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第8期《案例会诊》栏目中公布了《这起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吗?》的案例后收到 许多来稿。本期选择刊出4篇,下期(11期)继续选刊,12期由本刊“高警督”作总结。本案例讨 论截稿日期为10月底,望继续来稿。  相似文献   

2.
本刊第8期《案例会诊》栏目中公布了《这起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吗?》的案例后收到 许多来稿。本期选择刊出4篇,下期(11期)继续选刊,12期由本刊“高警督”作总结。本案例讨 论截稿日期为10月底,望继续来稿。  相似文献   

3.
本刊第8期《案例会诊》栏目中公布了《这起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吗?》的案例后收到 许多来稿。本期选择刊出4篇,下期(11期)继续选刊,12期由本刊“高警督”作总结。本案例讨 论截稿日期为10月底,望继续来稿。  相似文献   

4.
本刊第8期《案例会诊》栏目中公布了《这起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吗?》的案例后收到 许多来稿。本期选择刊出4篇,下期(11期)继续选刊,12期由本刊“高警督”作总结。本案例讨 论截稿日期为10月底,望继续来稿。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卜简称《办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法规。这一重要法规的实施,为在全国范国内统一交通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执行中部分地方出现了对公安机关依照《办法》的规定对交通事故作出的责任认定和重新认定属何件质的理解不一致的情况。即:当事人对上一级公安机关作出的维持、变更或撤销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重新认定不服时,能否提起行政诉讼的问题。对此。有人认为责任认定和重新认定是公安机关依照《办法》的有关规定,在职权范围内作出的.并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双方令法权益是否被侵犯…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管理》今年第9期刊登的王颖志同志的《这起事故该如何认定》一文(以下简称《王文》),在介绍了案情后,指出这起事故不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十一条的推定原则,对驾驶员陈某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认为这起事故处理应适用的条款为《办法》第四十五条。 俞某的行为在事故中起 主要作用傅以诺 根据《王文》所叙述的案情及调查的证据,笔者认为陈某的行为不构成肇事逃逸,因为陈某没有肇事逃逸的主观故意。俞某的死亡发生在陈某送其回家之后,陈某当时并不知道俞某的伤情,没有必要逃逸。 此事故的…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以后,事故当事人应迅速、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听候处理,这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作出的明确规定。但是当事人应在什么时效期间内报案?公安机关应对什么期间内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予以受理?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均未作出明确的时效规定。实际工作中对事故发生后未及时报案、事后又要求处理的案件,通常采取以下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依据《办法})第七条“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  相似文献   

8.
交通事故处理是一项严肃的执法工作,足侦查学、证据学、交通事故工程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体系。人们对交通事故案件的认识是通过各种证据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所搜集的证据必须确实、充分、齐全。由于运用证据证明案情是正确认定案情事实的唯一途径。只有证据确实、充分,案情事实清楚,才能合理的把握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才能公正、公平地认定当事人所应负的交通事故责任。许多错案往往错在证据不实、案件事实不清,进而造成责任认定不准上。由此可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上的争论或纠纷不是法律纠纷,而是案件事实的纠纷。交…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管理》2005,(8):43-43
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对当事人构成犯罪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待人民法院判决其构成犯罪后,再作出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决定。我们在处理一起死亡交通事故中,当事人负主要责任,人民检察院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犯罪情节轻微的规定,决定对当事人不起诉,我们还可作出吊销其驾驶证的处罚决定吗?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 今天我们讨论的这起交通事故案例并不复杂:大货车驾驶员杨国福驾车行驶途中,遇本车道被电力工程车及工程抢修人员占用,他(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所称)越过公路中心实线,和对向疾驶而来的一辆摩托车迎头相撞,造成骑摩托车人(酒后驾车、未戴头盔)死亡,杨国福被认定负事故主要责任。案情的焦点是:杨国福“绕障碍”行为是不是造成此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为涉及到事故成因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思路,这就使这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具有了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讨论,使大家在相互交流切蹉中,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交通事故成因分析的科学方法,这就是我们开栏组织这一案例讨论的目的。 本期继第1期后再刊发4篇来稿。 (以下文章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简称《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1.
事故     
正问:我是一名刚参加公安工作的基层事故办案民警。近日,由我主办的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作出认定后当事人不服,向支队提出复核申请。我在自行审查中发现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中,在简要案情部分少打了一个字,但已经送达各方当事人。请问支队会不会撤销该认定书?  相似文献   

12.
看了《道路交通管理》第6期“案例会诊”材料,冒昧略谈一二。 一、根据案例材料,这起事故是一起非常简单并十分明显的违法拖车所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因为综合该案全部直接与事故有关的行为情节可以看出,黄平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将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移交法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作出责任认定后,须召集各方当事人进行损害赔偿调解。自《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各级公安机关运用《办法》解决了大量民事赔偿问题,对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办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适用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办法》滞后于形势,直接影响了事故处理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对此,各级公安机关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其中建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移交法院是最主要的内容之…  相似文献   

14.
通读了第6期《案例会诊》刊登的全部材料,认为该起事故既不错综,也不复杂。龙泉驿区交警大队制作的第0007027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及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法院制作的(2000)龙泉民初字第1371号《民事判决书》已明确回答了讨论所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读了贺勇,刘学永试论当事人的行政诉讼权一文,笔者有以下不同观点,提出商榷。 一、交通事故成因十分复杂,事故责任认定是一项专业技术工作,其政策性、业务性极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第四条规定:"交通警察须有三年以上交通管理实践,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颁发证书,方准处理一般事故以上的交通事故。"由此可见,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上一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重新认定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而人民法院却不具有这种专业人才及专业技术。因此说,…  相似文献   

16.
责任认定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关键部分。能否正确地认定事故责任,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但是在当前交通事故处理实践中,当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责任认定不服时,却只有申请重新进行责任认定的权力,而无行使行政诉讼的权力。其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四条中的规定,“当事人仅就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伤残评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首先。此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管理》2005,(5):40-40
前不久,我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个驾驶员独自驾驶小客车驶出路面翻入路边水塘中,溺水身亡。事后调查,该车检验合格,驾驶员无饮酒、疲劳驾驶等行为,亦无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史,现场无证人,驶离路面的原因无法查清。该如何定责?是以驾驶员一方过错定全部责任,还是以无过错定意外事故,或者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作出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认定?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至今已逾三月。笔者作为一名从事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多年的民警,发现一个从来没有的奇怪现象:一些投保第三者责任险的驾驶员,撞伤非机动车、行人、尤其是发生人员重伤致残的交通事故后,口径一致要求负事故的全部或者主要责任,而不像以前那样,一发生交通事故先指责对方如何不是,违反了什么规定,有时甚至恶语相加、拳脚相向。当交警指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有关规定,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作出交通事故认定;根据当事人的行…  相似文献   

19.
本刊2000年第3期刊登的珠海市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索赔案报道,经过长达10个月的调查审理,审判委员会最终作出二审(终审)判决,支持原告(上诉人)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向被告(被上诉人)索赔。 年初,这起交通事故的4名受害者的亲属梁均桂等12人,因不服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的判决,向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原告对原审法院认定本案为“合同之诉”提出质疑,认为定性不准,适用法律错误。因此不服判决,提出上诉。认为一审判决将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套用于本案,不符合保护消…  相似文献   

20.
北京《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即将出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施行以来,如何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成为事故处理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在全国率先制定了《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试行)》,将于近期公布实施。本刊将陆续登载相关文章,热忱欢迎读者来稿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