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洁 《魅力中国》2013,(31):197-197
语文教学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十分重要的,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做好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势在必行。现阶段许多的职业院校在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低下的现象。本文主要研究了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而且可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现实结合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为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思维方式基础,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又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提供了体系保障。  相似文献   

3.
通过几天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它不仅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就氤氲在我们身边,润泽着我们的心灵。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感叹自己是多么地幸运,感叹自己是多么地无知,同时又庆幸自己那如沙漠的心田遇到如春风细雨的传统文化的滋润。余绍龙的《文化自信,忘本来》让我见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么地博大精深,了解到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传统,让我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并不过时,而且时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4.
11月23-26日,我在云师参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识培训,认真聆听了黄明超、李学容、李代文、鲜于煌、余绍龙、石怀湘等专家学者的精彩而接地气的报告。这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学习,让我充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智慧。这对于纠正目前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的社会乱象,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云阳教育学会会长余绍龙作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演讲,让我懂得作为人民教师,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包含了我们自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和认可,从而避免了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在当代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以及优秀文化传统的时代标准,同时阐述了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批判了历史上恶劣的伪文化。  相似文献   

6.
秦晶  朱方长 《改革与开放》2016,(24):114-115
本文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为主要依据,分别从现代化推进观、价值源泉观、软实力支撑观、发展必然观和金钥匙观等五个方面对习近平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少数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不同的宗教和语言文化,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地了解不够深入,而且传统文化教育中很容易忽视民族文化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族文化认同感降低.本文结合普洱市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文化教育状况,主要阐述了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融入大学生继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归纳总结了边疆民族地区普洱市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从而更好地指导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从古至今,我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明进步的精髓动力,其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现阶段,发扬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进行大力宣传,将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融合到日常生活,发扬和继承我国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章追朔中华优秀文化中儒家"和为贵"的人本思想、道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墨家"兼爱"的伦理道德思想、法家民主的"法治"等思想,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要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促进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与融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杨天虎 《改革与开放》2016,(16):118-119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经典、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实践教学可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  相似文献   

11.
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长期积累沉淀的精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多样的,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本地长久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文化的多样性面临考验.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载体的县区级博物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扛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发挥县区级博物馆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值得不断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全面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促进学校的教学实践,是培养人们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是信仰的渊源、思想的根基、生存的手段。培养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获得最大自豪感的基础。但是在目前来看,文化自信面临着许多困境,需要加以解决,任务艰巨。文章试图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文化自信实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厘清中华优秀文化的源、宗、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力,以便发扬之,光大之。  相似文献   

14.
15.
白利鹏 《理论观察》2002,4(2):26-27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端正民族精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介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内容,论述了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应路径。应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将国学经典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庆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形势下,大庆需要处理好大庆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协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庆精神是区域精神的代表,两者关系的协同推进将会有利于各地区“区域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在人民观、规律观、生态观、天下观等方面的契合构成其结合的逻辑依据。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始终站稳根本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和自信自立,把握和引领时代潮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准确掌握发展规律;坚持绿色发展,全面落实生态理念;坚持胸怀天下,推进理论成果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张小军 《发展》2020,(4):94-94
本文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思维能力、审美阅读和审美表达能力、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三个方面,论述语文教育要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大而化之"于精神生命的成长。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是认识、领悟与把握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语文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