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山之石     
张巍柏 《西部论丛》2006,(10):47-50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有政策性银行,其种类较为全面,并构成较为完整的政策性银行体系,如日本著名的“二行九库”体系,包括日本输出入银行、日本开发银行、日本国民金融公库、住宅金融公库、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公营企业金融公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中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韩国设有韩国开发银行、韩国进出口银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韩国住宅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法国设有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法国对外贸易银行、法国土地信贷银行、法国国家信贷银行、中小企业设备信贷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美国设有美国进出口银行、联邦住房信贷银行体系等政策性银行。这些政策性银行在各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构成各国金融体系两翼中的一翼。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有政策性银行,其种类较为全面,并构成较为完整的政策性银行体系,如日本著名的“二行九库”体系,包括日本输出入银行、日本开发银行、日本国民金融公库、住宅金融公库、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公营企业金融公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韩国设有韩国开发银行、韩国进出口银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韩国住宅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法国设有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法国对外贸易银行、法国土地信贷银行、法国国家信贷银行、中小企业设备信贷银行等政策…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活力的源泉,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日本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困境。日本政策金融公库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发挥政策性金融功能,向受新冠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及优质的金融服务,为稳定中小企业运营做出了自身贡献。通过分析日本政策金融公库的实践,可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提供借鉴,对于中小企业突破困境、健康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巩长霖 《辽宁经济》2000,(10):33-33
住宅金融是指为住宅生产和消费而进行的筹资、融资、借贷和结算等金融活动的总称,是住宅业与金融业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金融制度。住宅金融的雏形出现于奴隶社会,其发展完善于资本主义社会。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住宅资金市场最主要的资金融通手段,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一、住宅金融制度的主要内容   尽管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制度和经济模式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各具特色的而又卓有成效的住宅金融制度。但各种住宅金融制度大致包括两方面内容:   1.系统、健全的住宅金融机构。住宅金融机构是住宅金融制度的主体。尽管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报告》2006,(214):3-15
日本提供公共住宅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分别是通过“住宅金融公库”向建造或购买住宅的个人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补贴支持下建设廉租住房;中央政府设立“日本住宅公团”为大城市的工薪阶层提供住宅及宅基地。本文在介绍这三种方式的基础上,引出对我国住宅政策的若干思考,指出解决住宅问题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居者有其屋”不等于“居住必买房”;“公营住宅”和“公团住宅”的做法值得借鉴;有效的住宅政策有赖于个人征信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域狭小,人口密度较高,老龄人口众多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住房也一度成为国民最为关心的问题。然而,日本经过50多年的不断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住房金融制度,目前,已基本解决了国民的居住问题。 探讨日本的住房金融,可以对我国的住房金融完善产生有益启示。 一、日本住房金融的三个阶段 (一)住宅金融公库——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7.
黄小彪 《特区经济》2006,(4):113-114
有效降低制度创新成本是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健全和规范住宅市场秩序、培育住宅金融一级市场、实施有效金融监管、建立健全住房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以及法律制度等来改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行环境,以有效降低制度创立成本。  相似文献   

8.
叶彦辰  李芳 《魅力中国》2011,(18):233-233
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解决了商业银行长期资金与短期负债部匹配的这一结构性矛盾,提高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中国对于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起步较晚,基于我国庞大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本文关注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中国的实施障碍,  相似文献   

9.
杨爽 《北方经济》2013,(4):62-63
日本政策性金融曾在支持日本经济战后重建,推动日本经济实现赶超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日本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原有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业务范围等均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日本政府为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政策性金融改革.日本政策性金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革思路和措施,对深化我国正在进行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住宅金融是以住房为信用基础,借助各种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为住房的开发与建设、分配与消费、流通与交易等进行资金融通的所有经营活动的总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住宅金融是左右住宅业兴衰的关键,是住宅商品化的“核心”。因此,住宅金融对实施政府的住宅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各国政府都对住宅金融的形成和发展给予扶持和资助,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各国住宅金融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住宅金融体系目前已初具雏形,但还不完善,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扶持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比较具有成熟住宅…  相似文献   

1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珺 《辽宁经济》2004,(8):43-44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在美国和欧洲的房地产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欧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发展过程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的分析,来讨论我国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泰国的住宅金融体制改革及其借鉴意义杜政清住宅金融不仅是房地产金融市场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而且对于住宅开发融资,特别是普通住宅开发融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前,泰国住宅金融一度徘徊不前,住宅开发投资的积极性不高;改革后,近几年泰国住宅金融业务繁荣,住...  相似文献   

13.
<正> 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是指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它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抵押权人将原始的住宅抵押,贷款汇集重组成新的抵押组合(Mortgage Pool),经信用担保机构信押增强后,由特设机构(SpecialPurpose Vehicle)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和销售这类证券的过程。它能够实现间接融资和直接按融资的有机结合,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杨浩 《特区经济》2005,(8):103-104
一、住房抵押贷款的历史回顾1.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渊源。美国金融界引入资产证券化是为了解决经济大危机后低收入者的住房资金短缺问题。1934年美国政府为活跃和发展住房金融,制定了《全国住房管理条例》,并成立了联邦住房贷款银行(FHLB)、联邦住房管理局(FHA)、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NMA)3家机构,专门为住房抵押提供资金或担保,奠定了抵押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传统上为住房提供资金的储蓄机构大面积陷入经营困境,政府为应付日益增长的住宅抵押贷款需求,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发展新的融资技术,…  相似文献   

15.
徐战平 《特区经济》2010,(5):122-123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是金融体系完善的国家联接住宅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通行做法,从效率的角度出发,这种体系的设计,除可以降低银行开展住宅抵押贷款的成本,扩大银行融资的渠道外,最主要的是,资产证券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而资产证券化一般都是由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开始的。本文对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内涵及推行该体系的配套条件做了初步的探索,探析的目的是为设计及推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设计配套条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的金融创新之一。以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作为资产证券化开展的突破口,是我国金融创新的重中之重。文章立足于我国国情,阐述了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引,通过分析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发展MBS的对策和措施,以求能够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模式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政府主导型金融机制对日本战后经济重建和实现产业政策目标、建立独立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日本很重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并确立了以民间为主体,并以政府为补充的中小企业金融体系.在政策金融领域,政府通过设立不同种类的国有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日本战后成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满足了企业技术创新对资金的需求,从而引导了民问金融机构的融资,进而带动了社会庞大的资金存量向技术创新转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经济》2008,(2):32-32
战后日本经济重建,并实现“日本奇迹”的一个重要原因被认为是建立了较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其住房政策可以追溯到150年的《住房金融公库法》、1951年的《公营住宅法》和1966年《城市住房计划法》等多部法律。政府规定了三个居住标准即最低居住标准、平均居住标准、诱导居住标准。以四口之家为例,最低居住标准为25平方米,平均居住面积为86平方米,诱导居住标准为91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申韬 《改革与战略》2005,(12):111-115
鉴于住房抵押贷款本身具备易于证券化的特点及其在推动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银行业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意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应成为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突破口。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应由银行专门住房金融机构、政府专门机构和投资者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应循序渐进地发展。为此,培育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的配套环境至关重要,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住房货币政策的推行,使住房金融制度的改革成为焦点,但是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受到贷款机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限制.抵押贷款证券化拓宽了贷款机构的资金来源,增强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分散了抵押贷款的风险,贷款机构可以发放更多的抵押贷款,从而满足购房者融通资金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