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营销者说在同质化竞争日趋加剧的情况下,康师傅采取了差异化营销,主营业务方便面和饮品业务都在积极进行营销改革,以巩固市场,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在同质化竞争日趋加剧的情况下,康师傅采取了差异化营销,主营业务方便面和饮品业务都在积极进行营销改革,以巩固市场,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在消费者对单一口味的方便面已经感到厌倦的情况下,康师傅通过多品牌,多口味的全方位运作策略,逐渐形成了对方便面江湖的一统局面,方便面品类现已达84种。在行业增速放缓背景下,康师傅为扩大销售额,透过增润产品的质与量令消费者受惠,导致方便面毛利率下降。2013年康师傅老坛酸菜系列持续以更丰富的产品内容吸引消费者,包括送火腿肠和酸菜加倍等,卤香牛肉系列产品则加入秘制香菇包,达到抑制主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大陆,康师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几乎就是“方便面”的代名词。康师傅以60亿包的年销量被称为“中国面王”,同时也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厂商,一年中单用于包装康师傅方便面的塑料薄膜就可以绕地球12圈。  相似文献   

3.
涨价风波     
2010年12月21日,在北京家乐福望京店的方便面食品货架上,消费者还是没有看到康师傅方便面的踪影。而在同一天,就在与该店一街之隔的乐天玛特店内,康师傅的各类方便面食品存货充盈。康师傅与家乐福之间,这场始于一个多月之前的PK还在持续。  相似文献   

4.
明势2002年,今麦郎借“弹面”这一方便面新品类概念异军突起,搅动了方便面行业的既有格局。2008年,今麦郎凭“弹面才好吃”这一旗舰型广告,在绝口不提康师傅“味儿”的前提下,完美打通方便面欲求“弹道”和味道的任督二脉,抵挡住了康师傅十来条不同产品广告的合力围攻,取得了15亿的销量增长,对方便面行业老大康师傅发出了有力的挑战信号。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现国认为,第一和第二是一种竞合关系,没有对手和标杆是孤独的,你追我赶才是行业进步兴旺和让消费者满意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5.
李濛 《光彩》2016,(10)
令方便面企业没有想到的是,行业辉煌仅仅持续了4年时间.2012年,中国方便面在全球实现了1亿包的空前业绩,整个行业兴奋异常、信心高涨.然而,从2013年开始,方便面在国内的销量开始掉头向下,今年,方便面行业巨头康师傅出现了40%以上的断崖式下跌,更有6家中型企业宣布退出方便面领域.  相似文献   

6.
高永 《华糖商情》2003,(38):42-44
2002年三月份华龙推出了一个重要的产品,即今麦郎方便面,它是华龙的一个高档产品。今麦郎的推出标志着华龙开始全面进攻城市市场。今麦郎方便面不仅对华龙、对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产品。自从康师傅方便面于1992年上市以来,中国大陆的高档方便面市场就一直被康师傅和统一垄断着,两个品牌的合计市场占有率近70%。大陆的众多方便面生产企业只能在中低档市场上有所作为,无奈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尽管在今麦郎推出之前曾经有许多企业包括华龙在内试图进攻高档面市场,但都铩羽而归。从这个角度来讲,华龙这次重拳出击的今麦郎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可以说现在所有的人都在睁大眼睛盯着这个产品,今麦郎成与败的意义都非同小可。一年多过去了,今麦郎到底运作得怎么样?康师傅和统一有什么反应?今麦郎对其他企业有什么启示?这些都非常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方便面和情人节在3月14日白色情人节前夕,康师傅爱鲜大餐品牌推出了四款为这个节日特别打造的方便面产品,在电商1号店进行独家首发、并在一定时间段内限时限量供应的产品。乍看起来,"在情人节送方便面"都是一件特别"不营销"的事情,因为产品无法与话题搭上界。然而,这确实是传统方便面巨头康师傅互联网模式与年轻化上目前迈开最大步子的一次。如何搭界?在这次方便面包装上,康  相似文献   

8.
艾浪滔 《商界领袖》2003,(12):80-81
康师傅在中国大陆的业务主要有几大版块:以方便面产品为主业的顶益、以水、饮料产品为主的顶津和以饼干类产品为主的项园,此外,还有德克士炸鸡和百脑汇电脑等,在中国的食品饮料界堪称一艘航空母舰。几年来,康师傅方便面产品销量一直遥遥领先于同类产品,一度成为方便面的代名词;冰红茶、冰绿茶也牢牢占据着茶饮料第一品牌,以“3 2”夹心饼干为主打的糕饼类产品则保持着第二名的市场占有率。为何康师傅能在十几年间取得这么不俗的业绩?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们一提到方便面,首先想到的便是“康师傅”和“统一”。这也难怪,在中国的方便面市场上,“康师傅”、“统一”占领了半壁江山。然而,2002年,这一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华龙方便面以55亿包的产销量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与“康师傅”、“统一”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0.
康师傅卷入"馊水油"风波9月14日,知名方便面制造商品牌康师傅发布公告,确认该公司产品使用了馊水油作为原料的劣质猪油。康师傅确认这次使用供应商劣质猪油制造的产品是"精炖葱烧排骨汤面",由康师傅授权台湾味全使用"康师傅"商标在台湾制造和销售。这不是康师傅第一次卷入食用油安全风波。去年11月,中国台湾地区曝出橄榄油用铜叶绿素掺混造假的传闻,康师傅也深陷其中,魏家兄弟信誓旦旦表示,  相似文献   

11.
李强 《糖烟酒周刊》2006,(32):24-24
自1992年康师傅登陆至今,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14年后,中国大陆方便面业面临着“14年之痒”。在快速发展14年后它们的增速已经明显出现放缓迹象,中小方便面企业面临的挑战必将越来越多,创新是它们唯一的出路,在严重同质化的方便面行业不要尝试去做更好,而要做与众不同。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新在方便面行业的作用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12.
周皓岩 《中国广告》2006,(2):160-161
投放背景: 2005年4月,著名方便面品牌康师傅针对华东区域推出新品江南美食系列“笋干老鸭煲方便面”和“东坡红烧肉方便面”,作为独到的以地方口味特色为核心的细分化品牌系列产品,“江南美食系列”突破了传统的方便面配料选择。从产品包装到品牌定位,以及围绕该品牌展开的一系列行销活动,都体现了一种极具文化底蕴的个人生活品位。企业希望通过一种有别于常规的广告投放方式来与消费者进行感性沟通,使消费者无论对江南文化孕育的江南美食,还是江南美食背后展现的江南文化,都产生一种情愫。  相似文献   

13.
谁来买单?     
陈龙 《糖烟酒周刊》2007,(27):22-22
在“方便面集体涨价风波”发生之后还不到1个月,方便面阵营出了“叛徒”。14日,京城多家大超市销售的康师傅、华龙等品牌方便面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调,降幅最多的便宜了近3元钱,最少的也降了5角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刘玥 《国际广告》2010,(8):22-28
1992年,康师傅于天津研发生产出第一包方便面后市场迅速增长,1995年起陆续扩大业务至糕饼及饮品。截至2009年,康师傅已成为拥有员工5万余人,总营业额50.8亿美元,品牌价值9.16亿美元的亚洲500强企业。  相似文献   

15.
九九年四月底,香港联合交易所发布消息,台湾统一有意向香港顶益公司购买33%的股权。如果这项并购案顺利实施,统一与康师傅,将不再是冤家。长期以来,两种品牌的价格战不断影响了各自的利润。联合后两种品牌在方便面的市场占  相似文献   

16.
白象、五谷道场相继踏足“非油炸”,作为方便面巨头的康师傅、今麦郎再也坐不住了,一场油炸与非油炸的对攻战已经打响。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底,康师傅在联交所发布公告,从11月1日起,将部分方便面产品提价10%,旗下营销占比达3成的“经典袋面系列”零售价由每包2元升至2.2元。康师傅解释称,提价主要是原料价格涨幅已达到临界成本。  相似文献   

18.
朱团钦 《商业研究》2007,(7):188-190
依据市场营销学原理,针对杭州市方便面市场进行了调查研究。目前在"康师傅"和"统一"两个品牌占杭州方便市场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打入一个新的大陆品牌具有可能性,应针对这一市场机会进一步开发设计一个全新的品牌及其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1992年,康师傅登陆内地,自此中国大陆方便面产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期间发生了多次变革,最终形成了今天较成熟的行业状态。时至今日,随着行业状态的固化,现有产品形式已经很难再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创新乏力已经成为制约方便面业发展的瓶颈。自从白象的“大骨面”一炮打响后,中国的方便面企业都开始“大啃骨头”,连统一的这样的领导品牌也不例外。除了“啃骨头”外,方便面还能怎么创新?  相似文献   

20.
近日,有媒体报道,台湾市场上售卖的品牌方便面在经过随机抽样检验后发现,泡面油包含有铅、砷、铜、汞等重金属,涉事产品包括“康师傅香辣牛肉面”和“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