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历程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历程,接着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金融衍生品试点关闭的原因,即现货市场不发达、缺乏理性参与者、监管滞后、合约设计不合理和交易机制的不完善等。最后探讨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思路,其中重点分析了我国推出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的市场条件。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体系日益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必然需要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场内市场还未正式交易,场外市场规模有限。金融危机给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带来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再次使我们深入思考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未来发展路径和监管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3.
金融衍生品作为非实物性的产品,其在创造高额利润的同时,也蕴涵了巨大的风险性。金融衍生品具有高杠杆性、高风险性、跨期性、联动性与定价复杂性等特点。当前,我国衍生品市场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衍生品市场参与的结构失衡,同时存在非理性行为,金融衍生品发展滞后,法律建设落后于市场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要不断创新,发展多层次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善法规与监管体系,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金融衍生品市场日益发展,其国际化、市场化趋势也日益加深,加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无疑是我国金融业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本文介绍了金融衍生品监管的涵义,分析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现状,在法律制度、监管模式与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勾一 《中国电子商务》2010,(5):20-20,22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监管制度不健全,法律法规严重滞后,无论是在发展规模还是发展水平上,都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极不相称。我国应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立足国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完善的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制度,以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一方面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金融机构逃避监管的能力,而且衍生品的复杂性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助长了投机行为,并使监管日益跨越国界。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应采取谨慎态度,加大对投资者的教育和人才培养,重点关注金融衍生品创新业务和市场的主导者,并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相似文献   

7.
贾鸿逵 《商》2012,(17):101-101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衍生品市场似乎成了众矢之的,越来越多的人建议说我们应该限制甚至是取消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作为一个在中国新兴的市场而言,这样的市场质疑意味着怎样的发展前景呢?对待金融衍生品的正确态度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在正确的认识了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什么的情况下,紧抓发展和监管两个关键词,坚定的发展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  相似文献   

8.
刘妍芳 《商业时代》2012,(11):59-61
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正在逐步复苏,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有效防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金融危机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进行了再认识,阐述了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最后针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监控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反映出发达国家已日趋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此次危机对我国这个处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初期的发展中国家有着深刻的警示作用。最近,随着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进入刚刚起步的阶段。目前来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机构投资者与金融衍生品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树峰  余波 《商业研究》2004,(23):141-145
机构投资者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成熟起关键作用。在分析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对机构投资者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行为和动因进行了研究。金融衍生品市场演变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交易机构的高度集中 ,但机构集中可能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区别于其它市场的固有特征。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需重视培育机构投资者 ,除了构建适宜的法律环境、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人才储备策略外 ,应认识银行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对进入我国林业越来越多的外资,只有进行适当监管,才能使其效果最大化,才能保障林业外资投资预期目标的实现。文章提出,对林业外资监管应遵循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变林业外资投资不均衡现象、有利于先进技术向我国转移的原则,制定鼓励与限制相结合的商品林产业化引资政策及制度。第一,制定林业外商投资专项法律法规;第二,完善林业外资资金监管和林木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第三,建立林业外资投资效果评估体系;第四,建立完善的林业外资行政监管机构;第五,制定林业外资优惠措施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通过二十多年的金融改革,我国金融产业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都取得长足发展,但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金融创新相对落后.提高金融产业竞争力是确保金融产业安全的重要举措.文章提出,金融业最终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关注自身的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效率、降低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又要使金融监管合理、合法、适度、有效,切实防止过度投机.其次,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大力发展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虚拟经济.第三,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第四,要尽快提高信息化水平,尤其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第五.要注重引进能够在市场、技术、管理上对企业有所帮助的战略投资者.  相似文献   

13.
杨捷 《商业研究》2004,(3):44-47
我国的金融创新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关系到金融的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以金融体制改革为核心的金融创新也逐渐展开。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技术和金融工具创新 ,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世纪我国的金融创新应借鉴国际经验 ,以风险防范为前提 ,以引导与监管为保证 ,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金融效率为目标 ,坚持市场主导、兼顾国际通用性与国情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整体把握和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14.
影子银行作为正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发展直接融资的有效渠道,在我国金融业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占GDP比重排名比较靠后,整体体量较小,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不过,我国影子银行长期处于监管盲区,传统监管体制无法实施及时而有效的监管,既不利于我国金融系统安全稳定,也不利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特别是金融业内外循环扩大了法律关系模糊带来的消极影响,放大了刚性兑付带来的金融资源循环受阻问题,增加了监管缺乏带来的金融系统不稳定因素,导致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缺位问题进一步凸显。影子银行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但分散管理的弊端依然比较明显。为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积极作用,助力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应从顶层着手设计有效的监管制度,规避影子银行可能带来的风险。具体而言,一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全面统计制度,掌握内外循环中的金融家底;二是建立健全规范而有效的管理架构,防范内外循环中的金融风险;三是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实现国内与国际规则的全面接轨以及内外循环规则的连通;四是引入监管负面清单制度,平衡金融创新保护与金融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创新关系的再反思,分析金融创新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重申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提出金融创新在我国金融体系发展中的重要策略和原则:金融创新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遵循"风险可控、成本可算"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并要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金融创新:中国票据市场有序发展的必由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票据市场存在严厉的金融管制,对票据业务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管制措施主要包括票源管制、利率管制和苛求监管三个方面;进一步发展票据市场首先必须放松管制,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进行金融创新;本文提出了当前我国票据市场金融创新思路,重点在于发展融资性银行票据和商业承兑票据业务,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吸纳金融创新的时滞效应及其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萍  吴宏 《财经论丛》2007,(5):48-54
长期以来,对金融创新在中国金融市场扩散吸收中的时滞效应的认识往往归咎于微观市场主体缺乏吸收能力或竞争所致,而忽略了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所具有的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与金融创新国在金融体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相关率、产权制度、市场结构等因素上存在的结构性不均衡,发现异质性金融市场间的结构和金融工具比例的差异性对金融创新扩散可能产生的阻碍机制也是引发我国采纳金融创新扩散中出现时滞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综合多位学者论述的基础上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行研究和评论,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流动性危机,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其后果的严重性,引发我们对目前全球金融格局及金融秩序的关注。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秩序已不再适合当今全球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调整不合理的全球金融秩序已不可避免。而金融秩序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调整的趋势,也需要更多的思考。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在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以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基础上,还应把握全球金融秩序调整的良好契机,调整国内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适当调整财政、税收和汇率政策,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参与国际金融体系建设,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提升政治、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9.
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及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使我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态势日趋明显,金融监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分业监管体制已现明显的不适应状态,跨市场金融风险初露端倪。应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与监管模式,完善相关法规及风险措施,以防范跨市场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表明,资本市场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相生,脱离经济社会需求的金融发展会带来灾难;资本市场代表着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但诚信缺失和非理性因素也会带来市场失灵;金融危机对全球化时代的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督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的资本市场存在着市场发展水平不高、投资回报未能充分体现、法制建设和监管需要加强、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应该采取措施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场外市场建设;提高监管水平,改革监管体制;强化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动社会保障和养老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