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亟需依靠进一步改革,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迫在眉睫.由于中国经济结构问题及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城镇化本身难以担当中国经济全面改革的单一突破口,提高城镇化水平需要的一系列制度改革更为重要.下一轮中国经济全面改革应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要素价格“两大核心”改革为“突破口”,以土地征地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国退民进”改革等四项内容为重点.改革中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制定明确的时限要求,由权威班子进行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2.
新预算法的出台是国家法律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更是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率先破冰并取得决定性进展。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牵动所有领域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工程,极可能成为改革突破口和主线索。  相似文献   

3.
夏斌 《中国金融》2013,(4):34-37
下一轮全面经济改革的行动框架应该是: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要素价格"两大核心"改革为突破口,推动以"四大重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对改革突破口的进一步认识仔细考察当前各种经济问题与矛盾背后的脉络,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循环和盘根错节的关系。最根本的原因是制度设计不当,如政府管制、金融改革滞后、要素价格不  相似文献   

4.
十八届三中全会从经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思维出发,把财税体制改革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破冰船"位置,作为事关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首选项。财政也明确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凸显新一届政府对财政问题的高度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2020年前中国改革蓝图,并着重就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重点及其实现路径做出清晰安排,新一轮财税改革的帷幕终于拉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新形势下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将兼顾发展与转型、公平与公正和政府与市场,在指导思想上,今后的税制改革将更加趋向中性原则,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中国特色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已由试点转入定型和全面中国化的崭新阶段。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定型,不仅率先拉开了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大幕,也拉开了养老保险制度革命性变革的大幕。全面建成中国特色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关键是确立"保基本、全覆盖、有弹性、能转移、可持续"的核心价值观,实行中国化、公平化、市场化、城镇化和可持续化改革,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改革之路,创建中国特色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理论。同时,提出了"双向推进"、"小并轨"、"大并轨"等改革方案,而实施上述制度创新和改革需要的只是思路和工作的微调,效果则是可以全面建成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彻底放弃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开始了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之一———税收,率先进行了改革。1983年和1984年的两步“利改税”的重大改革和工商税制的全面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面貌:从原来的单一化税制转为适应有计划的商...  相似文献   

7.
中国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根据网民对2014年中国国内热点新闻的关注度,评出2014年国内十大新闻是:一、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一年之内,行政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一批重大改革方案稳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升华,是我国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市场化与国际化加深的新时期,党统领全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与体制机制保障。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财税改革与制度创新始终走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沿。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财政以放权让利为主线,调动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逐步打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9.
政策要揽     
齐芳 《国际融资》2016,(5):74-75
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明确10领域50项重点任务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批转发改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重点行业改革。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营造保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金融机构、利率汇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等改革,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等体制创新,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深化外商投资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深化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药卫生、文化体育等改革。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渐进式向前推进,但民间金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和金融功能在历次金融体制改革中尚不突出。在当前"新兴"和"转轨"的双重背景下,新一轮金融改革工作已全面展开,而各类民间金融风险事件背后折射的问题仍然是改革层面的问题,根源于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滞后,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发展相脱离。从法律、政策、制度入手完善民间金融体制,将民间金融纳入到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框架之中,是规制民间金融的重要战略定位与机制筹措。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能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也能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分析我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途径: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能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也能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分析我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途径: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税制改革是众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闸选择在分配领域,以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作为突破口,以变动国家财政与企业的财政税收上缴关系为先导,在全社会展开———这就是1978—1980...  相似文献   

14.
迈上新征途     
骏马奔腾辞旧去,三羊开泰报春来。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国际金融形势依然复杂,美国QE退出、乌克兰政局动荡、埃博拉病毒肆虐、越南反华风暴、马航坠机等事件牵动着全球的神经;这一年,怀着伟大复兴梦想的中国进入新的"改革时间",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央企薪酬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开启大幕,改革成为最热的"话题";这一年,新中国迎来65周年华诞,中国经济换档降速,经济结构良性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发展质量不断向好;  相似文献   

15.
后改革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定位在于全面小康社会.相应而言,在后改革时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在于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金融支持体系,其方向在于支撑新型的工业化经济.银监会分立体制在中国预期存在巨大成本,因此,如何降低金融监管制度成本是下一步制度运行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急剧的城镇化过程。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旧的城镇化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新型城镇化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已成为政策共识。但是,目前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涵以及对经济的可能影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下,对城镇化与经济供给面以及需求面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贺强 《国际金融》2014,(5):68-71
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肩负着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分别就经济体制和金融领域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不仅会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对商业银行转型产生深远影响。“因势而谋,才能谋定后动;顺势而为,才能有效作为”。商业银行必须把握经济大势,抓住深化改革时机,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局,从国家政策导向中捕捉发展机遇,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中实现自身成长。  相似文献   

18.
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是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有专家指出:财税体制改革是新一轮改革的"牛鼻子",也是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笔者认为,财税体制改革之所以引人关注,被视为改革的关键所在,是因为财税体制改革是最直接、最深刻、"体量"最大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它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社会结构是否健全,关系到经济增长质量、社会稳定和活力。财税体制改革利益调整的属性使其难免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其重要性又不容坐失改革时机,特别是当前经济增长乏力、经济结构调整难度较大、一些社会矛盾开始突显,更需要站在承担历史责任的高度,在财  相似文献   

19.
《银行家》2014,(11)
正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巨大的需求空间。农业人口众多和城乡二元分割结构,决定了我国城镇化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面临经济发展和机制构建等全面挑战。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伴生的制度改革需要有效的社会管理和风险制约机制,而在精简行政机构和市场导向的趋势下,借助和利用兼具市场机制和社会管理功能的保险业来进行辅助管理和风险防范,对城镇化的良性发展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驰  李海波 《时代金融》2015,(3):196-197
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城镇化发展不可避免成为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一届政府对中国城镇化发展寄望颇高,希望以此提振经济民心,实现新一轮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缺乏详尽需求分析调查、缺乏生态安全规划、缺乏持续资本运作配套、缺乏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等多个重点问题若不能很好解决,将严重伤害中国基层百姓切身利益和信心。本文就相关问题展开思考,提出城镇化发展应真正了解基层民众的真实需求,应以自然生态安全为考核评价标准,应解决金融服务瓶颈和风险驾驭能力,应克制执政者的"GDP渴望"和"规模冲动",应保全民族文化和增加民族文化价值等建议,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