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田米香 《黑河学刊》2006,2(5):59-61
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是一个人、一个社会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柱。“八荣八耻”反映了当前中国的主流价值观、道德观,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坚持的重要道德原则和价值标准。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主体,只有坚持这一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中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和谐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
王影  翁顺利 《理论观察》2006,39(3):13-14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适应了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蔡清伟 《黑河学刊》2006,3(5):56-58
在以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为主题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根本要求;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核心:开展遵纪守法的法制观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硬保障。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为依据,在充分总结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当今社会正确荣辱观的高度概括而构建的道德思想体系,它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而且也体现着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新的理解和概括。它的提出不仅针对当前公民道德缺失的状况,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而且拓展和丰富了新时期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渠道,对当前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八荣八耻”教育,突出“四个重点”,贯彻“三贴近”原则,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荣辱,一个古老的道德范畴,历经千年、栉风沐雨。如今,以其全新的精辟内涵和深刻寓意,成为全面奔小康实践中的中国人的崭新时代话题。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新的理解和概括。它的提出不仅针对当前公民道德缺失的状况,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而且拓展和丰富了新时期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渠道,对当前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员应该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必备的素质,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宋春洪 《中国集体经济》2007,39(26):196-197
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内容之一,后者为前者指明方向,二者统一于和谐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将重新定义新的道德评价标准和尺度,唤醒个体的道德良知和凝聚道德力量,促进道德人格的完满,从而实现其道德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应对价值虚无主义侵袭,建构确定性的道德谱系的诉求。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循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规律关系以及道德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具有科学内涵,其深刻回答了中国社会成员应当坚持的基本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尹洪昌  韦扬 《理论观察》2006,3(3):17-18
胡锦涛同志在会见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引导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观点。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们树立起了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标杆,必将对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于它对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和发展,产生出了传统社会主义道路。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表明了党的各代领导集体是社会主义传统的继承者和维护者,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道家哲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包括: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观念;知常知和的观念;知止知足的观念等.挖掘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为当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根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毛泽东对此作了艰辛的探索,他之所以没有最终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原因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7.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12,(12):81-83
北京某位学者称兆晖“刀笔奇才,书画鬼手”,记者近日在重庆一会所里,见其挥毫泼墨,大开眼界。兆晖,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中心书画部主任。他身材魁梧,精气神十足。  相似文献   

18.
唐女 《走向世界》2011,(32):32-32
在2011年10月13日这天的下午5时26分许,一幕令国人心痛至今的惨剧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里上演了:当一位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在五金城内的一条小巷里开心地玩耍时,前方有一辆白色的面包车缓缓朝着小悦悦的方向驶来,那位司机就像没有看到女童的存在一样,竟然开始加速,并将小悦悦卷到了右侧车轮下,从小悦悦的胯部碾过;随后面包车停了一下,却又不可思议地加大油门,后轮再次无情地碾过小悦悦幼小的身体。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发展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化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原则、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以系统状态辩证发展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根本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