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孟斌荣 《数据》2003,(8):38-38
2003年4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公司的2002年服务企业财务状况表,对报表中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账是该单位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应付工资科目明细账以及北京市工交内贸企业会计报表。经过核实,该单位的绝大部分指标填报得都很准确,只有“本年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指标应为1855千元,而其上报数为1493千元,瞒报了362千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为19.5%。出现以上差错原因是有些人认为企业财务报表(以下简称103表)中的“本年应付工资总额”和劳动情况表(以下简称104表)中的“在岗职工…  相似文献   

2.
郭晓芳 《数据》2001,(5):26-26
案例一 2000年,某公司因瞒报1999年"在岗职工全年工资总额",被处以警告并罚款贰千元. 一、调查经过 1.2000年8月,市统计局统计执法检查大队到某公司进行日常检查.检查了该公司1999年劳动工资统计年报数据.检查的指标是<劳动情况表>中"在岗职工全年工资总额",查阅了该公司1999年劳动工资统计台帐、管理费用明细账等有关资料.经查:1999年"在岗职工全年工资总额"上报数为2704764元,检查结果为3170786元.  相似文献   

3.
孟斌荣 《数据》2003,(7):39
2003年3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公司的2002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应付工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数应为912.7万元,而其上报数是858万元,瞒报了54.7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为6%.  相似文献   

4.
孟斌荣 《数据》2003,(2):94
2002年6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大厦的2001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查看了该单位财务科目中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及管理费用等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核实,该单位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数应为343.2万元,而其上报数是215.8万元,瞒报了127.4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37.1%.  相似文献   

5.
冰融 《数据》2002,(6):24
2001年3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集团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应付工资、管理费用、应付福利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1642.7万元,而其上报数是1476万元,瞒报了166.7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0.1%.  相似文献   

6.
2002年8月份,丰台区统计局执法小组抽查了区属某机关的2001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查看了该单位财务科目中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及管理费用等明细帐以及当年1-12月的工资发放单。经核实,该单位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数为40.4万元,而其上报数是23.1万元,瞒报17.3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高达42.9%。经询问,该单位统计人员由财务人员兼任,接到年报培训通知后,没有参加统计培训,自认为也是“老”统计了,对指标理解很明白。到月底,按照自己的理解上报了统计数据。经核…  相似文献   

7.
孟晨 《数据》2009,(8):41-41
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执法队在2009年执法检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在同一指标上出现了相同问题.2009年4月检查的某工业企业,《工业财务状况》(B103表)中应付福利费总额指标上报数为0,检查数为579000元;2009年5月检查的某批发企业,《批发和零售业财务状况》(E103-1表1中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指标上报数为0,检查数为854000元:  相似文献   

8.
张君 《数据》2012,(8):28-29
作为北京市统计系统的一名执法人员,笔者在今年的执法检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填报2011年财务状况表时,在“应付职工薪酬”指标上出现了问题.例如:某商业企业该指标上报数与检查数相差1338千元,差错率为24.7%;某建筑业企业该指标上报数与检查数相差1497千元,差错率为23%;某服务业企业该指标上报数与检查数相差2116千元,差错率为17.2%;某工业企业该指标上报数与检查数相差1790千元,差错率为10.5%……为什么如此多的企业都在这个指标上“栽跟头”呢?在此,笔者特别想提示企业的统计人员们,“应付职工薪酬”指标看似容易,填报起来却不简单.下面笔者将通过四个方面对这个指标的填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9.
批发现零售贸易业统计制度中"进口"和"出口"指标指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有进出口权的企业自营和无进口权的企业委托其他企业代理经营的直接从国(境)外"进口"和"出口"的商品.  相似文献   

10.
《福建质量管理》2008,(7):48-48
厦门金海顺石油有限公司系以油品仓储、贸易为主,配套水、陆运输一条龙服务的综合性企业。主要经营0#、20#柴油、进口燃料油及各种润滑油的批发和零售。公司注册资金3052万元,年销售收入36000万元。我司油库配备员工80多人,技术人员20多人。被福建省、市级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荣获"AAA优秀信用企业""高标准高质量""福建省民营企业300强""福建工业企业省内市场占有率500强"等荣誉称号,历年来被当地政府评为纳税大户。  相似文献   

11.
冰融 《数据》2002,(5):24-24
2001年8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酒店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因该单位是合资经营的酒店,在财务帐上将中外方人员的劳动报酬做在一起,所以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与一般单位也不同,主要检查了该单位的基本工资、年度员工双薪表、每月营业状况分析、全年各月总帐余额表、扣缴所得税报告表等财务帐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数应为968万元,而其上报数是807.6万元,瞒报了160.4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6.7%.  相似文献   

12.
冰融 《数据》2002,(4):27-27
2001年7月,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事业单位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公务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231.2万元,而其上报数是204.8万元,瞒报了26.4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1.4%.  相似文献   

13.
孟斌荣 《数据》2002,(10):21
2002年4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宾馆的2001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应付工资及福利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922.1万元,而其上报数是747.9万元,瞒报了174.2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8.9%.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三月,荆沙市审计部门组织三十六人,分成九个审计小组,采取查帐与座谈了解相结合的厅式,对纺织、机械、化工、建材行业的九户国有工业企业1994年度的亏损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结果表明,九户企业亏损严重,扭亏迫在眉睫。1.企业上报亏损大,审计核实亏损更严重。一是上报亏损数与实际亏损数差距大。1994年,这几户企业上报亏损共457万元,相当于当年实现税金1016万元的44.9%,经审计核实,这九户企业实际亏损1053万元,是上报亏损额的1.3倍,加上以前年度亏损,亏损总额已高达4.048万元。二是户亏损额大。九户企业中,上报亏损百万元以上的有三户,百万元以下的三户。  相似文献   

15.
孟斌荣 《数据》2003,(6):40
2002年9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中心的2001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应付工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科目的明细账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数应为277.8元,而其上报数是186.5万元,瞒报了91.3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32.9%。通过该单位进一步自查找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是机构改革发生人员变动,人事部门掌握的工资情况与财务账上的“应付工资”口径不一致,相差27万元;二是该单…  相似文献   

16.
孟斌荣 《数据》2002,(2):27
2001年8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国家机关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障、公务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1666.1万元,而其上报数是1304万元,瞒报了362.1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21.7%.  相似文献   

17.
孟斌荣 《数据》2002,(3):20
2001年8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国家机关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公务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208万元,而其上报数是177万元,瞒报了31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4.9%.  相似文献   

18.
于世文 《数据》2001,(7):11-12
对会计报表《损益及分配表》中的“商品销售收入”与《批发零售贸易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商品购进、销售、库存》(E202-1表)中“商品销售总额”指标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不透。  相似文献   

19.
陈嘉潞 《数据》2009,(6):38-39
商品流转报表也称商品购进、销售、库存报表,显示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商品购进、销售、库存以及按商品分类目录的销售情况数据,用于反映批发和零售业的行业发展状况。笔者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需要填报的2008年经济普查报表(E102—1表)和月报表(E202—1表)为例,谈谈如何正确填报报表中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实施五个多月,给我国各类型企业用工管理带来了剧烈的震荡.为数不少的企业将内部管理不善、国际市场变化和正常的产业结构调整统统"加罪"给<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合同法>的"冲击波"尚未平息之际,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正式实施,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