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平 《经济学家》1991,(4):80-91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简单数量上的替代关系,菲利浦斯曲线舍象了许多重要因素,不能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结构性失业,根源不害于私有制。  相似文献   

2.
  以宁 《时代经贸》2010,(1):9-9
在首届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厉以宁表示,“中国经济最怕的不是通货膨胀,而是滞胀,经济停止、失业增加,又有通货膨胀。” 他认为,只要中国经济增长率降低到6%就会产生滞胀。因为降到6%,失业就会大量出现,这就是“中国特色”。因此,目前不仅要防止通货膨胀,更应该防止的是失业问题解决不好,发生滞胀。就业在中国始终是重要的问题,如果就业解决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受到阻碍。而要解决就业问题,则应当深化改革体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本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国家的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出现了新的特点:多数国家的失业率加剧,而通货膨胀则下降到7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率下降,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经济周期拉长。深入探讨工业国家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形成原因和经济政策,对经历了20年渐进式体制变革的我国来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菲利普斯曲线在宏观经济领域是一个被视为经典理论,它说明了失业和通货膨胀相互替代关系.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修正,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本文利用我国90年至05年的相关数据对这两个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我国失业与通胀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的结论,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的解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围绕着通货膨胀的“替换”作用的经济学论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之高举世瞩目。但同时城镇地区的就业问题也十分严重;物价总水平屡屡高速上升,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局面。在这种形势下,通货膨胀与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经济学界的部分人士主张对高通货膨胀采取宽容态度,认为这样可以换得较低的失业率和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这种主张的理论依据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具有“替换(trade-off)作用”。按照这种论点,可以用通货膨胀去“替换”失业,也就是说,可以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去换得较低的失业率和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坚持这种主张的人认为他们的观点在经济学上是有充分根据的,是得到国际学术界支持的。不能不看到,这种通货膨胀的替换作用论在我国的经济学界和经济工作者中具有相当的影响。本文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与文献评论通货膨胀是否会减少投资?尽管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普通公民未必一定确信通货膨胀是昂贵的,但是经济计量学方面的证据则出奇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依据通货膨胀后果的严重性,这种出奇的充分性可由以下两方面来证明。其一是假定通货膨胀所隐含的政治涵义相对于失业更为昂贵;其二是多年来致力于仅仅列举与重述通货膨胀成本的理论上可能的种种根源所耗费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姜作培 《经济纵横》1998,(3):49-53,56
西方国家的再就业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姜作培管怀鎏失业问题已与通货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一起被列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四大难题。严重的失业不仅导致通货膨胀、资源浪费,还加剧了环境恶化和社会经济的恶性循环。所以失业——再就业工程自然成为各国政府治理国...  相似文献   

8.
美国采取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试图通过二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作用于经济而解救失业;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采取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后,经济快速复苏的同时也遭受了通货膨胀的侵扰,促使其积极治理通货膨胀。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两国政府对待通货膨胀的不同态度,不仅会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复苏状况,还将使世界各国面对更加复杂的经济形势。因此,有必要对通货膨胀进行再研究,尤其是对其中的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再研究。  相似文献   

9.
4 通货膨胀与城市贫民 4.1 发展的孪生子女 通货膨胀和失业贫困是发展经济的两位孪生子女.经济体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一种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一个封闭系统.向市场经济转轨,是中国的特殊任务.发展经济是第三世界的共性.发展方法也有两种:一是扩大投资规模,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超常规发展,造成规模失控,结构失调,引发通货膨胀.转轨,由于取消价格管制,与国际对接,加剧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0.
不完全资本市场、预防性储蓄与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假设不完全资本市场条件下个体的自我保险为持币的主要动机,在总体风险和个体风险的框架下,讨论了通货膨胀对异质个体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很强信贷约束的不完全资本市场国家,本方法比传统基于MIU和CIA的模型更能反映通货膨胀对中国居民福利的影响。传统的方法低估了对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中个体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此外研究还表明,平均失业期对个体造成的通货膨胀成本影响很大。那些没有储蓄计划个体的出现减少了所有个体的平均福利。通过对总体风险的讨论,我们发现较高的失业率(平均失业期)将大大增加通货膨胀的成本,而工作分享计划则是一种降低通货膨胀成本的好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费尔普斯的“自然失业率假说”认为在在长期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只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它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只与实际的经济变量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李俊青  韩其恒 《经济学》2009,(4):191-212
本文假设不完全资本市场条件下个体的“自我保险”为持币的主要动机,在总体风险和个体风险的框架下,讨论了通货膨胀对异质个体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很强信贷约束的不完全资本市场国家,本方法比传统基于MIU和CIA的模型更能反映通货膨胀对中国居民福利的影响。传统的方法低估了对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中个体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此外研究还表明,平均失业期对个体造成的通货膨胀成本影响很大。那些没有储蓄计划个体的出现减少了所有个体的平均福利。通过对总体风险的讨论,我们发现较高的失业率(平均失业期)将大大增加通货膨胀的成本,而工作分享计划则是一种降低通货膨胀成本的好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杨培新 《经济纵横》1990,(10):27-32
<正> 一、鼓励企业、地方投资以克服市场疲软现象我国1950年、60年代和1981年三次制止通货膨胀以及外国的经验证明,制止通货膨胀都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级为抽紧银根、遏制物价上涨势头;第二阶段为搞活市场、搞活企业、重新进入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我们已取得抽紧银根、制止物价上涨的初步胜利,正在进入第二阶段。其任务是艰巨的。联邦德国1948年发行新马克制止通货膨胀,但发生工厂停工,工人失业的严峻形势。后来是依靠美国马歇尔计划,借给数十亿美元,才恢复煤矿、电力、钢铁生产,除消失业,稳定货币。日本1950年执行道奇计划消除财政赤字、制止通货膨胀,也带来经济萧条。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把日本变成军需供应基地,带来战时繁荣,才结束萧条局面。我国1950年3月制止通货膨胀,由于当时按小米、折实单位发工资,人民购买力较少下降,由于私人工商业降价销售,薄利多销,才较快地完成调整工商业、搞活市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通货膨胀的综合治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引起各界人士焦虑,受到举国人民关注。治理通货膨胀已成为今后两年治理经济环境的重点。目前,各种治理通货膨胀的建议甚多,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政策实施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何使这些政策相互配套,避免冲突,确定实施这些政策所必需付出的代价,已提上议事日程。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宏观经济的综合症。要治理通货膨胀,仅从货  相似文献   

15.
通胀与失业:政府调控临界点的确定章昌裕通货膨胀与失业是困扰现代经济社会的两大难题.50年代后期,在西方经济学中出现了菲利浦斯曲线(ThePhilipsCurve)理论,将通胀与失业联系起来,提出了二者此消彼长的观点,即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可以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引入劳动力市场摩擦,在假定货币政策遵循拉姆齐规则,以最大化经济人社会福利的前提下,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摩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技术生产率和政府支出水平的增加,能强化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性,从而能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是,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摩擦会引致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关系消失,从而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如何取得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之间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8年两会期间,《金融时报》的记者向温家宝总理提问:中国是否打算放缓经济的增长,甚至冒增加失业的风险,去应对通货膨胀压力?温总理的回答是,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及时、灵活地采取对策,并且把握宏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及转换机制理论的文献回顾和评价,提出当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对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是二元经济结构,从总量上讲我国农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并且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在城市也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对于总需求的增长,我国剩余劳动力应该是无限供给的。但我国总需求增长过快,也会引发通货膨胀,其重要原因是失业人口所掌握的技术同社会需求不配套,结构性失业严重。积极发展持续性职业教育和失业人口就业培训,对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和需要,缓解我国结构性失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浅析通胀预期、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之间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华钧 《经济师》2012,7(3):200-201
通胀预期、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是当前经济领域学者们议论和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剖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后,围绕加强通胀预期管理,积极治理通货膨胀;处理好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