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可雇佣性指的是大学生如何获得就业所需要的能力。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两个方面分析探讨了英语人才培养状况和市场需求,以期推进高校英语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各个层面的改革,培养高素质可雇佣性人才。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省属高校应针对黑龙江省属高校人才培养与本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以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落脚点,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的作用,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为推动黑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省属高校应针对黑龙江省属高校人才培养与本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以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落脚点,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的作用,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为推动黑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高校应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科学发展专业,完善人才培养,研究就业工作,向社会输送更多高层次人才。文章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问卷调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倪超美 《北方经济》2013,(12):94-96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诸如过分强调理论与书本知识、缺少与社会互动等问题,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不足.本文从可雇佣性视角对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要改变人才培养观念,注重专业技能与通用技能的融合,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体系,实施开放式、互动教学.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阶段面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新问题,省属地方本科高校应全面转型,发展技能型、应用性教育,体现在在办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学科设置以及科研与师资队伍的有效转型。推进地方高校应用型大学越办越好,实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企业期望通过吸纳高质量人才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在人才聘用上更关注人才能力的全面性与工作的高效性。而新商科背景下同样强调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高校人才高质量培养结果与企业高质量人才需求二者之间应相互适配、有效对接。但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却出现了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情形。基于这一现象,从新商科建设对会计人才高质量培养赋予的新内涵入手,总结归纳当前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并基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构建三个方面提出重塑会计人才高质量培养路径,以提高会计人才就业质量和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招生与就业是实现社会系统人才有序流动的重要环节,是教育事业发展、社会人才输送的安全阀。从"辩证、矛盾、同一"三种思维方式对招生与就业关系进行再认识,有助于厘清高校招生与就业的内在关系,为学生就业意识的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完善、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幸福城市的重要举措,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需要技术、人才的支撑,地方高等学校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针对地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要求,树立起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办学方向相一致的观念,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融入到社会服务中去,以社会服务推动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的提高,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实现地方高校办学能力的提升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11):I0009-I0009
史勇现任天津市大港区人事局副局长、天津市大港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高级经济师。史勇恪守职业道德,立足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他的带领下,大港人才市场经济指标连年翻番,各项业务长足发展,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在天津市及周边地区人才市场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晶,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产物。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机构。文化传承创新成为高等教育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后的第四大功能。这就要求高等学校重新定位教育目标,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加强文化研究、宣传和服务活动,以保证高等教育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是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主要实施者,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向社会输送社会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创新人才培育体系的建设是广大高等院校的创新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高校必须要通过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真正落实好加强市场导向型的人才培育,真正承担起培育合格人才的重任。文章从客户需求定制化的角度分析了在市场环境变化下高校如何定位和构建人才培育体系,强化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就业市场与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企业却招不到人的困境。从大学生就业市场供给与需求这一内在逻辑出发论证了供给侧改革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适切性,认为高校的供给质量和水平与大学生就业情况息息相关。然后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集中表现,问题主要在于高校层次、专业结构、人才素质与就业市场要求的失衡。最后从高校这一供给主体出发,认为高校需要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供给质量,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实现人力资源要素配置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刘杰  吴晶 《魅力中国》2013,(25):206-206
章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的技术性、培养手段的多样性的特性,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市场化.因此,加快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一、高校要从适应人才市场需要出发改革办学模式学校的特长是办学.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要适应市场需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就必须下功夫做好人才培养这篇大文章.要做好这篇大文章,当务之急是改革高校旧的办学模式.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办学模式的最大弊端是教育与社会脱节.政府象一堵墙将学校与社会隔开,国家通过政府来协调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则更多地是通过政府部门向学校反馈人才需求等信息,政府通过行政管理使学校适应社会.这样,学校有关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确定、学生培养规格等等,不能靠社会需求直接牵引,而主要靠政府部门的计划确定.由此,  相似文献   

16.
促进高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是高等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从供给方面看,重复性、低水平劳动力供给面临淘汰;从需求方面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引发高校学科专业人才新需求。供需视角下高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文章提出供需视角下高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路径,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是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高校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创造的重要源头,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源头。现代大学,特别是以一批被称为研究型的大学为代表,凭借人才、科技、社会服务和文化影响力,以及对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贡献,正在从社会边缘地带进入社会中心地带,形成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高校有三大主要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现在也有学者把文化传播列为高校的第四大功能。这四大功能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开拓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服务人民,造福社会。代表先进生产力要求,就是要确立人才资…  相似文献   

18.
伴随社会对于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压力日趋增大,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需要大量的经济管理人才,缓解社会对于高素质、高水平的经济管理应用人才的需求,成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综合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在经济管理专业的创新进行探究,分析从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结构设置、教学模式应用、制度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创新等多方面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为促进综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齐师专 《理论观察》2004,(2):121-122
学校的办学定位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多层次,作为地方所属高校,要从服务地方经济的实际出发,准确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明确办学理念和思路,才能使学校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郝丽  许慧 《科技和产业》2018,(12):50-53
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化,社会对于我国的人才素质需求和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创新人才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转型发展战略、办学定位、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