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村级经济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但村级经济的发展又是不能一蹴而蹴的。我们从常德市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分类指导”总的战略原则指导村级集体经济。这是因为:第一,区域特征千差万别。不同的区域,资源条件、交通条件不一样,因而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是一个模式;第二,劳动者素质千差万别。经济的发展同劳动者的素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即使资源丰富的地方,劳动者的素质达不到开发资源的标  相似文献   

2.
十年农村改革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联产承包责任发展不平衡,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主要问题是多“分”少“统”,只“分”不“统”,集体经济实力薄弱,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得不到发挥,笔者近几个月来,对南平,三明,漳州,泉州四地市近20个村进行的实地考察,就我省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与对策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于知识经济的定义,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这样下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有人解释说:“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创新、流通、分配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这种说法可能更准确,但笔者又感到有点同义语反复,听了以后还是不太清楚。因此,笔者想从如何把握其生产力特征来作点试探性分析。这样,就有了以下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进入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增长乏力,堪称得了“日本病”,在这次经济萧条中,企业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化”现象,突出表现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分化;外向型制造企业与内需型非制造企业的分化,两极化现象的出现,既是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不振的结果,反过来又成为阻碍日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阻碍日本经济良性发展的消极因素,本文拟就日本企业两极化的原因和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做出论述。  相似文献   

5.
障碍之一:村级经济薄弱。据调查,奉新县近几年来村级经济虽有一定发展,但仍十分薄弱。全县186个村,有80%的村没有村办企业,属于“空壳村”。有些村以前虽办过企业,但由于产品单一,质  相似文献   

6.
村级高利贷应予取缔高晓东今年初,某县人民代表大会上有建议、批评和意见:“村级高利贷是农民的一大负担”,令人关注,令人忧虑。目前,民间借贷多,利息负担重,已不是个别现象。作为当今农村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要严重一些,普遍特点是:...  相似文献   

7.
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经济有了全面发展。但是,值得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多年来忽视了村级经济的发展,许多村级的集休经济成了“空壳”。江西赣州地区这种“空壳”村,占全区总村数的43.03%。最近,笔者对村经级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有关主导产业的选择,许多发展经济学家都已做了充分的论述,尤其是发展经济学对于贫困落后地区选择主导产业做了比较具体的探讨,甚至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方案.但是,贫困的复杂性和现实性都告诉我们:没有一个适合一切贫困地区的一般经济发展模式,客观情况表明,贫困的危机性、复杂性以及脱贫致富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仅使传统经济陷入贫困,而且使现代发展经济学感到困惑,严酷的现实提醒我们:尽管贫困地区的贫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有惊人的一致,但却很难找到一个为全部贫困地区所采纳的产业选择模式.由此看来.探索尽管是必要的,但要提供具体的方案似乎是不可能的,故尔本文只能就贫困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提出一些非透明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到一些地方进行主攻工业调查。所到之处,发展工业积极性都很高,但个别地方出现了一些不健康苗头。我认为,对发展工业的积极性要支持、保护,但对那些马虎盲从行为须加以关注、防范和抑制,以趋利避害,促进健康发展。我感到,发展工业经济,当前必须在以下方面多一些理性:  相似文献   

10.
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和政权巩固的基石。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防止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现象,明确要求必须从根本上扭转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状况。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当前村级组织建设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所取得的成绩不能估计过高。 从组织状况看,有的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有的整顿后又有反复。 从干部状况看,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  相似文献   

11.
政绩评估是激励干部开拓进取、争创业绩、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杠杆。但一些地方政绩考评在考核者眼里变成了“烫手山芋”,拿不起又放不下;在被考核者的眼里变成了“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基层干部在问:政绩评估有没有完全科学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004年我国GDP增长率为9.5%,比当初预定目标7、2%多了2.3个百分点,着实让人兴奋。但兴奋之余感到有些困惑:全国各省的GDP增长率都远高于这个数字,最高的内蒙古达到20%,超过了一倍多,最低的湖北也达到11%的两位数增长;既然中国经济的增长必然是地方经济增长的累加,为何二者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从中央和地方对比来看,显然其中必然有一方不准确。  相似文献   

13.
如何发展村级经济?横峰县指导思想比较明确,认为我们面临着村级经济建设,一要恢复,二要发展,三要有吸引力的任务。根据当前各地存在的问题和特点,要切实做好整顿疏理工作,在理顺村级经济问题的基础上,加强经营管理,分类指导,这样,发展村级经济也就顺理成章了。  相似文献   

14.
作为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网底”,村级医疗承担着农村预防保健工作任务,关乎农村的繁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健康。带着对村级医疗卫生现状和农民看病用药问题的关注,笔者在走访了洛南县的一些村级卫生所后发现:村级卫生所,这个离农民最近的医疗机构正被矛盾困扰。  相似文献   

15.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经济是否陷入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有两个思维逻辑:一是美元的逻辑,另一是经济基本面的逻辑。当前,通缩阴影正从这两个方面向我国袭来。为防止我国经济陷入“通缩”风险,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黄坚 《乡镇经济》2006,(1):60-63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村级公益主要靠农民自己以“一事一议”的方式筹资筹劳提供。但由于农民收入约束、村级组织弱化等原因,“一事一议”下的村级公益陷入了理论上很圆满、实践中难提供的困境,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过程的价值判断王文长一、发展的价值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谋求发展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但是,人们又常常陷入"发展"的困惑之中。尤其是经济社会发育相对滞后、封闭的地区,既为"不发展"而苦恼,又为"发展"而困惑。对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公路升级     
自从开征燃油税后,国家将逐步取消二级公路收费,这让一些“二级公路”感到很不安,因为这意味着断送了他们的财路。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不但失去了滚滚财源,一些地方还要面临着如何解决收费人员就业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取消收费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辆从自己的眼皮底下过,却又不能再伸手要钱,这对于那些“收费已成习惯”的“二级公路”来说,  相似文献   

19.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7,(21):34-34
经济和文化的联姻,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些地方就已开展得“有声有色”了。彼时流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企业冠名、领导剪彩,地方热热闹闹办个节.似乎也就有了那么几分经济文化琴瑟相合的味道。可结局呢,却莫不是文化走过场、经济图个响,并未真正形成经济、文化互利共进的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的到来,确实让时下的中国经济一片春光:经济增长强劲、结构调整渐趋合理、市场环境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日渐凸显。不过,在这种“大好”的环境下,许多企业家却感到困惑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究竟应该怎样定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