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通胀率作为政策开关变量,对结构转换形式的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中非线性泰勒规则优于线性泰勒规则,而纳入货币、资产价格、汇率等因素的扩展型非线性模型又优于非线性泰勒基准模型,其中货币和汇率因素的引入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考虑IS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以及泰勒规则等理论模型系统的内生性结构基础上,利用时变参数随机波动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捕捉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胀与汇率反应的时变特征,检验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进入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引入汇率因素或引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泰勒规则,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引入泰勒规则使得货币政策钉住通胀目标参数与钉住产出缺口参数均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更符合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实际。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正由"相机选择型"向"规则型"利率调控模式转变,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也逐渐向产出缺口与通胀率目标及人民币汇率稳定目标转变,具体而言,货币政策对通胀与产出的调整仅表现为先递增后递减的短期正向效应,且2006年第3季度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通胀治理偏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在2001年之前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短期负向效应,而后影响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考虑IS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以及泰勒规则等理论模型系统的内生性结构基础上,利用时变参数随机波动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捕捉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胀与汇率反应的时变特征,检验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进入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引入汇率因素或引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泰勒规则,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引入泰勒规则使得货币政策钉住通胀目标参数与钉住产出缺口参数均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更符合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实际。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正由"相机选择型"向"规则型"利率调控模式转变,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也逐渐向产出缺口与通胀率目标及人民币汇率稳定目标转变,具体而言,货币政策对通胀与产出的调整仅表现为先递增后递减的短期正向效应,且2006年第3季度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通胀治理偏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在2001年之前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短期负向效应,而后影响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的货币政策数据对泰勒规则及其扩展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验证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泰勒规则对我国现行利率政策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的利率调节存在着小心试错,力求平滑化的操作倾向,利率调节幅度总体上小于泰勒规则值,因此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上力度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当局在面临重大宏观调控需要时,更多地运用数量控制的货币政策手段,而非利率政策,这种做法一方面阻滞了经济体制转轨进程,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宏观调控的政策成本。加强对利率政策工具的理论研究,使利率更好地针对通货膨胀和产出变化做出调整,对于提高我国的宏观调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处在重构过程之中,作为其中重要组成工具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其未来的变化值得关注。为了更加清楚地解读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文章在央行资产负债表趋势与结构特征基础上,详尽阐释了央行资产负债表特征背后体现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效果,以及制约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一些问题。文章认为,资产负债表结构调整决定着货币政策目标的效果,其关键在于汇率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的权衡。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处在重构过程之中,作为其中重要组成工具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其未来的变化值得关注。为了更加清楚地解读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文章在央行资产负债表趋势与结构特征基础上,详尽阐释了央行资产负债表特征背后体现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效果,以及制约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一些问题。文章认为,资产负债表结构调整决定着货币政策目标的效果,其关键在于汇率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的权衡。  相似文献   

7.
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是央行货币政策实施中的一个长久话题,时间不一致概念虽使规则论在可信度上有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相机抉择论具有的灵活性始终被美联储所采用。泰勒规则作为简单工具规则,只能作为美联储的“指导线”,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其复杂的货币政策制定;而目标设定规则中的“一般目标设定规则”相对全面,美联储可在规则性的基础上进行相机抉择性行动,针对经济形势做出相应地预测与判断。此外,本文还从货币一般均衡模型与通货紧缩等角度出发,探讨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理论中微观基础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联系的不断深化,中央银行理应在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构建我国金融稳定指数,并将其加入线性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在调整名义利率时的确对金融稳定状况有所关注,相比于传统泰勒规则,纳入金融稳定指数的泰勒规则中通胀系数与产出缺口系数均有显著改善,其能够更好地拟合中央银行的实际政策操作。随后,为了进一步考察货币当局对名义利率调整的动态变化特征,文章通过TVP-SV-VAR模型对拓展的时变参数泰勒规则进行了再估计。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周期和金融形势的更迭,中央银行也会不断动态调整其政策目标。其中,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调控不存在明显的惰性区域,控制通胀始终是中央银行工作的重心。其次,中央银行存在规避经济收缩的偏好,在经济下行时期其对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向产出缺口倾斜。最后,为了抑制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承担,货币当局在本次金融危机之后显著增强了对于金融稳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有关货币政策规则的著名建议及货币政策规则思想的现代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历史回顾。讨论了在不确定性的短期宏观经济模型(即所谓的Poole模型)中规则的作用及中期模型如AS-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规则。我们特别关注所谓的工具规则和目标规则,工具规则以泰勒规则为代表,而通货膨胀目标规则是最流行的目标规则。最后,我们介绍了最优货币政策的理论观点,并将所谓的芝加哥规则放入一个简单的实际货币余额增长模型中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及其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我国 90年代以来的季度经济数据 ,通过对AD AS方程的拟合 ,检验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结果表明 ,现阶段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已存在较大缺陷。主要原因在于 ,公众预期的变化和利率管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扭曲了货币政策传导 ,而证券市场的反常波动又经常造成货币的大量“漏损”。因此本文认为 ,目前央行可尝试采用基于货币供应量和名义利率指标的混合货币政策规则 ,作为对现行货币供应量规则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泰勒规则的提出,以及应用泰勒规则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研究成果作了的概述,对其泰勒规则在国内的适用性做了简要分析,最后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提出了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标准泰勒规则的内涵和适用条件出发,应用中国1995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1季度的数估计了标准的线性泰勒规则,逐步从利率平滑、前瞻性变量、汇率因素和资产价格等方面放宽适用条件,根据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数据对泰勒规则的拓展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验证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不论采用怎样的中介工具,最终的调控对象都要落到货币供应量这个指标上来,如果央行所选取的中介工具与货币供应量不存在灵敏的互动关系,那么这个中介工具也就无法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我国在货币政策选择上存在许多自相矛盾之处,主要包括总体目标和中介目标不明确;货币政策缺乏常规的政策工具;政策实施的独立性受到僵化的汇率政策的限制;政策操作的实际效果与政策制定的初衷相背离等等。因此,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开放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中国的货币政策规则,并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规则考虑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且汇率波动的政策反应系数为0.137,远高于国际金融市场完备时的估计值。原因在于,当国际金融市场不完备时,不仅两国家庭的风险分担程度下降,而且实际汇率调整相对消费的能力也被削弱,在此条件下,央行更应关注汇率波动对本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开放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中国的货币政策规则,并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规则考虑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且汇率波动的政策反应系数为0.137,远高于国际金融市场完备时的估计值。原因在于,当国际金融市场不完备时,不仅两国家庭的风险分担程度下降,而且实际汇率调整相对消费的能力也被削弱,在此条件下,央行更应关注汇率波动对本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货币政策理论是关于货币政策的目标、操作工具、中介指标、作用、传导机制、操作规则以及有效性等方面的理论.央行为实现调节经济的最终目标,往往借助各种政策工具影响中介目标,进而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有利率和货币供给两种.凯恩斯主义者主张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而弗里德曼(Friedman,M.A,1968)则主张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  相似文献   

17.
Taylor规则比McCallum规则更准确地描述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在Taylor规则中,央行的利率操作能够逆周期平抑实体经济波动,也能够对通胀进行逆周期反应,但调整幅度不够,导致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实现的可能。此外,我国央行的利率操作主要盯住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而非实际均衡汇率。  相似文献   

18.
唐元蕙 《特区经济》2013,(12):11-15
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和债务危机进行相同的政策因素解读。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与泰勒规则的比较发现,不恰当的货币政策扭曲了市场基准利率,释放出错误的资源配置信号。危机前的低利率政策助长了房地产信贷的过度膨胀,成为次贷危机的政策因素;而后危机时代,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次扭曲了市场的基准利率,没有达到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的目的,而是将美国政府拖入了债务泥潭。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1985—2007年之间的年度数据,用实证方法分析了中央银行量化其政策目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数量化有利于降低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同时.研究结果证明央行公开其数量化政策目标要比达到该目标更为有效.明晰的货币政策目标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有利于引导公众通货膨胀的预期,增强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央行宣布再度上调存款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2010年以来第七次上调准备金率,凸显了当前货币政策的"稳健"特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货币政策是政府在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下,运用政策工具和政策手段,经由一定的传导过程,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过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基本层面的问题就是考察货币政策的预定目标和实际运行效果之间的偏差大小。偏差越小,货币政策有效性越高。理论一般认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核心问题是货币政策能否影响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