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直补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然引出的议题。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日标看,是按照从主销区到主产区的方向,逐步推进并实现粮食购销的全面市场化。目前主销区的市场化改革任务已经完成,难点和重点都在主产区。直补也是主产区的问题。主产区要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必然要取消现  相似文献   

2.
流通市场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向,粮食运输是粮食流通的重要环节和粮食流通市场化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趋向、粮食运输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粮食流通市场化条件下粮食运输的要求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商业会计》2004,(7):56-59
1998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保护广大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与流通。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行,当前进一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  相似文献   

4.
邹凤羽 《财贸研究》2003,14(3):28-30
粮食流通市场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期货在粮食流通市场化的进程中是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市场手段。粮食流通市场化,给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而近几年来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运行处于萎缩状态,为此本文提出了积极培育和发展粮食期货市场的措施建议,指出期货市场应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粮食补贴政策,经过几十年来经济形势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漉通体制改革的深入,不断调整和改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现有粮食补贴政策将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粮食生产和流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经过二十多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正在逐步向市场化方向迈进,但在改革过程中,粮食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的衔接方式没有大的改变;在粮食收购方面,依然采用原有的国有粮食流通体系,价格手段并没有在粮食流通中发挥市场导向功能,按照市场经济调控和管理的经验及能力明显不足。本文借鉴日本粮食流通管理的经验,认为我国要建立市场调节的粮食流通体制,应放开粮食经营主体,形成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流通格局;做好粮食总量的控制,健全有效的储备调节体系;实现宏观调控与粮食安全;健全法律体系,以法律的手段管理粮食流通。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的第一年。6月份,国务院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这表明我国的粮食生产和流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在粮食流通中如何发挥国有粮食部门  相似文献   

8.
政策要览     
《农机市场》2004,(6):1-1,4
粮食收购市场全面放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草案)》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草案)》。会议决定,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指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粮食流通,促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会议还研究了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曾培炎要求落实宏观调控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近日强调,各地要切实服从宏观调控大局,认…  相似文献   

9.
朱钅容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根据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新情况,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适当扩大中央储备粮食规模的同时,粮食主销区要加快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通过与粮食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以及中央储备粮的转换与调控,保证粮食需求。粮食主产区要继续坚持‘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中央财政继续给予资金支持,以充分发挥其粮食生产的优势。这样做,既可为主产区腾出粮食销售市场,促进粮价合理回升,也有利于推进…  相似文献   

10.
杨明洪 《商业研究》2001,(5):102-103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 ,对于保护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粮食保护价收购制度改革是整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础。因此 ,针对当前粮食生产和流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有必要适时改革现行的粮食保护价收购制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的社会化大流通和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形态已全面显现。循序渐进的粮食市场化新格局,日趋成长的粮食流通方式,复杂多变的粮食流通形势。对国有粮食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不同的竞争对手,上海国有粮食企业要想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勇于面对市场挑战,加快企业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只有做强企业,才能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2.
林建达 《现代商业》2011,(33):17+16
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的逐步提高,粮食部门经过十多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已基本解决了"老粮、老账、老人"等问题,粮食企业全面地进入市场,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真正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粮食流通的管理也开始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但由于粮食商品的特殊性,使得国家必须通过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来规范粮食流通中的各种关系,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促进粮食流通。  相似文献   

13.
粮改进行到今天,笼罩着粮改前景的重重迷雾,已经基本消散。经过20多年来的调整改革,深化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外围障碍已经基本扫清,进入攻坚阶段。这些外围障碍,最大的一个就是粮食生产力水平较低,我国粮食长期产不足需,供求紧张,使我们不敢也不可能奢望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20多年来,通过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与此相应,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从取消统购放开销售开始,就不断地调整改革。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从2002年1月1日起,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对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推动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粮食市场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试就培育和建立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和建议。一、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后,我县粮食市场的变化1.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重庆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意见》指出,“放开粮食市场,实行经营主体多元化”,而作为经营主体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经营观念还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加之,对粮食市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价格改革和流通主体的确立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双轨制为起点,并逐步深入.这种渐进武的改革已取得成功,既减轻了财政压力,又促进了整个农村和国民经济体制改革,其立足点是保护"三农".为了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大商业性经营的力度,缩小保护价收购范围,取消粮食订购任务,并要加强粮食销售,促进生产与流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粮食购销的旧体制正在市场化浪潮中逐渐崩溃 ,尤其是国家明确提出要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粮食购销企业将全面走向市场化经营。在这种严峻形势下 ,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哈尔滨市应该如何应对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如何挖掘“主渠道”潜能 ,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谋划的一个大课题。结合哈尔滨市粮食实际 ,笔者认为推进粮食产业经营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 ,是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汤标中 《商业研究》2002,(7):156-157
粮食流通市场化,就是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以各自选择粮食贸易品种、数量及地点等的权力,来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粮食进入市场,要比其他商品更多地受到国家的调控,以确保市场稳定发展。国家应对粮食流通市场加以宏观控制,逐步完善管理体制,使粮食流通尽快迈向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是粮食主产区,经过多年建设,粮食生产连年增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初步建立之后,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就成为必然。本文针对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的对策建议,以推动粮食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增强粮食流通能力。  相似文献   

19.
汤标中 《商业研究》2002,(4):156-157
粮食流通市场化,就是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以各自选择粮食贸易品种、数量及地点等均权力,来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粮食进入市场,要比其他商品更多地受到国家的调控,以确保市场稳定发展。国家应对粮食流通市场加以宏观控制,逐步完善管理体制,使粮食流通尽快迈向市场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流通体制改革的30年历程,是逐渐破除计划流通体制的过程,也是市场流通体制逐渐形成、完善和成熟的过程.30年来关于流通理论的研究,对催生和完善市场流通体制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把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理论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对计划流通体制的理论反思阶段(1978~1983)、逐步破除计划贸易体制阶段(1984~1991)、市场贸易体制的确立阶段(1992~2001)、贸易体制的完善与内外贸的融合阶段(2002~2007).文章指出,在30年来我国流通和贸易体制改革中,主流的观点是要推进市场化改革,但也存在着反市场化的改革思想.30年来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每一步,都是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超前探索,目的是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流通体制.30年最可贵的经验是,中国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