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月香 《魅力中国》2014,(24):238-238
作为“历史之谜的解答”,共产主义是人类始终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形态。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阈下,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具有确定的本质和特征。本文以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试图对呈现在这一理论视野下的共产主义之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路作出诠释和阐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考察了社会本质,较为充分地说明了人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异化的必然。但是历史的产物终究不会是永恒的,马克思通过对私有制与劳动异化的辩证分析,揭示了人的劳动异化的深层次根源,认为劳动异化作为劳动的一种状态必然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被扬弃,人类由此进入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依赖于现实不断生成的运动,它是人类获得解放的最切近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他的共产主义思想首次进行系统全面的阐释。其中,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人向自己本质的复归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三重维度,也是其整体结构的三个逻辑环节,同时表达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所蕴含和展示的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价值诉求及跨时代意义。今天,深入解读和深刻理解这部经典著作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对于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秉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提升“驾驭资本”的实践本领、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坚定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共产主义信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具有重要的思想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世界观、人生观的发源地,是其探索科学世界观的最初而又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它以劳动异化史观为历史解释模式,其总体逻辑构架是:人的真正本质之积极肯定的形式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的劳动是异化劳动,异化的世界的必然归宿是它的自我否定——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此历史运动模式基础上生成,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马克思对之进行体系性论证。《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生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虽然不是成熟时期的共产主义思想,但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问题和最高价值追求,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针对资本主义生产对人的异化所造成的人的畸形发展的现状,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终极目标,并把它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根本意义就要把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的程度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并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何花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4):123-126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一文充分阐述了关于分配的一般理论和特殊分配原则,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原则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按需分配原则。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分配的理论渊源.而且是中国当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周耕 《魅力中国》2010,(21):14-14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伟大理想,是马克思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人的全面发展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手段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根本目的,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社会主义应当立足于本国基本国情,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为指导,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本质特征的一个重要概括,是社会主义社会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未来社会的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由必然到自由、由片面到全面的渐进的能动的发展过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该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深化对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研究既有助于澄清一些人认为“马克思没有企业理论”的误解,也有助于纠正企业理论研究中“言必称西方”的倾向,还可以为我国的企业改革实践提供指导。研究的途径有“回到马克思”、“依据变化了的实际分析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合理内核’与时代局限”、“批判性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等。  相似文献   

11.
口语是人类最早的交流工具,它以听觉为主,因而塑造成了没有文字时代的存在样态,这些状态包括听觉的沉浸、时间性的当下、衡稳的传统、情景式的在场和互动的交往,这些状态,构成了对现代主义批判的哲学家们思想的乌托邦。尼采的日神精神、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等,都是对于这种同一性、当下性、情景性等的追求。口语文化作为人类原初的文化样态与思维样式,构成了人类思想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2.
梁建东 《黑河学刊》2012,(2):89-90,93
马克思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他在1948年欧洲大革命后第一次共产主义运动低潮中的所作所为,给我们当今仍然坚定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如何看待共产主义运动、认识当今资本主义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提出的,适用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将股份制视为"重建个人所有制"重要形式的观点是对马克思的误解,股份制只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过渡的一种经济形式,并不等同于公有制。正确解读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及股份制理论对我国经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明确我国所有制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封哲学  张思雅 《黑河学刊》2013,(6):63-64,69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马克思阐述了其分工思想,仔细研读该文中马克思对分工的产生、发展、作用及影响等的详细论述,我们发现分工思想是马克思用以逻辑导出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一条主线。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的分工思想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而且能够使我们循着马克思的思路认识到:从异化到自由,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普拉东诺夫的《切文古尔》和扎米亚京的《我们》是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在时间和空间的相互衬托下,《我们》作为反乌托邦文学的开山之作,引领了反乌托邦文学的西方物质共产主义模式,而《切文古尔》则开创了东方心灵共产主义模式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现实,透过现实揭露异化劳动,揭露由异化劳动产生的披着资本主义合法外衣的私有财产的本质,最终提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文章从私有财产的本质出发,考察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来说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人类解放是人类恒久的话题,更是人类实践的过程。马克思所赖以创立并获得发展的时代,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始形成的时代;马克思自觉地意识到了这一历史任务并对这一历史任务进行了深刻的理论诠释,从而使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主题;马克思开辟了一条"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成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的人类解放道路。  相似文献   

18.
梅沙白 《改革与开放》2013,(10):119-120
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主题。资本主义下人与自然矛盾激化,马克思在此背景下提出先后自然异化和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对人与自然问题作出了深刻的解读。本文按马克思著作的时间顺序整理并分析了相关论述,并提出了马克思人与自然观念的几点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现实社会中,人在全面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这种现象,我们要运用马克思自由时间观解决并完善人在全面发遇到的一些问题。在马克思的哲学视域下,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观是共产主义社会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部分,是实现自由并全面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马克思时间理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因为如此,我们要运用乐观并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发展和完善个人的自由时间,去解决个人在自由时间中的全面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个人的体力、智力、志趣等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辛闻  杨雷 《理论观察》2014,(1):122-123
普拉东诺夫的《切文古尔》和扎米亚京的《我们》是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在时间和空间的相互衬托下,《我们》作为反乌托邦文学的开山之作,引领了反乌托邦文学的西方物质共产主义模式,而《切文古尔》则开创了东方心灵共产主义模式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