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对策●叶守民经过十多年的农村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农产品由普遍短缺变为供求基本平衡,农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九五”农业如何再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需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为此,中央把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当前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基本达到小康,但是部分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限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其中农业经济管理成为主要问题。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有关部门管理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山区既是一个自然地域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区域概念。山区自然条件差、环境恶劣、工业不发达、农业基础脆弱、灾害频繁、经济发展缓慢、财政困难、农民生活水平低下。正是如此,在我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八千万人口中,百分之八十分布在山区,山区就必然成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山区虽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滞后,但相对于林业发展,却条件优越、独具优势。七十年代初在发展中国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林业经营形式——社会林业,在山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广泛开展社会林业的实践活动,对于全面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的不断健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江苏省如东县农产品生产从短缺已转变到相对过剩,农民生活水平由基本解决温饱发展到基本实现小康,进而向农村和农业现代化迈进。从短缺到供给有余,人们的消费结构、质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供求增长不同步的特征尤为明显,靠增加总量“以多取胜”的路子已越走越窄,结构调整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课题。在此背景下,准确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进入市场化的本质特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不仅是建国50年来农业的深刻变革,也是对…  相似文献   

5.
改革十年来,铁岭市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业生产正逐步由追求产品数量增长,满足人民温饱需要为主,转向高产优质高效的轨道上来。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是农业实现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使占总人口80%的农民达到小康水平,任务相当艰巨。小康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均纯收入这个指标。我市提出的农村达小康人均纯收入指标是,到2,000年农村人口均纯收入达到1,500  相似文献   

6.
推进农业“两个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何晓莉陈国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生活达小康和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今后1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九五”期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供给,以适应人...  相似文献   

7.
所谓农村小康,是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农民生活在温饱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的阶段性标志,逐步实现生活比较宽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生活环境改善,人口素质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 农村小康的客观性是制定农村小康统一标准的理论依据。无论是指标体系的选择,还是其量化标准的确定,都必须有全国统一的标准。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有好有坏,社会经济发展有快有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党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农业大县在全国农村中居重要位置,农业大县经济发展对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上,农业大县都是为国家作出较大贡献的地区,农业大县的优势曾使这些地区的人民较早地过上了温饱生活,但从温饱向小康过渡的过程中,农业大县也客观地面临着许多困难,值得人们深思,也迫切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1、农业大县往往是思想解放程相对滞后的县。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反过来,经济发展的状况也会促进或制约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小、生活水平低。当前仍有近3000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有6000万人口徘徊在温饱线上。显而易见,农村小康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瓶颈。从我国国情和农业农村现实来看,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要着重解决以下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玉溪市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较大发展和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由温饱型、小康型开始向富裕型转变。但目前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减缓。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末我国农村要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不能也不允许丢下贫困地区。如何在不到6年的短暂时间里,尽快缩短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逐渐拉大的发展差距,在农村大面积达小康的2000年,使绝大多数贫困农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少数特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完成农村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就成为当前农村发展上急需研究决策的重要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要从  相似文献   

12.
遵义地区农村小康进程及对策廖金蓥,梁小飞到本世纪末,实现农村小康,这是90年代农村工作的总目标,是广大农民多年的追求和期望。所谓农村小康,是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农民生活从温饱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宽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生活环境改善,人口素...  相似文献   

13.
贵州农村小康村寨经济发展模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我省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虽然从总体上看,我省绝大部分农民刚解决温饱问题,甚至还有800万人尚未摆脱贫困状况,但我省仍有约8%的自然村寨(或村民组)提前跨入小康行列。这些先富裕起来的村寨所占比例虽小,但对我省其它贫困村寨起着一种示范作用。笔者花费近两年时间,通过对全省48个县(市、区)153个小康村寨的典型调查分析,总结出我省农村小康村寨经济发展的8种模式,旨在为我省贫困村寨探讨适合自己特色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提供借鉴作用。 一、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型  相似文献   

14.
建昌县依据辽宁省农村奔小康的监测和考评办法,从1992年开始对农村奔小康水平进行监测和考评。现将监测和考评情况及实现小康水平的可能性进行浅析。一、农村生活水平现状及实现小康的进程建昌县位于辽宁西部,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石质山区。全县农业人口524,870人,耕地面积77万亩,是个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的农业县,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全县农民在集体所得的人均收入始终在百元以下。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我县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农村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向温饱的历史性跨越,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1992年人均纯收入达  相似文献   

15.
小康的概念: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这是邓小平同志1979年首先提出来的。所谓小康是指人民生活处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相对于温饱和富裕而言的一个阶段性标志,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就农村居民的小康而言,1991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作了明确的阐述:“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小康标准:为了切实有效地反映、评价和监测小康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6.
实施小康富民战略 加快农村全面发展──对遂宁市农村奔小康的思考罗元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确保本世纪末广大农民的生活由温饱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我国农业90年代发展的战略目标。农村如何奔小康,不仅是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其中有许多问题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多数农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如何引导我省农民向小康迈进,加快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已成为实现全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本文联系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和展望,就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方略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20年,是中山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持续提高,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20年。农业生产实现了从自给、半自给到商品、市场经济的转变,农民生活已从温饱步入小康。 (一)农村经济全面持续稳定增长。1997年全市农村工农业总产值380.4亿元,比1978年增长38倍(按可比价,下同),年平均增长21.3%。其中,农业总产值24.7亿元,增长2倍,年平均递增6%。工业比重由1978年的16.7%上升到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解决了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近十多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登上了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三个台阶,1996年粮食产量达9600亿斤。其它主要农产品也都成倍地增长。农村经济全天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快速崛起。农村社会总产值较之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了30倍左右。非农产品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已超过70%。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全国绝大多数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目标迈进。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也有很大发展。总之,改革开放以来的18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农民生活改善最明显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运城地区是个农业人口占87%,矿产资源缺乏的传统农业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大环境,如何加快经济发展,尽快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跃?这几年,我们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