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韩西芹 《今日重庆》2013,(11):76-77
乍见蒋维青,发现他的形象与以往有了不同——留着一颗光溜溜的头。记得他从前长发齐肩,很有艺术家的范儿。蒋维青摸摸脑袋,怡然一笑。“到这个年龄,可贵的是要有一个平和沉稳的心态,没有火气和俗气,从从容容,才能更加潜心地去感悟人生及艺术的深意。”  相似文献   

2.
奥斯卡·王尔德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在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倡导下,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生活模仿艺术“说是他最独特也是最具反叛性的观点之一,他认为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  相似文献   

3.
水墨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不仅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审美内核,更承载着中国历代文人修内质、养德操、怡性情的精神托付。所以将中国水墨作为一种文化价值观输出推向世界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他是学者,有人称他是拾荒大王、打假专家……其实,他只是环保群体中极具代表性的普通一员。可就是他,揭开了一次性餐具市场的内幕,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充斥着这些有毒垃圾却浑然不知的时候,他率先对国内环保餐具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置疑,并已经为此奔走呼吁了近10年。他就是董金狮,抗击“白色污染”的忠实卫士。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能寻着自己所爱好的事业,做到迷的程度,不但‘好之’,而且‘乐之’,这是何等愉快的事情!"说这句话的愉快的人,是邹韬奋。他是著名新闻记者、活动家、政论家和出版家。他主编的《生活》、《大众生活》、《全民抗战》周刊以及《生活日报》等曾风行海内外,其中《生活》周刊创下了单期近20万份的发行量。时至今日,这一发行量也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6.
白敬周先生,是中国油画界的一位大师级人物。在半个世纪的艺术历程中,白敬周始终追求着他心目中的艺术巅峰,一种融化在他灵魂中的对艺术的特殊感悟与他对艺术的疯狂追求,使他在绘画领域取得了经典性的成就。早在九十年代  相似文献   

7.
在见朱铁玉之前,一位熟悉他的人告诉记者,朱是一个"怪人",过着质朴、简洁的生活,有时候还天真的像个孩子。其中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为了省事和舒服,  相似文献   

8.
对于许多人来说,足球代表着狂热、兴奋与激动,这项风靡世界数百年的运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甚至包括那些埋头于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足球是一门竞技艺术,而对于科学家来说,足球运动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艺术。英国巴斯大学运动生物力学专家肯·布雷就是一个把足球既视为艺术又视为科学的人。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月刊6月号文章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艺术关乎生活,关乎心灵,更关乎精神的塑造,关乎民族的未来。为了让艺术融入更多百姓的生活,宁波的公共文化管理者、服务者一直在创新实践的道路上奔忙着、求索着。尤其是近年来,宁波一直探索建设现代型文化馆,宁波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迭出、屡创佳绩,对基层百姓的文化服务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是艺术描画点染了浩瀚美丽的历史长河。而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源于生活,而又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生活,创造着崭新的历史,引领着人类文明不断前行。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科学,则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廖传丽 《魅力中国》2014,(14):99-99
许渊冲强调翻译是一门艺术,并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较全面地介绍了他的译诗理论。本文从他的诗歌译例分析研究发现,他的诗歌翻译理论,尤其是“三美”论和“三化”论,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走向世界》2011,(27):12-12
乔布斯是谁?地球人大概都知道,他是这个星球最近几年最耀眼的那个公司——苹果公司的掌门人。他领导着苹果开创了一个时代,他创造的产品影响了大部分生活在同时期的地球人,他是一个活着的传奇。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因此,让学生走进音乐应该从听入手,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听"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和聆听能力,培养一双能聆听的"音乐耳朵",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我尝试着通过参与律动、创设情景、发挥想象、联系生活、讲述名曲轶闻等多种形式的聆听,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从而形成良好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4.
"我梦见了我的童年/梦见了我度过的美 好时光/活着曾是那样的快乐/但命运之神说 变就变/悲哀的降临取代了欢乐/这命运早已 注定/注定于我,注定于许多人。" 诗的作者是挪威的一位麻风病患者,名 叫奥尔森·菲迪。他死于152年前,死时年仅 17岁,这是他临终前留下的"哀叹之诗"。 在甘肃和政县"麻风村"几天的生活和采 访,使记者深深理解了奥尔森的心情。他不仅 仅在表达自己,而且刻骨铭心地表达了每一 位在麻风阴影中生活着的人们的思绪……  相似文献   

15.
王康 《魅力中国》2010,(31):176-176
艺术,是人类发现美、宣扬美的一种方式,而雕塑艺术以其最直观的表现手法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奥古斯特·罗丹.这个无论在任何时期都不会被人忽视的雕塑艺术家,他用他对雕塑最原始的理解打破着传统的束缚,为后人打开了通向现代主义的门槛,他的一生夹杂着攻击和嘲讽,夹杂着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正处在转型时期,正处在农业化社会向个性化自我意识呈现的消费社会形态转变的临界点,文化价值取向和标准正在日益变化。人们各种欲望登堂入室,令人猝不及防,众生心态也变得模糊暖昧,撼动意志迎合诱惑,唯美很自然地成为一种心灵疏解的方式。当代青年艺术家张东红正是将艺术作为心灵栖居地以期凭借居士的心境寄托信仰,寻找着心灵的归属。张东红大学期间学习油画,后又改学版画,毕业之后又学了几年国画,随后他的艺术探索和实践又涉及到了很多不同方向的雕塑、影像、图片、装置等作品。他与方力钧、岳敏君等虽然同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但是由于他们环境与反映现实的角度不同,就导致了他们在艺术上的差异。他选择了不同于大多数人当时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而是回避了现实社会,选择了理想化的虚拟现实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东红的作品有了新的转变,一方面他继续延续虚拟现实的理想化世界的描绘,另一方面他开始探索性地反映现实社会的观念性作品,他的作品风格产生了很大的跳跃性变化。颇有居士风度的他尤其擅长在布面油彩这种西方传统艺术媒介中找寻传统绘画的意境,他作品的风格和精神气质更多的是中国身份与方式,淡泊、闲适、安逸。描绘的对象也是取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的茶壶、笼中鸟、瓶中花等符号。张东红用色极其大胆,喜欢使用红、黄、兰等原色,看似俗艳,实则明快  相似文献   

17.
辜嫒  王瞻宁 《魅力中国》2011,(15):96-96
动画是一种具有“假定性”特征的综合性艺术创作。在动画创作的剧作思维、角色设定、时间把握和镜头语言等刨作元素中,无不包含着假定性,动画创作正是通过“假定性”,得以超越现实地表现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从而形成独具魅力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正>艺术,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心灵的释放。而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却大多要经历三个孤独的阶段:年少轻狂,害怕孤独;成长过程中,适应孤独;人到中年,享受孤独。何泽兵,这位来自"天府之国"的艺术大师,如今已经开始享受生活、事业赋予自己的孤独,他已经将孤独变成一件人生乐事。那么他的艺术人生是如何得到升华的呢?年少轻狂,在孤独中追寻梦想上世纪90年代初,艺术对那个时代的人好像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年仅16岁的何泽兵却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寻梦之旅。从未接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他,机缘巧  相似文献   

19.
白丽 《魅力中国》2014,(12):264-264
在西方美学史上,为探寻艺术的发生而提出来的“游戏说”是非常闪亮的一颗明星。从康德、席勒、斯宾塞等人到伽达默尔,“游戏说”一直在发展进步着。但是伽达默尔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从解释学的角度来观照“游戏”的,认为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而不是游戏者。他更加注重对游戏本身的考察和研究,而不关注主体的意识。本文以伽达默尔的游戏理论为研究对象,对其作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1993年开始.作为中国第一批做艺术博览会(下称“艺博会”)的策展人,董梦阳见证了中国艺博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和努力之后,他终于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消费”艺术,让艺术品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锁在保险柜里的“保值金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