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提出要理性的看待宗教的心理功能:从宗教的本质认识宗教的心理功能;要警惕宗教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道路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宗教将依然长期存在.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利用宗教的积极功能,发挥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民族地区,宗教信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宗教信仰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宗教对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起着积极的正功能;另一方面,宗教对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有着消极的负功能。充分发挥宗教对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正功能,规避和降低宗教对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负功能,是提高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同时,也要警惕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向我国民族地区进行渗透,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维护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相适应的。当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对策是: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
曹芸 《黑河学刊》2014,(7):132-135
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能够促进各个层次的心理和谐,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宗教世界观矫正人们的认知,宗教信仰和宗教解释为个体提供精神支柱和心理安慰,有利于个体内心实现自我和谐;宗教促进人际交往,并为人际交往设定了共同的内在约束力量,宗教修养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因此能够沟通人际之间的心理和谐;宗教通过社会认同个体和个体认同群体的双向交流过程实现其社会整合功能,从而保障了整个社会的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6.
宗教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又可以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从分析阐述宗教的负面影响为前提,全面梳理和总结解决宗教问题的若干对策,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提供相关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旅游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教的社会功能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宗教的社会功能的核心是教育功能,这也是宗教赖以传播的主体功能。在宗教场所开展现场教学,面临着宗教文化的传播艺术和教学艺术两者的博弈。现场教学既要充分发挥宗教文化的积极影响,又要主动规避宗教文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际互联网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迅速发展并覆盖全球,其速度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网络技术越来越融入日常生活,并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基于互联网而形成的网络宗教使宗教的传播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国界,在网络世界中构建了一个“虚拟教会”,最终引起了宗教在这个“缺场交往”空间中的全球化、个体化,并建构了宗教群体认同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自从民族产生以来,几乎找不到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宗教通过它所具有的信仰体系、文化功能和社会生活方式使之在民族共同历史渊源和共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而形成稳定而牢固的共同文化,宗教这种文化意识形态,还渗透在民族其他各个要素中间,对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的使命与产学研合作的集成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大学的使命与产学研合作 1.大学的使命是正确引导社会前进一般而言,现代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大功能。如果说19世纪以前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政治、宗教和文化等精神领域和层面的话,那么20世纪下半叶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与国际关系是两个具有独立结构并有所交集的系统,交集的区域即是宗教与国际关系的互动。在宗教和国际关系结构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互联网作为动员资源不仅使宗教非政府行为体获得了媒体资源,而且作为社交平台和通讯网络增强了宗教组织及宗教团体的内部联系,提升了它们的组织能力;同时,经由互联网传递出来的信息,既增强了人们的宗教认同感,又塑造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并改变了他们的行动方式,从而使宗教组织和个人成为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可能性加大,国家宗教形象、人道主义援助、社会运动和恐怖主义的传播都因此受到影响。可以说,互联网是宗教与国际关系中互动领域扩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宗教问题日益国际化,民族的、宗教的问题成为引发国内外政治冲突、社会动乱的主要根源.这种变化引起了我国执政党及其政府的高度重视.对此,宗教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宗教教职人员管理等一系列法规和措施.这些措施对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处理社会宗教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囿于历史上政教合一制度和现实全民信教的影响,藏传佛教寺院以及僧员的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根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域中,政府应创新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方式,以促进寺院及其僧侣队伍的良性发展,使之成为藏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宗教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本文试图较为全面的揭示宗教文化的概念,并探讨宗教文化的解释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凝聚功能、调控功能和生活习俗功能。  相似文献   

14.
缪赫男 《理论观察》2013,(12):50-51
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宗教及其在所处的社会中的作用,如何通过正确的引导,抑制其消极作用,尽可能的更大程度的发挥其积极作用,就成为我们研究宗教理论和制定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宗教的长期性和群众性;二、党对宗教的积极作用的认识;三、宗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讨论儒家文化是宗教还是哲学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去考察宗教与哲学本身的关系是什么。宗教与哲学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二元对立的两个概念,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文化世界是两者交替构造的结果。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秩序是稳定、混乱、再稳定这样的螺旋上升的结构。其中宗教起作用的时代是稳定的时代,宗教为社会的稳定服务为社会的秩序提供合法性证明;哲学盛行的时代则是社会动荡失序的时代,这时候原有宗教为原有社会秩序提供的证明不断受到质疑,这质疑就是用理性解构宗教的神性,就是哲学的时代或者说是怀疑主义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乡村基督教发展中的“潜世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自身有其令世人不可捉摸的"神圣性"一面,也正是通过这一性质使教徒们的认识"不落凡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像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织碰撞一样,宗教的"神圣性"与社会"世俗性"相互作用,加上地方本土文化差异的影响,使得宗教开始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乡村基督教在转型社会中"潜世俗"这一新的参与形态,可以从神圣中"潜世俗"的表现、产生根源、影响及未来发展预测等角度出发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有关宗教起源与本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综述: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费尔巴哈认为属神的本质不是别的,正就是属人的本质;威廉·詹姆士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于个人的体验与感受,并认为人是理性动物是不成立的。麦克斯·缪勒认为,宗教是领悟无限的主观才能,宗教的起源于人们对无法解释现象的困惑;涂尔干认为,图腾信仰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生活的源头。宗教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社会,并随时可以将自己神圣化,这样确实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释了大卫&#183;芬奇导演的电影《七宗罪》.以天主教的七宗罪根源入手,通过对于电影中人物和故事情节中的宗教因素和色彩来分析其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剖析寻找宗教对于人性的影响,解读了美国社会中对于罪与罚的诠释和对于宗教的推崇.  相似文献   

19.
"魔巴"是佤族社会中从事原始宗教祭祀的巫师,是佤族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对传承佤文化并推动佤族社会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应历史地辩证地看待"魔巴"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董彦 《中国报道》2011,(2):32-33
针对朝鲜半岛近期的紧张局势,中国的立场是很务实的,即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用和平谈判的手段来消除朝鲜半岛核扩散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