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赞比亚某典型难处理次生氧化铜钴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氧化铜钴矿物浓酸熟化-柱浸工艺、浸出液的絮凝沉降,得到氧化铜钴矿适宜的浸出和沉降工艺条件。浓酸熟化-柱浸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浓硫酸熟化堆浸技术处理穆利亚希氧化铜钴矿,铜的浸出率可达74%,同比未熟化工艺浸出率提高10%左右。絮凝剂筛选试验表明,絮凝剂912对浸出液具有很好的絮凝效果,矿浆的沉降速度可以达到5~21 m/h。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针对某石煤钒矿酸法浸出提钒工艺中固液分离后浸出液进行磁化絮凝沉降试验,其间分别开展了改性磁种与絮凝剂组合使用的探索试验、改性磁种与絮凝剂组合用量的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磁化絮凝技术能够显著降低钒浸出液样品中的固体悬浮物,浸出液样品中固体悬浮物的含量在B型磁种处理工艺下最低降为0.367%,在R型磁种处理工艺下最低降为0.234%。磁化絮凝技术使得浸出液中的固体悬浮物快速沉降,可将浸出液中大部分的固体悬浮物分离出来,有利于后续废水处理,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针对梅山化工酸性水处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电石渣过滤试验,提出了一次沉降、一次浓缩、一次输送新工艺,并与选矿尾矿一起经过φ25 m高压浓缩.实施结果表明:新工艺改善了环境,简化了工艺,生产顺畅,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煤矸石填筑煤海路工程,基于FLAC3D开展了煤矸石填筑路基沉降及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坡角与填筑高度对煤矸石路基沉降与稳定性存在显著影响。随着煤矸石路基坡角的增大,其沉降逐渐减小,路基边坡安全系数也逐渐减小,这表明在煤矸石路基填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坡角对沉降和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大的坡角,从而减轻路基的沉降。煤矸石填筑一般路基距离道路中心线越远,其沉降越大;而对于煤矸石填筑高路基距离道路中心线越远,其沉降反而越小。煤矸石填筑路基高度越大,其沉降变形越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越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山西省榆次区大气干沉降中水溶性阴离子的化学组成及时间变化特征,采集榆次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大气干沉降样品,利用相关性分析及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探讨干沉降中水溶性离子的化学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榆次区干沉降水溶性阴离子月平均浓度为846.158 μg/g,通量日平均值为589.7 μmol/(m2·d),季节变化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PM2.5/PM10和NO2/SO2佐证了扬尘和燃煤对榆次区环境污染及离子浓度的贡献率;干沉降阴离子的浓度变化受到降水及本地气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常虹 《魅力中国》2013,(26):258-258
本文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地基与水闸结构的整体模型,分析了采动影响下水闸结构的沉降以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引起闸室结构最大的下沉量为0.65m.其最大的沉降差为0.081m,由此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对闸室结构的正常运行影响不大。对闸室结构的稳定性有影响,但并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7.
以β-环糊精和聚丙烯酰胺为原料,接枝反应合成β-CD-PAM絮凝剂,分别用β-CD-PAM、β-环糊精、聚丙烯酰胺处理模拟含Cr3+废水,研究药品用量、温度、pH值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β-CD-PAM与β-环糊精、聚丙烯酰胺相比,对Cr3+去除能力皆有明显提高;β-CD-PAM处理浓度为10mg/L的Cr3+标准溶液,最优化条件组合为:药品投加量1.5g/L、温度35℃、pH值56,去除率可达到87.23%。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综合运用表层沉降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分层沉降监测、地下水位观测等常用的监测手段及监测方法,评估真空预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表层平均沉降量为0.905m,固结度大于90%,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尾矿特性的研究和大空区尾矿充填的特点,通过对自然沉降和絮凝沉降的试验研究,在充填工程实施前须针对东山采空区展开模型试验。通过不同浓度尾砂与充填高度的模型对比试验,了解尾砂浆的流动特性,主副模型与水平管内尾砂流动、沉积过程、赋存状态、充填效果,为选择充填方案及封闭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湿陷性黄土区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试验效果与沉降评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路基试验工程,对柱锤冲扩桩、水泥土挤密桩、强夯三种措施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地基以及改良黄土路基的试验效果进行了检测评价。通过现场沉降观测试验分析了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特点,并用双曲线法对路基工后沉降进行预测。预压258天后,柱锤冲扩桩法和水泥土挤密桩法处理过的地基上路基工后沉降均小于15mm,可以卸除预压土并铺设无砟轨道。  相似文献   

11.
毛舟龙  刘佳跃 《科技和产业》2021,21(10):375-380
某于沿海深厚软土地基上项目,对项目投用后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同时通过对其投用后不同区域、不同地基处理工艺进行沉降观察,揭示深厚软土地基的沉降固结趋势,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路基沉降的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路基填筑压实不够以及软土路基没有处理到住导致,特别是软土路基的正确处理能够形成路基沉降的隐患.鉴于目前公路工程路基沉降的日益增多,引发相应的质量问题,甚至安全事故,本文对公路工程路基沉降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公路工程路基沉降与监控要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47景Sentinel-1A影像,基于SBAS-InSAR技术,对窑街矿区进行沉降监测。根据矿区沉降特征,构建GM(2,1)、BP神经网络、PSO-SVR和LSTM4种预测模型,对3个矿区2020—2021年形变中心沉降值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窑街矿区大部分区域处于稳定状态,矿区中心形成明显的沉降漏斗,最大平均沉降速率为157.01 mm/a,2018—2021年最大累积沉降量达到681.82 mm,存在发生采空区大面积塌陷和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预测结果显示,4种模型表现出不同的预测精度, LSTM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可作为矿区地表沉降相对可靠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
以武汉市光谷一路—高新四路排水通道工程为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对双侧壁导坑法隧道的施工过程开展数值模拟,重点对不同施工阶段产生的地表沉降和拱顶沉降等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洞周土体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不同施工阶段对应的地表横向沉降槽形状基本与Peck曲线相近,且地表沉降的最大值在隧道轴线对应的地表处,其中S6a、S6b区段施工完成后发生的地表沉降最大值分别为2.1、1.2 mm;另一方面,S6b、S6a区段双侧壁导坑法的拱顶沉降最大值分别为6.9、2.8 mm,拱底隆起最大值分别为7.9、7.3 mm,且最大值发生位置均在隧道轴线对应的拱顶及拱底处.  相似文献   

15.
水处理工艺中的混凝过程是应用最普通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新开发的絮凝剂中 ,聚合铝以其净水混凝性能好、絮凝体大、用量少、效率高、沉降快、适用范围广以及能除去水中铬、铅等有害杂质等优越性而得以迅速的发展。成为国际上公认的一种优质高效的絮凝剂。在常用的聚合氯化铝 (PAC )中引进少量的SO4 2 - ,一般以Cl- /SO4 2 - =4为宜 ,可制得聚硫氯化铝 (PACS)。日本采用在纯PAC中加适量H2 SO4 作为重新聚合的促进剂来制备PACS。生产PACS的原料多种多样 ,但主要以廉价的铝渣、铝灰为主。铝灰因含有较多的有害杂质…  相似文献   

16.
沉降观测是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乃至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也是技术资料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建筑质量,更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但在我们日常施工或使用中,却往往被忽视。现就沉降观测存在问题和处理作一浅析,并对影响沉降观测精度的因素和如何提高观测精度作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7.
在通行的道路上,破除路面、挖沟敷设管线,即"马路拉链"现象会导致路面沉降.这些管线的敷设过程大同小异,即破路挖槽、管线敷设、回填土、路面恢复四个工序,路面沉降的直接原因就是回填土施工过程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质量不舍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火电厂循环水排污减量新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水处理药剂,辅以数字化管理技术,可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实现循环水排污水节水减量处理及自动化管理的目的.系统在浓缩倍率6.5倍左右运行时,SS腐蚀率、污垢热阻值和黏附速率最大值分别为0.002522 mm/a、0.706×10-4 m2·K/W和0.072338...  相似文献   

19.
某燃气电厂采用地表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水源,为保证该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进行节水减排,根据水质特点提出了一种高浓缩倍率运行控制方案。本文通过动态模拟试验验证该方案的运行效果,并确定运行参数。结果表明,采用CN-101阻垢缓蚀剂(投加量14 mg/L),循环水浓缩倍率控制在7.0倍左右,Cl-浓度不大于250 mg/L,钙硬度不大于5.27 mmol/L,总碱度不大于4.9 mmol/L,循环水动态模拟试验的换热管、填料塔均未发生结垢现象,表明该条件下循环冷却水系统可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锌精矿经酸性浸出后,铁是锌浸出液中最主要的杂质金属.本文对含Fe2+/Fe3+的浸出液进行低温直接除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除铁前液150 mL、温度40℃、终点pH介于4.0~4.5、30%H2O2用量15 mL、33%添加剂用量7.5 mL的条件下,溶液Fe含量小于5 mg/L,Fe沉淀率为99.72%,沉铁矿浆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