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语言习得最终目的是语言学习者能够熟练准确地运用语言本身的同时能流利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培养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熟练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创造语言环境,发展交际能力;了解文化背景,正确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是交际工具.交际能力是"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进行信息、思想、感情相互交际的能力, 即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调查了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是否同步发晨,以及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与学习者因素尤其是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学生的语用能力滞后于其语言能力;学生的内在兴趣动机与成绩动机对语用能力的提高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调查了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是否同步发展,以及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与学习者因素尤其是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学生的语用能力滞后于其语言能力;学生的内在兴趣动机与成绩动机对语用能力的提高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教学实践和英语学习最终目的出发论述了英语教育教学中教学材料的合理运用和整合策略,以及如何对不同课程和其他辅助材料的有效整合,形成统一的教和学的理念,从而形成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英语教学目标,也就是培养和提高语言学习者语言交际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直接体现在语言上,并深刻地影响着跨文化交际,这就决定了当前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应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应遵循实用性、循序渐进性、趣味性、适应性原则;在教学中运用阐述法、融合法、情景会话法、异同比较法,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及大众传媒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语言学习者能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学双方充分调动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去参与理解并做出语言和非语言的反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手势语、副语言和环境语等进行非语言交际,对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在交际过程中学生掌握语言并能灵活地运用语言.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通过双方的相互活动创造一种轻松、自由、愉快、和谐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语言综合训练的能力.这种活动也就是互动的,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彼此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互动不仅局限于师生双方互动,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引发学习者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开放性,提高俄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擘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分析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低下的原因和理由,运用话语分析理论进行英语教学是提高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的最佳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孔秋梅 《理论观察》2000,(1):112-113
交际能力理论的提出发迹了原有的语言教学观和语言学习观,外语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并运用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达到交 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的转化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因此,在公共课外语教学中,应开设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选修课;在跨文化交际中努力克服自己民族中心主义;克服文化休克,客观了解和认识新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交际法又称为功能意念法,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着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交际教学法强调目标语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而且是课堂交际的工具.应用交际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能使用流利、地道、得体而准确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语块是语言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是人类交际的最小单位.对于商务英语教学而言,学习和应用模块化的表达,有助于提高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真正实现英语在商务活动中的交际功能.本文拟从语块的定义和分类入手,探讨语块教学对培养学生商务英语能力的作用及分析其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以期对商务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的交际和非语言的交际,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更容易造成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偏误,导致交际不畅,甚至可能引起文化的冲突.因此,拥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对预制语块的习得能够让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产生质的飞跃.本文从预制语块的定义出发,深入探讨了预制语块在第二语言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更好途径——以预制语块为中心的词汇习得,皆在让学习者能够增强信心,更好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6.
学习者在英语角内外交际模式的变化与他们的自我认同变化呈正比.某种交际模式的使用,体现交际主体对相应的自我认同的接纳;在交际模式发生转变的同时,交际主体对自我的认同也会发生变化,即:在社会语言学影响与支配下,自我认同与交际模式是内在与外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并以英语角为焦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外语学习和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构建的相互关系,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关注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一、英语的听说与学习的合作策略 英语的听说能力是学习英语语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听是理解、吸收英语信息的过程,说是用英语传递、表达信息的过程.它们都是利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说和听是口头交际活动的两个方面,两种技能常相互交织在一起.学习者在进行听力训练时,总伴随着说的活动;而在口头操练语言,运用语言表达时,也总是为了别人听.在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交谈的双方既有听,也有说,通过合作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曹淑开 《魅力中国》2010,(27):109-109
任务是学习者在获得一定量语言输入之后并完成相应的语言输出的过程,是指通过交际活动中无意识地接触语言从而掌握语言;它强调语言的意义和任务完成与否.它具有以下优点:语言输入的真实性、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理解的真实性、练习活动的真实性和课堂再现社会情景的真实性(Breen,1985).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翻译的角度研究英汉委婉语的特点,并探讨英汉委婉语在语言运用、应用范围和构成原则等方面的共性.希望英语语言学习者注意其中的共性与差异,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化基础、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石坚 《魅力中国》2010,(24):106-106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整个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定量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获得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本文从各个方面出发,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方面提出一些实施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