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怀东 《产权导刊》2012,(11):14-15
数月以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警告和反对,频频上演购岛闹剧,导致中日两国关系紧张,并逐渐蔓延到经济领域和民间交往。受此影响,日本经济呈现进一步恶化之势,外贸出口一蹶不振,债务负担居高不下,经济增长率预期下调,传统优势黯然失色,企业经营面临困难  相似文献   

2.
抗议日     
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兰州……怒火街头。持续数日的游行示威,仍在中国各地进行着。中国民众自发走上街头,抗议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径,谴责日方对人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挑衅。在"抵制日货"的声浪中,不少在华日本企业的门店或者工厂都选择了暂停运营。郑州等地的商场内,日系电子产品全面下架;赴日旅游、会议等纷纷取消;部分赴日包机、航班被推迟或取消……  相似文献   

3.
白益民 《环球财经》2012,(10):56-59
从插足南海争端到挑起钓鱼岛冲突,直到9月11日,日本签订所谓的“购岛”合同并扬言动用自卫队,日本上演了一幕幕连续的闹剧。  相似文献   

4.
华益文 《中国西部》2012,(28):20-20
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一步步挑衅,遭致中国政府和公众的有力回击。面对日方挑衅,中国政府后发制人,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有节奏、有章法,步步为营,宣示了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展示了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彰显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这是—套基于历史、法理和实力的反制措施。迄今尚未看到中国官方正式动用经济手段。但由日本政府“购岛”闹剧引发的钓鱼岛事态已然对中日经贸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日本旅游业首当其冲,日系产品在华推广和销售也受到冲击。中国民众和非官方机构在对日经贸往来方面的自发反应已引起日本国内舆论的关注。对此,日本经济界包括在华日资企业表面上保持低调、反应平静,实则担心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掀起的风浪会更广、更深地波及日本经济。  相似文献   

5.
刘昌荣 《上海国资》2012,(11):22-23
2012年4月以来,中日两国发生领土和领海的争端,政治、外交关系明显恶化。日本政府9月11日的“购买”钓鱼岛闹剧,引起双方在钓鱼岛海域的严重对峙,并激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强烈抗议活动,中日经贸受到重创。  相似文献   

6.
"钓鱼岛是中国的!"连日来,各地群众的呼声,穿越了东海的万顷波涛。他们愤怒不失克制、热情不失平和、有理有节文明有序的表达,表现出中华民族维护主权、捍卫领土的坚定决心,有力反击了日本政府"购岛"闹剧,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尊重。祖国领土遭受挑衅,抑制不住的愤懑、抗议与"反制",是中华儿女应有的激情,需要释放。这样的爱国情感弥足珍贵,需要充分珍惜保护。但是,文明守法应是公民的基本素质。损害同胞的合法财产,迁怒在华的日本公民,是极不妥当的。捍卫国家领土当然需要强烈表达,但同时也需  相似文献   

7.
制裁日本     
《中国经济周刊》2012,(37):18-19
日本政府悍然决定"购岛",在危害中日关系大局的错误道路上迈出了危险的一步。迅速激化的钓鱼岛争端背后,隐藏着日本政府怎样的野心?日趋紧张的中日关系,我们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8.
10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称,9月汽车产销表现欠佳,累计增速在连续8个月提高后首次出现回落。日系车销量大幅下降,是车市整体低迷的最主要原因。据统计,9月日系乘用车销量下降29.5%,与上年同期比较,下降40.8%。停产、关店、日籍员工撤离、销量下降……自9月10日日本政府决定"购岛"以来,在华日企集体经历了进入中国市场后最为特殊的一个月。  相似文献   

9.
2012年伊始,日本就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不断制造摩擦,包括为钓鱼岛附属岛屿起名,允许国会议员登岛,允许地方议员登岛,在附近海域举行钓鱼大赛等;夏秋以来,又强行拦截和逮捕中国保钓人士,放纵日本右翼团体和人士登岛宣誓主权,允许东京都政府沿钓鱼岛周边进行测量和地理资源调查等。9月10日,日本政府召开会议,决定由政府出资20.5亿日元(约合1.66亿元人民币),从所谓的"岛主"手中"购买"钓鱼岛。  相似文献   

10.
白益民 《环球财经》2012,(10):60-62
2012年并不是玛雅传说的“世界末日”,却是中国海洋的多事之秋。这一年,日本、越南、菲律宾三国轮番上演抢占中国固有领土的闹剧。今年以来,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此次钓鱼岛之争。这场由石原慎太郎“购岛”言论引发的争端,又一次让中日关系跌到冰点。  相似文献   

11.
苹果是美国品牌,但大量产品在中国生产,显示屏与电池又来自日本……如果你坚决抵制日货,可能也不得不同时抵制美国货、欧洲货。钓鱼岛是中国的!日本政府"购岛",可笑、无耻!于是,各地都有不少民众以"抵制日货"来表达对日本政府的愤怒和抗议,彰显爱国精神。有人说:中国是日本最大出口国,只要中国人都不买日货,我们就可以拖垮岛国经济。这可行吗?从地理大发现到二战后,国际产业分工一直处在"产业间分工"状态,各国通过资源禀赋、技术优势甚至消费偏好的差异从国际贸易中获利:意大利卖服装,英国卖钢铁,德国卖机械……如果德国不买意大利的服装,也可以考虑英国——纺织也是英国的优势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2.
日本如果不改变其强硬政策而希望中日经济关系不受影响,是不现实的。日本政府非法强化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实际控制的行为,最近一段时间愈演愈烈。8月23日,日本首相野田在日本众议院表示:日本政府守卫领土的决心"不会退却"。防卫大臣森本敏夫说:日本自卫队需要独自拥有岛屿防卫的军事能力。在领土领海问题上,日本自卫队不会让外国船只接近一毫米。日本还借助日美军事同盟关系,多次进行"夺岛军事演习"。日本策动的强  相似文献   

13.
抗议日     
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兰州……怒火街头。 持续数日的游行示威,仍在中国各地进行着。中国民众自发走上街头,抗议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径,谴责日方对人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挑衅。 在“抵制日货”的声浪中,不少在华日本企业的门店或者工厂都选择了暂停运营。郑州等地的商场内,目系电子产品全面下架;赴日旅游、会议等纷纷取消;部分赴目包机、航班被推迟或取消……  相似文献   

14.
顾列铭 《上海经济》2012,(10):14-17,6
2012年9月13日,国家商务部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日方的所谓"购岛"行为,难以避免地会对中日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不排除中国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的可能。而在网络上则流行这么一段话:如果中国人一个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数千家企业面临破产!如果中国人六个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一半人失业!!如果中国人一年不买日货,日本经济结构彻底瓦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的发力以及中美在石油开采上的联袂,让日本坐立不安,此后日本政府单方面收购钓鱼岛以对抗中国的合法权益。这一行为为当时愈演愈烈的钓照岛冲突埋下了伏笔,也直接导致了中日在东海上的长期纠葛不断  相似文献   

16.
日本政府悍然决定“购岛”,在危害中日关系大局的错误道路上迈出了危险的一步。迅速激化的钓鱼岛争端背后,隐藏着日本政府怎样的野心?日趋紧张的中日关系,我们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7.
10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称,9月汽车产销表现欠佳,累汁增速在连续8个月提高后首次m现回落。日系车销量大幅下降,足车市整体低迷的最主要原因。据统计,9月日系乘用车销量下降29.5%,与上年同期比较,下降40.8%。停产、关店、同籍员工撤离、销量下降……自9月10日日本政府决定“购岛”以来,在华日企集体经历了进入中国市场后最为特殊的一个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2014,(23):27-28
中国与乌干达自196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长期保持友好,经济互利合作不断发展。目前,有众多中国企业在乌投资,主要从事制造、房地产、矿产开发和餐饮服务等行业。根据中乌双边协议,自2012年7月1日起,乌干达95%的输华产品可享受免关税待遇。  相似文献   

19.
这两个最大的亚洲国家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相互依赖和存在从今年4月份开始,"钓鱼岛"三个字一直受到国人的密切关注。日本方面的多次提案购岛行径以及中方的严正交涉来来往往,始终挡不住日本方面于9月11日举行内阁会议,正式决议购买钓鱼岛本岛、北小岛、南小岛,将其"收归国有",中日关系全面陷入僵局。购岛事件犹如地震般引起连锁反应,中日商贸经济战率先展开。据有关统计,北、上、广三地日系彩电8月销售额与上月相比出现了大幅下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厨电业向来"绯闻"不断。2007年9月29日,《华夏时报》一篇"美的华帝欲并购帅康"的文章,引发了厨电业的空前关注,之后证实这只是一场闹剧。2007年12月10日《华夏时报》又发表了《传帅康遭惠而浦并购》一文,文章中惊爆"惠而浦欲并购帅康"、"帅康总裁赌钱卖掉工厂"等子虚乌有的内容,把向来低调内敛的帅康一下子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