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徽是一个欠发达的中部省份,区位上虽与长三角无缝对接,但经济落差大,工业化水平低。为谋求安徽的跨越式发展,应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东部企业特别是长三角企业西进迁移,主动承接。因此,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从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2.
李亦亮 《中国市场》2012,(15):132-134
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对安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但要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安徽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时还必须重视几个重要问题,做到科学承接。  相似文献   

3.
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快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国家将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位于安徽皖江城市带。从产业转移的内涵及其动因入手,对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的背景及其特征以及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和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向安徽的转移呈现加速态势。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安徽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从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入手,对安徽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潜在优势以及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十二五"这一关键时期,区域经济面临转型和发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存在升级和迁转,安徽承接长三角部分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选择。但是产业承接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污染问题,再者安徽省的环境规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如何加强环境规制以促进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是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参与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迎接产业转移中进行自主创新,把推进自主创新与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叠加优势发挥好,对安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在总体经济规模、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背景下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应积极利用承接长三角产业、资本转移的机会;利用泛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在泛长三角视角下规划、培养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安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从而带动移入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现象。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使得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安徽作为连接东西部地区的桥头堡,选择承接的对接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积极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安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安徽作为长三角最紧密的腹地和迈向中西部的桥头堡,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劳动力、资源和政策优势。本文分析了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探讨安微承接产业转移应采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理性对待产业转移、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关于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长三角经济圈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加强,再加上受近期金融危机的影响,要求长三角经济要从以外向经济为主导转变为以拓展内需为主导。长三角地区大批制造业企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腹地地区的经济发展。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邻省,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也成为了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热门地区。安徽省在区位地理、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政策倾斜等方面,对于产业承接具有相对优势,而长三角地区由于自身水土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污染较为严重,也为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能。安徽省应加强产业选择自主权,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提高引资质量,培植优势产业,最大限度吸纳本地劳动力。  相似文献   

10.
安徽汽车产业东接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对安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介,对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的发展特点给予简要分析,同时重点分析了安徽汽车产业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的内在风险,在此基础上,从产业价值链角度提出安徽汽车产业东接发展的策略选择与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安徽省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三高”企业较多、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采用SWOT法详细分析安徽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要素禀赋、文化和科教基础、后发优势;劣势: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少,加工能力弱,缺少大型龙头企业,物流成本较高;机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和省内政策的支持;威胁:来自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期促进安徽省更好地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日本带动东亚各国和中国沿海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雁行模式",同时结合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趋势,提出产业转移与物流服务跟进是产业转移顺利达成的条件。通过实施东部产业转移与物流服务跟进联动战略、促成本土物流企业与东部物流跟进企业的战略联盟等路径,完成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物流服务跟进。  相似文献   

13.
广西地处珠三角边沿,是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域距离辐射源较近的省份。2003年以来,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资金达1914亿元,与东部的联系更加密切。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来自何方,如何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这是做好新一轮产业转移承接工作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窦友民 《现代商业》2013,(17):142-143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为安徽芜湖县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安徽芜湖县对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文章通过分析芜湖县承接产业转移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竞争环境,对芜湖县招商引资的对策提出了多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产业转移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入手,分析了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趋势和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苏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6.
产业转移是生产资源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转移的动态过程,是实现产业承接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积极承接国际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河南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考察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从宏观、区域、产业和企业角度提出对策,为政府制定、调整有关经济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陈莹  刘畅 《商业科技》2013,(11):118-119
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一直是落后省份向发达省份学习与合作的主要模式之一。近些年来,以“长三角”为首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猛,产生了一大批不再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向外部转移的产业。而中西部地区也都已做好了承接外来优质产业的准备。文章以江西为例,通过区位商计量和产业转移等相关理论,分析江西在迎接外来产业时应当做的准备以及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有选择的承接外来产业,并对江西的承接工作做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鲁西南地区作为山东地区腹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文化资源丰富,具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与机遇。从产业转移理论入手,通过对鲁西南地区承接山东省东部产业转移,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文化资源优势和区域粘性进行研究,提出科学统筹规划,加大鲁西南地区文化产业创新力度,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把握经济发展机遇、实现地区综合实力"弯道超车"的有效路径。文章对于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进行分析,并探究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显示:区域、政策、产业配套存在优势,加之国家"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进程加快是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机遇,开放程度低、高端人才不足、行政壁垒存在是其劣势与威胁;因此,文章提出要落实"一带一圈"规划、加速"简政放权"改革、采取"优中选优"策略、贯彻"人才30条"政策四大完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郭明  王海漪 《现代商业》2012,(2):141-142
新一轮产业布局的调整,特别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展开了较大规模的产业迁移为山西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在综述产业转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两方面分析了山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并从政策、资源禀赋、交通区位优势三个维度阐释了山西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发展的可行性。最后,在总结国外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山西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