词很容易被读错,在这里笔者从四个方面列举一些实例。多音字错读据粗略统计,《新华字典》中所列多音字有六百多个。多音字的读音至少有两个,个别字甚至有五个之多。一些成语因含有多音字而容易读错。1.宁缺毋滥。指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宁"是多音字,此处意为"宁可",正确读音是nìng,不能读作níng。  相似文献   

5.
周忠 《人力资源》2002,(4):10-11
"人世"之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应对"人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鞍山市人事部门提出,从鞍山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面向国际、国内两大人才市场,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鞍创业.具体来说,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要"两个轮子一起转".  相似文献   

6.
集团社会科学人才济济,对促进集团两个文明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广大社科人员渴望社科联发挥更大的作用,促成"三重"在各单位的实现,更大限度地调动社科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所谓"三重"即:"重养"--重视、重点培养社科人才、"重用"--重视使用社科人才、"重奖"--对社科成果、有贡献及创新的优秀社科人才实施重奖.使集团尊重社科知识、人才蔚然成风,加快集团经济的质变和飞跃.  相似文献   

7.
人才,并非是指具有高学历或高收入,也并非一定是具有经济地位或社会地位的人.从现实意义上来看,特定领域内"人人皆可成为人才". 如何让人人都成为人才?离不开两个字"培养".  相似文献   

8.
有一些成语彼此之间只有一字之差。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所差的字意思相同或相近,属于异形成语,即一条成语的两种不同书写形式,使用哪种形式都可以。例如"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百口莫辩"和"百喙莫辩","没齿不忘"和"没齿难忘","目不暇接"和"目不暇给"等。另一种是所差的字意思不同甚至相反,是两条不同的成语,成语意义的差别就在所差的那个字上。这类成语很容易被混为一谈,造成误用,我们不  相似文献   

9.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企业追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以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然而,在知识经济发展中,"人本经营"受到企业广为关注,寻求新的"两权结合"已经成为激励人才与科技创新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0.
"每年近两个亿人才工作预算, 30条人才新政,逾百个政策点",汕头市委近日出台的《关于汕头市加快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汕头实现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提供了深度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文,世称孟尝君,与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为战国四公子.据汉代司马迁<史记>记载,孟尝君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堂弟,被封于薛地(今属山东).孟尝君很年轻的时候便知道广泛罗致人才的重要,曾劝其父亲田婴广招宾客,致使其家"宾客日进,名声闻於诸侯."田婴去世后,孟尝君代父立於薛,更是广泛招致诸侯宾客及逃亡有罪的人.他对于前来应招的宾客无所挑剔,均为他们筑房舍立居业,无论贵贱一律与自己一样同等看待.  相似文献   

12.
孙建民 《秘书工作》2014,(12):64-64
正原文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斗廉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若败郧师,四邑必离。"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成军以出,又何济焉?"莫敖曰:"卜之?"对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遂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左传·桓公十一年》)◎译文楚王派屈瑕准备与贰、轸两国结盟。郧国为阻遏楚国驻军于边境蒲骚,并准备联合随、绞、州、蓼四国共同伐楚。莫敖(屈瑕的官职)很担忧。大  相似文献   

13.
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作为一种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跨越时空,作用于国家、企业和我们每个人。"见贤思齐"常见于书法条幅,不少人以此作为座佑铭。"见贤思齐"出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见贤思齐"早已成为流传广泛的成语。"见贤思齐"之所以如此受到人们青睐,是因为这句话反映了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人生成功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古语曰:"满招损,谦受  相似文献   

14.
来瑜 《秘书工作》2007,(5):42-43
我们在撰写文稿时,如果适当地使用一些成语,常常会使文稿生动简洁、形象鲜明.因此,掌握一些成语知识,对我们写好文稿很有帮助.这里,我浅析一下成语"逐鹿中原"和"鹿死谁手"的含义和由来,供广大秘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知"短"善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许多情况下,人才之"短"正是其"长"在不适当条件下的延伸.在人才使用上,能否化"短"为"长",做到知"短"善用,正是用人者的高明之处.  相似文献   

16.
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高技能人才的产生不同于学术人才、管理人才,它需要更多的操作技能仿真训练,它需要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际工作锻炼.加快这方面人才的培养,要调动院校、企业和培养对象三个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为数众多的培养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更需要借助于高职院校这块"人才高地",采取"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快出人才、多出人才.  相似文献   

17.
从今年元月起,我国将按照"入世"要求,在各个方面都要逐步与国际接轨.辽宁的各项工作也不例外.然而,"入世"对我国及辽宁省的最本质的挑战,莫过人才及其工作的挑战,其表现形式为:人才素质标准及价值的国际化、人才选拔使用的国际化、人才招聘引进的国际化、人才开发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市场配置的国际化和人才工作法则的国际化.上述人才工作的新特征,将给全省人才及其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每况愈下"与"每下愈况" "每况愈下"与"每下愈况"这两个成语古已有之."每下愈况"比"每况愈下"出现得更早,最早见于<庄子>.  相似文献   

19.
"食古不化"与"人心不古"这两个成语,最初都被用于贬义,现在倒可以有一些新解. "食古不化"这个成语来源于清代陈撰编辑的《玉几山房画外录》下卷所载的恽向的《题下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后人用"食古不化"比喻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结合现实情况灵活运用知识,不能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20.
叶燕 《质量跟踪》2002,13(1):22-23
"人才高消费"现象 当前,在我国的人才市场上,"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招聘人才时,不是根据用工需要,而是相互攀比,竞相以高文凭、高学历为条件,出现了大才小用、高能低用的怪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