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红英  阮小平 《金融论坛》2007,12(11):25-29
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处于股改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应当深刻理解有效规避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要有意识地建立和强化声誉管理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控声誉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形成,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嘉 《福建金融》2016,(4):70-72
商业银行一旦遭遇声誉风险,其破坏力在短时间内可重创商业银行多年积累的市场口碑,损害银行利润与市场价值,影响银行稳健发展。建立健全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及时识别风险预警信号,主动引导和化解风险因素,有助于商业银行提升品牌内涵与价值,在激烈竞争中提升商业银行的客户忠诚度和市场美誉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迅猛的变革,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进入了全方位、全时空、全媒介传播的全媒体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需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规律,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形式和传播渠道,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制定实施有效适用的策略,维护巩固好银行声誉,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银行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声誉是银行的生命线。论文在分析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特征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国外管理银行声誉风险的主要做法,并就如何提高中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能力,从完善风控体系、构建长效机制和提高应对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臻 《时代金融》2014,(3):165-166
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现实,阐述了当前商业银行存在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到位、制度不完善、与媒介沟通不畅、经营理念有误等现象,造成了声誉风险;进而从建立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危机公关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员工声誉风险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最后通过分析良好的声誉管理会提升客户满意度、吸引更多投资者、提高员工工作热情、促进自身业务发展等,阐述了做好声誉风险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析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金融风暴使得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受到了全球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重视。本文从声誉风险的产生途径和诱导原因入手,分析声誉风险可能给商业银行造成的不同后果,并给出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建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陆岷峰  张惠 《海南金融》2010,(7):46-50,54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目标确定之后,需要由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予以实施,即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有效实施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保障。由于声誉风险管理既具有其它种类风险管理的共同特征,又有其个性化管理要求。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除了要认真落实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基本要求外,更要根据声誉风险管理的内在规律性要求构建体现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特定要求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8.
声誉风险管理已经越来越被银行家们所重视。如何在千头万绪的浩瀚讯息中扼住声誉风险的管理源头,本文试图对信息来源进行分门别类,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声誉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9.
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国商业银行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通过对声誉风险管理理论及国际金融机构声誉风险管理案例的分析,探寻声誉风险管理的一般规律和有效措施,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商业银行声誉危机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形象和地位,也带来了多种负面影响。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需求等多重压力,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正视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本文将对当前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从建立和维护声誉、防止声誉风险、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和防范化解声誉危机等角度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EDF模型在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违约数据库的缺乏,我国经验EDF函数还没有建立,这极大地制约了EDF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本文在我国EDF模型现有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相关数据,尝试建立我国经验EDF函数,并用试点试验(Pilot Test)方法对EDF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EDF模型能够在上市公司违约前1~2年预测出其信用质量的下降,同时EDF模型对公司信用风险度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将EDF模型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胡晔 《金融论坛》2006,11(1):3-8
中国银行业经营透明化既是改革的要求,也是银行自身成本-收益比作用的结果,还是银行外部监管者提高监管能力的要求。然而信息屏蔽收益的递减并非意味透明化收益的自然递增,事实上,透明化也加大了银行的名誉风险。名誉风险有社会性、内生性、间接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对其进行科学管理能为银行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为此,中国银行业应加强名誉风险的基础管理,科学制订名誉规划,建立管理责任制度。同时,要强化名誉风险意识,扩大名誉风险管理视野,提高名誉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实行专业化管理。就现实而言,中国银行业名誉风险管理亟待解决商标管理、改革面临的矛盾、透明化进程及文化建设等四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银行业经营透明化既是改革的要求,也是银行自身成本-收益比作用的结果,还是银行外部监管者提高监管能力的要求。然而信息屏蔽收益的递减并非意味透明化收益的自然递增,事实上,透明化也加大了银行的名誉风险。名誉风险有社会性、内生性、间接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对其进行科学管理能为银行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为此,中国银行业应加强名誉风险的基础管理,科学制订名誉规划,建立管理责任制度。同时,要强化名誉风险意识,扩大名誉风险管理视野,提高名誉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实行专业化管理。就现实而言,中国银行业名誉风险管理亟待解决商标管理、改革面临的矛盾、透明化进程及文化建设等四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assesses changes in the executive compensation policy of 94 commercial banks following the SEC's expanded compensation disclosure rules and revisions in the Internal Revenue Code regarding deductibility of compensation expens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89–1997, commercial banks experience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insiders serving i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committees. Following compensation reform, banks seem to substitute non-cash for cash compensation, and exhibit a somewhat stronger pay-for-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Further, board structures are statist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among banks that were acquired compared to surviving banks, and between banks and a sample of electric utilities. Taken together,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compensation reform, rather than deregulation or corporate control, led commercial banks to change their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d provides limited evidence that such changes enhanced the incentive effects of compensation contracts.  相似文献   

15.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面对成本、组织架构茄菽利配置三大约束,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不能一味追求与国外商业银行接轨,要兼顾内部审计制度各组成部分和相关配套机制的建设,以解决自身问题为导向,多头并进,逐步提高内部审计绩效。  相似文献   

16.
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之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在职能厘定、管理机制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改革的必要。因此,建立完善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体系,必须着力抓好制度、文化和人三个关键要素;同时,把握先进性原则,构建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把握层次性原则,探索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把握动态性原则,建立和强化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把握渐进性原则,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把握应变性原则,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信贷资产质量;把握人本性原则,带好一支高水平的信贷风险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问题与改革策略透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提高效率进而提高银行竞争力,是我国加入WTO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国有银行商业化和国际化,从而确保金融安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估了1994~2001年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然后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效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计量实证,结果表明:资产收益率对银行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权结构对银行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其他变量基本上没有影响或只有弱的影响.因此,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关键是要对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资产滋生的制度根源,而不是政府补贴及其他.  相似文献   

18.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既是一个宏观层面的课题,又涉及企业微观个体。在这一进程中,作为微观主体和改革对象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围绕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产权变革;作为管理宏观经济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政府,其角色和职能也对改革影响深远。本文从政府角色论的发展演变入手,逐一分析市场和政府、企业和政府的相互关系,通过阐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特殊性和行业特殊性以及股份制改革的重要性,进而指出在其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政府应当在制定战略规划改革方案,支持财务重组和产权重组,规范推动公司治理,实施有效监管,创建良好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应有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