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42012年9月5日北京东方君悦酒店这两年,整个投资行业先经历了电商、团购等一轮又一轮虚火,之后又面对投资者对移动互联网行业盈利之难的追问,每天如雨后春笋冒出来的一堆堆APP很难再引起投资者兴趣了。最主要的是,今年已经不再是新科技行业投资的高峰期,"一个被投资的考察对象说,今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VC登门  相似文献   

2.
王克忠教授在《试论城市级差地租Ⅲ》(发表于2005年第一期《上海行政管理学院学报》)和《再论城市级差地租Ⅲ》(发表于2013年《上海房地》第10期),提出了“级差地租Ⅲ”的命题。他认为.级差地租Ⅲ是“投资主体在直接投资于自己使用的家地产生级差地租Ⅱ的同时,对其周边或两边地块产生’辐射’作用引发的土地增值”,“级差地租Ⅰ、Ⅱ是在投资者自己使用的家地上产生的即内部投资的增值,级差地租Ⅲ是外部投资增值,明显是一种新形态级差地租”。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大部分股民是输家 据《上海证券报》的调查显示,在2009年1~7月的大牛市中,只有7%的散户投资者的盈利超越大盘涨幅,38%的投资者有盈利但没有跑赢大盘,25%的投资者持平,另外依然有30%的投资者亏损。另据分析,如果以五年为一个投资周期,有90%的投资者将会是亏损的。为什么大多数股民会输钱?主要有这样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4.
建兵 《江苏楼市》2005,(2):38-38
投资房地产无疑是近两年回报最高的投资手段之一,不少房地产投资者这两年结结实实地赚了一票。但是房价越涨越高.现在介入投资是否还能够狠赚?  相似文献   

5.
《江苏楼市》2005,(1):37-37
任何物业投资,投资者都希望能有一个合理的回报,甚至是一个理想的回报,正所谓:亏本生意没有做。投资者若要评判自己的投资是否有价值,他们通常主要是看该物业的投资回报率,那么,如何计算投资回报率,如何判断投资回报率所包含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6.
38岁的徐先生在上海拥有一家设计公司。几处房产的投资收益也日渐稳定,这一次,他又嗅到了“房子”的昧儿,直接飞往海南:刚下飞机的他?马上计算从机场到酒店的耗时——在一番精心考察后,“产权酒店”这一房产投资模式,又一次圆了他的“地主”梦  相似文献   

7.
早已熟悉了彼得·林奇和股神巴菲特的众多中国投资者,对安东尼·波顿这一名字还有些陌生。他就是富迭国际有限公司总裁,也是欧洲最杰出的投资大师。在他管理富迭特殊情况基金的28年中,平均年收益率为19.5%,总投资回报超过140倍,他也因此成为英国乃至世界公认的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由于多限购、限贷等政策的限制,国内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外,寻找合适的“洋楼盘”投资机会。在海外购房者的队伍中,除了原有的移民买房和“以房养学”外,投资需求也日益凸显。但各国在经济前景、政策法规、市场特征、投资理念上都存在很大差异,投资者需要多方考察。  相似文献   

9.
案例李先生是沿海A市一位投资者,他通过看新闻得知,目前国家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李先生认为这是一个投资机会,遂请专业人士进行考察研究,内容包括养老院的床位规模、入住人群定位、配套康复医疗设施及投资回报等。随后,李先生在工商部门注册了B养老院,并到养老主管(民政)部门办理了相关手续,还取得规划部门的规划选址意见书。然而,B养老院到国土部门办理用地手续时,却被告知要通过招拍挂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0.
基金投资是一种由专业人员管理和运作的有别于保守型存款投资和风险型股票投资的间接投资形式,具有买卖程序简单、投资小、费用低、流动性强和收益稳定的特点。投资者进行基金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持续、稳健的超额收益和实现财富增值,因此,它一度成为我国投资者心中的首选方式,2007年表现的尤为明显。当基金投资的收益高时投资者不断追加投资,当基金投资出现了负收益,  相似文献   

11.
从“国六条”到“国十五条”,在政策收紧,严打炒楼呼声一天高过一天的形势下,还能不能投资房产,该如何投资,成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对此,《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链家地产”市场总监金育松。他认为,在房产市场调控之际,理性投资是必须的,但市场的调整也带来了一些投资机会。金育松解释说,一方面,从房产市场的整体走势来看,强大的刚性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决定了一些地区的房价依然处于上升通道,价格回落的概率不大;另一方面,整个市场的观望情绪给了投资者更多的选择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规避部分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2.
证券投资风险度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证券投资风险的定性分析 1.证券投资风险的定义 风险现象,或者说不确定性或不完全信息的现象,在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在决策时总希望冒尽可能小的风险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因而有必要对风险作出合理的度量。本文就是对证券投资的风险及度量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投资于证券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高收益,而证券投资的收益受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收益稳定性明显不如银行存款高(尤其是股票交易),这就产生了证券投资的风险。这种风险是与收益相伴而生的,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因…  相似文献   

13.
会计稳健性与资本投资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2001年-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会计稳健性与公司资本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而考察会计稳健性的治理价值.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资本投资无效率水平以及投资过度(不足)都显著负相关,这对我国上市公司而言,会计稳健性水平有助于缓解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行为,进而改善公司的资本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4.
王峰 《西部财会》2006,(9):40-42
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公开的报表信息资料,将传统的指标分析、特殊的会计科目分析与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相应指标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考察体系,能为广大投资者提供相对准确的会计资料,使投资者能够选择出真正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5.
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有超过50%的净资产与房屋有关,其中包括自用的和用于投资的房地产。因此,在房地产投资上做出正确的决定,对你的财富的影响一点也不逊于证券投资组合带给你的影响。2000~2002年股票价格下跌,住宅价格却上升,并且一直保持上升,直到2004年初。所以,大多数投资者很自然地认为,房地产投资是未来更好的投资领域。但是,从那时起房屋价格开始下降,在某些高档地区甚至在2003年到2004年就开始下降了,这可能是趋势将要改变的一种警告。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在建高速公路项目超概算这一现象,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浅析投资控制的主要方法,在对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如何抓好投资控制进行分析后为投资者指出了投资控制和成本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筱霞 《经营者》2000,(2):24-25
<正> 20世纪末的中国经济中,出现了一个令人迷惑的现象。一方面,不论国有、个私,大大小小的投资者们普遍感到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企业拿着钱,要么无处可投,要么投出去就如飘进水中的雪花。银行已有巨大的存贷差,却咬着牙"惜贷"。另一方面,在中国投资者们"拔剑四顾心茫然"之际,外国投资者却视中国为投资热土,《财富》杂志将它的本世纪最后一次年会隆重地开到中国上海,论题  相似文献   

18.
在证券市场上,任何一位投资者都是根据信息进行投资的,而各投资者同时获得充分完全信息是不可能的,即有效市场理论是不符合实际的。比较现实的假设是公司内部人员比公司外部人员更多地了解公司内部信息,公司管理人员,比公司内部员工更多地掌握公司内部信息。凡此种种,说明投资者获取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投资者就是在这一个典型的“非对称性信息”环境下进行投资的,本文正是在这一环境下研究投资者如何根据信息传递理论洞察公司可能发生的变化,并给出了判断准则。 非对你信息是指某些参与者拥有,而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其实质…  相似文献   

19.
巴菲特所信奉的集中投资原则,被许多投资者奉为宝典。事实上,如果仔细研究他的投资原则,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原则也是企业家应该遵循的原则。用这些原则指导我们做企业,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出令人吃惊的成绩来,就像运用巴菲特原则投资股市会取得超常的结果一样。  相似文献   

20.
李海林 《企业研究》2007,(11):64-65
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任何投资都是为了获取最优的投资回报,然而,风险与投资共存。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产生于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分离,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对象是人,人的行为与投资风险紧密相联,人的主观行为使投资者蒙受损失的风险,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主观行为,人是投资者还是被投资者的不同,将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区分为投资者人为风险和被投资者人为风险两大类,并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与民企的固有特性,分别论述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这两类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