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外资品牌依托自身的品牌溢价能力、体系竞争力,仍能获得不少消费者的支持,再加上自主新能源汽车产品逐渐丧失的价格优势,外资新能源汽车产品绝对是来者不善。2019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为了生存而找寻新的市场空间;外资品牌的日子虽然没有原来好过,但依托强大的产品力和成熟的  相似文献   

2.
<正>国产品牌落幕,外资品牌则加大进入力度,在国内巧克力市场,内外资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此行业人士表示,外资品牌独占鳌头的巧克力消费格局早已形成。国产老牌巧克力金帝停产出局之时,具备可观增长力的国内巧克力消费市场格局又是何种景象?业内人士介绍,外资食品品牌强势进攻中国巧克力市场,原本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国产品牌逐渐被外资并购,国产巧克力品牌受困于低端市  相似文献   

3.
<正>在业内看来,外资企业在传统电商上的优势正在丧失,"跨境电商"正在成为外资品牌争夺消费者祭出的新手段。尽管进入电商渠道晚于本土品牌,但这一市场格局似乎正在发生变化。近日,外资品牌依然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占据着中2015岁末天猫成绩单出炉,本土化妆品品牌国几大电商平台销售排名的前列。不过现在领跑护肤、面膜各细分品类TOP 20榜单。  相似文献   

4.
程拓 《中国外资》2015,(5):24-25
<正>未来一两年,内资酒店与外资酒店的攻防战将全面打响。在这一市场中,外资品牌受益于其传统优势,主要采用委托管理模式,而本土集团则充分利用雄厚的资本实力,采取了资产支撑品牌的策略,以加强对品牌创建初期的支持力度。多年以来,北京乃至全国的高端酒店一直被万豪、洲际等知名外资品牌把控,但近几年来,许多身为业主方的大地产商纷纷转型打造自己的酒店管理团队。目前,万达、绿地均在筹建自己的高端酒店,而传统  相似文献   

5.
<正>过去多年,外资商用车企业一直在寻求中国市场的机会。但现实是,在客车和卡车的绝大多数细分市场,中国本土品牌都掌握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外资品牌的存在感一直很小。而如今外资商用车大规模进入中国后,能否从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未来随着更多外资品牌的加入,现有的商用车市场结构会不会从此被改写?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宝洁、联合利华等外资洗发水企业进驻中国抢占市场,中国本土洗发水企业被来势汹汹的外资们逼进了岌岌可危的生存境地。究其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本土品牌在营销策略上存在着诸多软肋:缺乏对消费市场的深度系统调研,缺乏对品牌核心价值的理性思考、缺乏品牌塑造手段的创新和营销渠道的拓展、缺乏打造品牌高品位的强烈意识等。如何才能让本土洗发水企业的营销软肋强劲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国内品牌在技术革新上下足了功夫,通过引进海外技术、与外资品牌合作、自行研究等方式,在技术上屡屡实现突破,"国进外退"的趋势逐渐显现。长时间以来,我国中央空调行业都保持着外资品牌一军独大的竞争格局,国产品牌因技术匮乏、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迟迟无法打破这一僵局。近年来,国内品牌在技术革新上下足了功夫,通过引进海外技术、与外资品牌合作、自行研究等方式,在技术上屡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儿童护理产业的崛起,外资长期垄断中国市场的格局正在悄然变化。市场上,本土儿童护理品牌和品种层出不穷,还有不少企业试水高端市场,在外资包围中走出一条自我发展之路。其中,拥有产品专家之称的青蛙王子最为引人瞩目,其市场销售量年增长超过30%,位居行业前列。目前该品牌已经逐渐形成了全国市场布局及产品的全层次覆盖,产品  相似文献   

9.
<正>在政策和市场的支持下,新能源车成为自主品牌车企的重要发展方向,不过随着外资与合资品牌开始发力,自主新能源车企面临挑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30.2万辆,销售28.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3.0%和100.6%。在政策和市场的支持下,新能源车成为自主品牌车企的重要发展方向,不过随着外资与合资品牌开始发力,自主新能源车企面临挑战。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在前段时间举行的巴黎车展上,奔驰  相似文献   

10.
李辉 《中国外资》2008,(12):192-193
近年来,外资对中国品牌并购已成为并购的一种主要方式,在竞争霹趋激烈的市场上,中国企业应视知名品牌为“财富的生产力”,对行业龙头加以保护和精心运营,并使之名扬四海,以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熊猫和京华虽然回家了,可是在采访和调查的过程中,记者还是发现了民族品牌牵手外资后即便是牺牲者云集,蜂拥而上者比比皆是。这取决于中国企业的意愿,如果民族品牌意图让外资来为自己的经营不善‘买  相似文献   

12.
当企业竞争进入同质化时代,品牌经营战略便是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优势的重要战略。本文分析了我国本土日化品牌的经营现状,在此基础上,相对于外资品牌的经营战略,我国日化品牌在经营当中虽然有自己的特点,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文章的最后针对我国本土日化品牌经营战略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系统地对比11分析了奥妙与奇强这两个中国日化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在市场定位、品牌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的相同和差异上,从营销策略中总结出其成功的经验与不足,对提高日化企业的营销水平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陈小萍 《时代金融》2012,(30):300-30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保险市场,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保险市场,目前中国的保险市场远未饱和,对外资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当今世界已进入品牌时代,国际知名企业的海外扩张已从原来的产品输出、资本输出走到了品牌输出这一新的阶段。在实施品牌营销战略过程中,有深度的差异化超越定位。本文结合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从我国保险企业品牌营销实际出发,探讨保险企业差异化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在外资零售商快马加鞭扩大自有品牌品类和比重的领头下,在华洋超市自有品牌商品的发展将迎来必然的"黄金期。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简称PB),即零售商自行研发、自主设计,并授权制造商进行生产加工,再贴上自己注册商标在自属零售网点或者终端售点进行销售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伍诗晴  钟艳波 《金卡工程》2009,13(1):141-142
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价值的大小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中国的"老字号"民族品牌消失了,面对外资品牌的大举进攻,一些本土日化企业选择了合资路。中国民族品牌的消亡与新生在经历着一个艰难的演变过程。本文从分析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事例着手,以经济人类学的角度对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7.
<正>业内指出,中国糖果市场整体疲软,传统糖果市场的份额近年在慢慢下滑,是本土糖果企业败北的主因。春节销售旺季即将到来,国内糖果业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外资糖企加速跑马圈地之际,老牌巧克力生产商金帝1月4日对外证实,该品牌被其公司以6.11亿元卖给中粮地产。这边厢,雀巢、玛氏、费列罗等外资正在加大马力在中国市场引进新品牌、新产  相似文献   

18.
<正>虽然外资酒店利用本土酒店集团代理品牌的模式正在被复制,但这种本土酒店集团代理"洋"品牌的模式仍需因"地"制宜。随着国内酒店集团纷纷加码中档酒店业务,外资酒店集团也按捺不住谋求"刮分"中国中档酒店市场。然而,投资成本过高以及本土酒店的庞大会员体系都成为外资酒店难以跨越的大山。外资酒店联合本土酒店集团布局国内中档酒店市场也成为当下酒店业新兴的商业模式。外资酒店纷纷寻本地代理近日,万豪国际酒店集团(以下简称"万豪")宣布与东呈酒店集团合作,将旗  相似文献   

19.
提起友邦保险,熟悉保险业的人第一反应或许是"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将保险营销员制度引入中国的外资寿险公司"、“诞生于上海的外资寿险品牌”等,这些耀眼的光环无疑是友邦中国乃至友邦保险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0.
虽然不少外资品牌的业绩表现低迷,但真正退出的毕竟只是少数水土不服和经营不善的外资企业,从整体来讲,市场的主动权仍在"洋品牌"手里,特别是高端市场。即将解散的乐敦旗下化妆品业务媛碧知,已经是短短两个月中第三支宣告在华撤退的外资化妆品队伍。相比不少本土化妆品品牌近年来的不俗表现,外资日化阵营的表现难免显得有些疲软,以致"国进洋退"的论调一度被屡屡提及一尽管事实未必如此,毕竟对外资日化企业而言,眼下的境况,更像是收拳,而不是收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