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安徽是一个欠发达的中部省份,区位上虽与长三角无缝对接,但经济落差大,工业化水平低。为谋求安徽的跨越式发展,应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东部企业特别是长三角企业西进迁移,主动承接。因此,对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研究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东部地区与安徽的各经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任金玲 《江苏商论》2011,(2):154-156
随着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要素成本的上升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部分产业出现了向外转移的倾向,并已初见倪端.本文根据我国产业集聚形成模式和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的区位选择.在此基础上得到启示,提出了我国中西部及东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安徽是一个欠发达的中部省份,区位上虽与长三角无缝对接,但经济落差大,工业化水平低。为谋求安徽的跨越式发展,应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东部企业特别是长三角企业西进迁移,主动承接。因此,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从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4.
受佥融危机、全球性的产业转移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中国国内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着新的调整和选择,给新疆加工贸易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疆加工贸易应立足于现实,发挥本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进和培养高素最人才。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是区域空间调控政策的基础,受到区域交易环境和企业生产指向特征的影响,区域交易环境由软交易成本和硬交易成本构成,企业生产指向类型则以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为基础。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在迁移选址时,在空间上和时序上存在首先在过渡区然后迁移到边缘区的趋势,因此,当前广东以边缘区作为产业转移空间调控的重点地区是值得商榷的,空间调控的重点应在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理论指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间存在产业梯度转移.当前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了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然而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作为产业转移的微观裁体,企业在产业转移中做出迁移的决策要面临多方面的制约因素.本文从企业视角对产业转移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企业在产业转移中做出迁移决策时候的制约因素,以及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产业或企业零散的区位调整或迁移是市场经济下的常态,但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的产业调整和迁移已不再是零散的、小规模的进行,而是整体性地、较大规模地展开。由于沿海产业集群在我国经济和外贸中的重要性,这些变化将深刻地影响到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地成长,同时,对广大中西部地区发展也必将会带来新的重大契机。  相似文献   

8.
郭明  王海漪 《现代商业》2012,(2):141-142
新一轮产业布局的调整,特别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展开了较大规模的产业迁移为山西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在综述产业转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两方面分析了山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并从政策、资源禀赋、交通区位优势三个维度阐释了山西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发展的可行性。最后,在总结国外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山西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产业东进西退的环境下,产业转移的微观载体——企业,在产业转移的大浪潮中面临许多影响其迁移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一个新视角——势能理论出发,对企业迁移机制分析,提出基于产业势能(生产要素、政策、区域)理论的企业迁移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PLE软件对企业迁移系统建模,分析了各势能要素流动与演化的不同路径对企业迁移的作用机制和作用强度。研究表明: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各势能要素流动与演化对企业迁移的影响程度和作用强度明显差异,具有不同的经济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一、微观领域问题(一)企业迁移和产业转移。虽然我国学术界对产业转移进行了较多研究,但从微观角度对企业迁移研究的较少,这与国外形成鲜明对照。因此,建立中国企业迁移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探讨企业迁移的基本特征、决定因素和动力机制、企业迁移与区域就业的关系、区域补贴对企业迁移的影响、地方政府之间对企业资源的竞争问题,以及企业迁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影响,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集群转移的模式促进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丹 《商场现代化》2007,(18):258-259
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是实现东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西部经济增长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因其转移的整体性和网络关系的复制性,更能促进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但在转移的同时,应注意转移产业的选择、移入产业集群与当地企业和文化的融合,以及处理好产业移出地的产业升级工作。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影响,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趋势明显加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也在加快向内地转移和延伸。中部地区具有区位、资源、环境、市场和产业基础等优势,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政策的实施,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3.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安徽省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三高”企业较多、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采用SWOT法详细分析安徽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要素禀赋、文化和科教基础、后发优势;劣势: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少,加工能力弱,缺少大型龙头企业,物流成本较高;机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和省内政策的支持;威胁:来自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期促进安徽省更好地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移是关系这宁夏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地理区位、产业梯度、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探讨了宁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阻碍产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产业区位选择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区位选择因素的研究文献相当丰富,大多集中于对新企业的区位选择不确定的影响方面,产业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包括交通运输、劳动力、原材料、市场、产业区位、公用事业、政府的态度、税制结构、气候、社会团体、国家的政治局势、全球竞争和生存、政府监管以及经济因素等14项因素,对这些关键因素的衡量必须考虑现代产业区位选择因素的尺度、产业区位的详细要素和现代国际产业区位选择因素等问题,并设计出一个系统的方案.我们可以使用工具对产业区位选择决策进行研究,通过决策过程的研究得出较全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企业迁移调查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规模企业迁移会引发产业转移,企业迁移方式和迁移效果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以珠三角企业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分析珠三角企业迁移规模与迁移方式,探讨珠三角企业迁移效果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莹  刘畅 《商业科技》2013,(11):118-119
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一直是落后省份向发达省份学习与合作的主要模式之一。近些年来,以“长三角”为首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猛,产生了一大批不再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向外部转移的产业。而中西部地区也都已做好了承接外来优质产业的准备。文章以江西为例,通过区位商计量和产业转移等相关理论,分析江西在迎接外来产业时应当做的准备以及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有选择的承接外来产业,并对江西的承接工作做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空间结构已经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上的“中心——外围”模式。金融危机后,外部需求下降促使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外资也从过度聚集的东部地区逐渐流向中西部地区。两者共同作用可能会导致现有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即东部地区会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群,而中西部地区则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并根据各自区位优势发展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可以带来知识的溢出效应,增强知识的可得性,促进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和规范企业之间的行为,进而加强与产业群密切相关的市场的竞争力。而重庆朝天门市场由于缺乏产业集群的支持,长远竞争力不强,需要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来发展自己,把自身的区位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日本带动东亚各国和中国沿海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雁行模式",同时结合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趋势,提出产业转移与物流服务跟进是产业转移顺利达成的条件。通过实施东部产业转移与物流服务跟进联动战略、促成本土物流企业与东部物流跟进企业的战略联盟等路径,完成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物流服务跟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